第430章 金匮之盟(2 / 2)
秦桧气得指了指林冲和赵鼎二人,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可是什么也没说出来,一拂袖走了。
赵鼎却并没有走,走到林冲在面前,小声地说:“王爷,现在秦桧控制着吏部。手握朝廷之中百官的迁降全在他的掌握之中,您得有所回应呀。”
其实林冲早就在刑部、户部、工部甚至吏部等衙门里安插了一些眼线,只不过因为事情机密,不宜外泄,所以才没跟赵鼎说。
听了赵鼎的话,林冲轻描淡写地一笑,“赵大人,在朝中有你这个左相与我联手,还怕他什么呀,没有这个必要吧?据本王所知,官家是最不喜欢下面的大臣的结党的。”
赵鼎立即明白了林冲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心领神会的一笑,“王爷,卑职明白了,卑职这就去写密折报与官家,卑职走了。”说着拱手要告辞。
林冲一把拉住了他的手,“赵鼎,这眼瞅着就要吃中午饭了,你不能走,和我一起吃个便饭吧。”
赵鼎推辞了一番,只得跟着林冲进了后边的餐厅,林冲让人做了一桌好菜,拿了一坛自己家酿的美酒,亲手给赵鼎倒了一杯。
赵鼎品了一口,略惊了一下,看着林冲,“王爷,外边都传说您府里的家酒来自宫里,看来所言不虚呀,王爷家的酒与皇上赐给卑职的酒不相上下呀。”
林冲听出赵鼎话里有话,他也没着急问,而是不慌不忙地自己也倒了一杯,浅浅地呷了一口,瞄了正在盯着自己的赵鼎,笑了一下,“赵鼎呀,你这话里好像藏着什么话呀,不妨直说。”
赵鼎眨了眨眼睛,小心翼翼地问林冲:“王爷是驸马爷,算得上是皇亲国戚,不知道王爷以为现在的这两位皇子哪个将来可继大统呀?”
林冲听了赵鼎的话,心里微微地惊了一下。
像皇脉继承这样的皇家事情,聪明的大臣是不会过问,更不会问别人的,这件事可大可小,要是大了就是不小的罪。
赵鼎是个非常聪明,颇有城府,久历官场的人。
林冲不明白像赵鼎这么聪明的人为什么会干这种蠢事。
林冲挑了眉梢问赵鼎,“赵鼎呀,这话可不是你我这样的大臣该想该问的,你怎么……”
赵鼎叹了口气,有些激动地放下筷子说道:“王爷,如果我不认您,就算您打死我,我也不会跟您说这话的。正因为您是皇亲国戚,所以,我想着您不能跟我们这些人一样,您得为大宋未来的江山社稷多想一些呀?”
“大宋未来的江山社稷?什么意思呀?”
“王爷,您就不必跟我装糊涂了,难道你不知道‘金匮之盟’的事吗?”
赵鼎所说的“金匮之盟”说的是大宋的开国皇帝是赵匡胤神秘地死了以后,朝中有许多大臣都怀疑是他的二弟赵光义为了夺取大位而下的毒手,趁长兄病危弑兄篡位,私下里对赵光义继位的合法性议论纷纷,个别大臣深为不满。
这个时,大臣赵普拿出了一个“金匮之盟”,说太祖赵匡胤生前说因为儿子太小,所以才把大位传给弟弟赵光义,这就是“兄终弟及”。
可是朝中以前非常忠于赵匡胤的那些大臣还是不买账,有些将领已经生了反意,要从赵光义的手里夺过皇帝的宝座交还给赵匡胤的儿子。
赵光义万般无奈,只得当众宣布,自己临终前会把大位交还给赵匡胤一脉,这才平息了众怒。
可是,赵光义并没有遵守诺言,所以才造成了北宋九个皇帝,除了开国之君太祖赵匡胤,其余八位都是赵光义一脉的。
这让赵匡胤一脉的皇亲国戚一直怀恨在心,私下里有人有夺位之心。
另外有一种说法,说是某国出使金国的使臣回来跟赵构说金国现在的皇帝金太宗长得很像赵匡胤,所以金国现在发兵打大宋国,就是是赵匡胤投胎转世回来索取本属于自己的一支皇位。
这种说法,被赵匡胤一脉的皇亲国戚广泛传播,有些大臣们也跟着四处传。
这让赵构左右为难,所以他才找了两个养子,赵琢是赵光义的一支,而赵眘是赵匡胤的一脉。
赵鼎对林冲说:“官家现在找了两个皇子,一脉一位,这就说明官家还没有最终决定要不要把大位传给太祖一脉。如果这次再不传位回去,恐怕皇族两派会争斗起来。
我大宋刚刚有些稳定,皇族内斗起来,那可是天下大乱了,北边的蒙古、金国还有伪齐正好趁虚而入,就把我们大宋给灭了,所以,王爷,你要有所行动呀。”
林冲白了赵鼎一眼,“我说赵鼎呀,你不会是让我劝官家把大位传给太祖一脉吧,你是想让我死吗?”
赵鼎摆摆手,“王爷,卑职刚才说了,您是皇亲国戚,与我们这些外人不同,您劝官家是正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