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藏器,待时而动_第584章 请法宝(2 / 2)
彼时林熙走到柜台前,将放在青白釉笔架上的五支毛笔拿开,然后又将青白釉笔架拿在手中仔细端详,只见这件青白釉笔架通高11厘米、长18厘米,笔架镂雕成五座山峰形,浮云环绕,主峰粘贴有云、月纹,恰似彩云托月,山崖一侧有藤蔓和青竹,山脚下海水汹涌,浪花飞溅,游龙逆水嬉戏。
除此之外,这件青白釉笔架的胎质坚硬,釉面光滑细腻,造型别致,不管怎么看,都像是见开门的老物件。
说起笔架的来历,最早的已经无从考证,但从南朝梁吴均所作《笔格赋》“幽山之桂树……剪其片条,为此笔格”来看,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又因为笔架的样式不同,所有还有很多别称,比如笔格、笔搁、笔山等等。
随着时代发展,笔架从宋代开始,就成为我国传统文房的常用器具,供书画和构思时置笔,以免被毛笔圆转污损他物,是为古人书案上最不可缺少之文具。
笔架的材质一般为瓷、木、紫砂、铜、铁、玉、象牙、水晶无不具备。其中实用性的笔架以瓷、铜、铁最为普遍,观赏性则以玉笔架最为典型,而林熙手中这件青白釉笔架,则是属于瓷笔架的范畴,而且还应该是明代中晚期的作品,因为只有这个时期的瓷器比较以山峰状造型居多。
而且林熙通过这件笔架的青白釉,还能看出是景德镇窑烧制的作品,不过让他疑惑的是,景德镇窑烧制的青白釉陶瓷,多是民间的日用瓷器,也就是生活所用的饮食器和酒器,却很少听说有青白釉的笔架作品。
尽管林熙最近通过专业书籍,学到了不少的古玩知识,但毕竟时间有限,所学知识不过是大概而已,也就是俗称的半吊子,还有很多东西都拎不清,因此他将这件青白釉笔架看的似是而非,到也在情理之中。
既然自己看不准,那就只有请法宝,然而随着天眼异能的施展,这件景德镇窑的青白釉笔架,在他脑海中逐渐分解,却没有丝毫的紫金色光芒出现。
也就是说,这件在他看来很有可能是开门老物件的青白釉笔架,原来也是个高仿的西贝货,先前祝可进的眼神指引,就是在故意引诱他上当。
“娘希匹,这胖老头儿是要成精了嘛,到处挖坑给我跳·······”
诚如林熙想的那样,他还是把祝可进想的太简单了,能在这个行当摸怕打滚这么多年,又有祖辈传下来的经验技巧,祝可进早已经是个人精,他要是较起真儿来了,别说是微笑眼神,甚至连头发丝儿都是在挖坑等人跳。
最关键的是,那些不明就里的人跳进坑里不说,还要乐呵呵的帮他数钱,说不定还以为自己占了天大的便宜,好在林熙有天眼异能这个大法宝在,才让他有惊无险不至于输个底朝天。
知道青白釉笔架是假的后,林熙并没有气馁沮丧,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判断肯定没错,那件开门的老物件肯定是在古玩铺子里,而且还是在自己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彼时的林熙在古玩铺子晃悠起来,他知道既然青白釉笔架是假的,那剩下的其他陶瓷和玉器,其中肯定有一件真的,而为了保险起见,他也懒得再自己去辨别,直接用天眼异能进行分辨,甚至连那些看起来不起眼,也最不可能的小件玉器都没放过。
看到林熙在铺子里晃悠起来,本来装作跟陈会长喝茶聊天的祝可进,这下也办法继续镇定了,甚至他心中还有些莫名惊慌。
更让祝可进没想到的是,林熙这么年轻竟然难缠到这个地步,接二连三看破他的如意算盘不说,还能这么快鉴定出真假来,所以现在在他眼中,林熙已经不是那个刚入行的愣头青,而是真有两把刷子的老玩家,由不得他不重视起来,如果再继续轻视下去,说不定最后还会被雁子啄了眼。
想到这里,祝可进再次提起茶壶给陈会长斟茶,然后又给周哲和张芷言斟满,不过在斟茶过后,他似乎觉得身前的海碗有些碍手,又不好叫店员收回去,就索性把那只海碗挪到桌角处,好巧不巧的被他的身体阴影遮挡住,让人不易察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