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齐国已经投降了(1 / 2)
“好。”
荀夫子想都没想,就点了点头。
这对儒门而言,是天大的机缘。
不仅可以将儒家文化传播出去,还可以培养出李斯、韩非这样的儒门学子。
儒门三杰还来不及惊讶,荀夫子就这么爽快的答应了。
陈墨又补充了一句。
“只是在这之前,我还得劳烦夫子一件事情。”
荀夫子注意到他脸上那抹笑意,顿时有种被坑了的感觉。
“国师但说无妨。”
陈墨很直接地说道:“想请夫子劝降我齐国。”
“什么?”
“劝齐国投降?”
相较于伏念、颜落等人的震撼,荀夫子则是一脸平静。
在齐国,他的威望很高。
再说了,君太后一直都是儒家的人。
如果说在齐国之中,有谁比她更有发言权,那就是荀夫子了。
荀夫子苦笑一声,说道:“原来国师来这里,是为了这个吗?”
用他们未来的仕途,换取他们向齐国投降。
在陈墨提出科举制度的时候,他就已经动心了。
这是他接下来要说的话埋下伏笔。
陈墨缓缓开口:“儒门以仁为本,这不是为我,也不是为秦国。”
“而是为了齐国,为了齐国百民,相信夫子也能理解。”
天下大势已成定局。
楚国一倒,齐国独木难支。
负隅顽抗,其结果必然是亡国灭种.
齐国在之前的时候,实力还是很强的。
这是因为齐国富庶。
战争是一件非常烧钱的事情。
都需要粮食,装备甲胄,这些都是银子。
一个国家要有足够的财力,才能负担得起一支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
当然,这只是对其他国家来说。
齐国虽然富庶,但却把所有的钱财,都用在了刀刃上。
齐国军队虽然装备精良,但人数实在是太少了。
齐国上至君太后,下至齐王,下至百姓,都对战争抱有极大的敌意。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很简单。
在战国中期,齐国先后出现了两个较为开明的君主。
这两个人一个是齐威王,一个是齐宣王。
齐威王在位时,重用有才能的人,如田忌,邹忌,孙膑。
田忌赛马的故事,就是从他那里得来的。
至于齐宣王,他娶的是钟无艳这位。
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
无论是齐威王还是齐宣王,都算得上是一方诸侯了。
在他们的带领下,齐国蒸蒸日上,国力越来越强。
就连当时最强大的魏国都败在了他的手中。
等到齐宣王晚年之时,齐国已经是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几个国家之一,有很大的机会一统天下。
齐宣王死后,齐湣王继承了王位。
齐湣王一开始的时候,也是兢兢业业。
当时,齐国和秦国结成联盟,互相称帝。
秦国是西帝,齐国叫做东帝。
可以说,这就是最初的“远交”策略。
当时齐国交好秦国,周边五国连年征战,逐渐蚕食五国的疆土。
他的想法和计划都是对的。
唯一的错误,就是齐湣王的谋略,实在是太差劲了。
直到宋国被齐国吞并,所有人都愤怒了。
毕竟,没有人希望齐国崛起,成为唯一的霸主。
齐国吞下宋国后,秦,韩,赵,魏,燕,五国结成同盟,共同对付齐国。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国攻齐”。
最终,齐国只剩下了两个城池。
国破家亡在即,联军内部却发生了巨大的矛盾。
而齐国亦乘机收复失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