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艰难的胜利(2 / 2)

加入书签

毛主席说:“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志愿军不是军阀,抗美援朝也并不再是军阀之间争夺地盘。这场战争的结果关乎中国的未来!我们不再是迷茫的农民,我们是有了信仰的军人!不是旧军队那种只有高级军官懂得什么是国家的那种军队,而是志愿军的每一名士兵都深刻知道自己是一名军人,为了祖国而战!中国人在战乱动荡了一百多年之后,终于不再是一盘散沙!中国人也可以握紧拳头向帝国列强还击,证明我们这个民族存在的价值!最普通的士兵也能认为,打仗不再是强征入伍的拉壮丁,而是真真正正的保卫新中国,为国而战!

很多年后我才明白,中国军人的信仰,从来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党派组织,而是国家这两个字!国,和家!我们的信仰,就是以后自己和家人能过上吃得饱,穿得暖的日子,也能让千千万万个中国家庭都过上吃得饱、穿得暖的日子!

美军在撤退,而我们在胜利。胜利这个词,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太过于遥远。以至于当胜利到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有些茫然。胜利应该让我们高兴,但我们确实喜悦不起来,因为我们的胜利来得太不容易!十二月初,西线的战斗基本进入尾声,前沿的部队已经将联合国军赶过了三八线。美军在撤退的时候不要钱似的用成吨的炮弹和航空炸弹进行的阻击是有效果的,虽然没能挽回他们的溃败,但至少给在三八线以南仓促建立防线,争取到了一点点时间。当我们的部队追击到三八线的时候,对面的南朝鲜军队还在修筑防线。

联合国军被打的吓破了胆,毫无战意。即便是有战意,他们现在也根本无法再组织任何进攻。别说进攻,仓皇撤退的联合国军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根本没法挡住中国军队的进攻。一些美军甚至已经草木皆兵,将南朝鲜军队当做中国军队。不过这也不能怪美军,我军确实有不少部队化装成南朝鲜军的样子,在突然之间袭击美军。

美军的重武器,比如大炮、坦克,都在溃逃撤退的时候销毁了。毕竟,对于美军来说,人是比装备重要的。有人形容志愿军打美军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但是谁想过,穿鞋的鞋子大不了扔掉重新换一双鞋,而光脚的我们仅有血肉之躯!但就是这血肉之躯,在零下三十度的严寒中,硬生生挡住了十七个国家军队的进攻,并且把他们顶了回去!因为,我们的身后就是祖国,我们无路可退!美国鬼子要想兵临鸭绿江,那就从我们的尸体上踏过去吧!

联合国军在三八线以南仓促的建立五道防线,但说实话谁也没有认为这看似数量众多的五道防线能够挡住中国军队的进攻。毕竟,如果真的有能力抵挡进攻,两三道防线就足够了,何必要搞五条防线?

沿着三八线的第一、第二道防线基本是由南朝鲜伪军组成的,这些南朝鲜军有些是刚刚被拉上来的新兵部队,有些是刚刚聚拢起来的溃兵。整条防线看着像模像样,但谁都知道,这样的防线其实不堪一击。靠后布置的第三、四道防线,根据前线侦察的报告,是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队共同组成,成分很杂乱。

西线的联合国军经历了云山、军隅里的惨败后,视中国军队为洪水猛兽,疯狂向三八线以南逃窜。溃逃过三八线后仍然担心中国军队会顺势打过三八线,于是又仓皇逃窜至三七线和汉城附近。这样一来就将整个三八线防线留给了南朝鲜军,而整个三八线愈发岌岌可危。美国人也不傻,送命的活当然不能把自己的命送出去。联合国军龟缩在汉城周围,摆出一副死守汉城的样子,但其实已经在准备转移和销毁囤积在汉城的大量军事物资。成吨成吨的物资被装车带走,带不走的就集中起来准备用炸药和汽油销毁。美国兵想不到的是,那些炸药和汽油对于中国军队来说也是奢侈品。

东线的美军在长津湖被第九兵团包围后,一直激战了二十多天才得以突围,之后更是被九兵团从兴南赶下了海。当然第九兵团的本意是想全歼美军的,只是第九兵团是从福建沿海紧急调拨入朝参战的部队。由于特别紧急,士兵们来不及换厚棉衣,穿的还是南方配发的薄棉衣,冻伤情况极其严重。最终,九兵团减员严重,没能堵住美军的突围,但依然给予美军重创。

至于第五道防线,更多的是溃逃下来的零散部队,还有一些南朝鲜临时强征的民夫。

可以说,西线的联合国军早已经是惊弓之鸟,而东线已经没有成规模的美军的存在了。但是唯一能够让美军比较心安的是,中国军队虽然在胜利,但他们的情况要更差一些。

根据美军抓到的一些走散的落单中国士兵俘虏的口供,中国军队是轻装步兵,并不能携带很多的辎重。轻装步兵,这就意味着中国军队的进攻并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中国军队的弹药已经不多了,一些南朝鲜的间谍甚至发现有些中国军队已经彻底没了子弹,但即便如此,他们依然挺着刺刀在进攻!比弹药告竭更为严峻的现实是,有些中国军队已经断粮好几天,很多部队都是饿着肚子在追歼美军。

一个工业基础几乎为零,国民生产总值甚至不足人家一个零头的贫弱国家,为了生存而不得已去和工业规模世界第一,国民生产总值世界第一的巨无霸掰腕子。即便能赢,代价也是很惨重的!但没办法,新中国需要一个安定的边疆!

美军是惊弓之鸟,但中国军队何尝不是强弩之末。只不过中国人民志愿军这支箭尖顶着的是联合国军的心窝子!

我沉默地走在队伍中间,就如我沉默地趟过鸭绿江冰冷的江水。过鸭绿江时我们一个营大好几百号,现在却显得零零散散。有一小半年轻的面孔,都再也见不到了。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和寒冷的空气一起,留在了这异国他乡的土地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