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出路与思考(新书求围观)(2 / 2)

加入书签

他们都是铮铮铁骨,国家危急关头,这些抗日英雄拒绝日军高官厚禄诱降,全凭一腔热血而自发走向战场,实为中华民族之光荣。

他们的壮举,不但牵制了关东军图谋热河、华北达1年之久,而且用鲜血为日后中共领导的抗日民主联军坚持东北抗战14年提供了经验教训。

他们失败了,但问心无愧。

但失败终究是失败,马铮不想步他们的后尘,铁血团也不能昙花一现。然而接下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以区区不到两千人的部队如何在日伪军十几万大军的围剿征讨下发展壮大,这确实让马铮犯愁了。

突然马铮想到了八路军在关内的作战经验,同样是敌强我弱,同样是在孤立无援的敌后作战,八路军却能混的如鱼得水,最终只用了八年的时间就将所部四万五千人的作战部队发展成为了一百三十多万正规部队,并具备了和国民政府争夺天下的本钱。

马铮没有争夺天下的野心,但是他却有杀敌报国,为民族雪耻的理想,而这都需要大量的精锐部的支持。

八路军之所以能在敌后生存发站,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是他们作战机动灵活,很少和精锐日军死磕,甚至于在百团大战之前,他们就没有和日军师团、旅团甚至于联队一级的野战部队死磕过,以至于国军方面一直在吐槽八路军游而不击。但实际情况不是八路军不打,而是打的方式方法不一样,他们在敌后主要是针对日伪据点以及日军的运输队猛揍,比如说平型关大捷,打的就是第五师团的运输队。

而且他们也不急于求成,讲究积小胜为大胜,今天打你一个班,明天全歼你一个小队,时间长了就会将日伪军打垮,以至于后期华北地区的抗日部队竟然以八路军为主,这可能是国民政府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其次是八路军的组织严密,而这也是八路军能在敌后生存的另一大法宝。

无论是在土地革命时期,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红党领导的部队都具有国党军队无法比拟的迂回和迂回战略战术的能力,在运动战中寻求力量一直是红军、八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术信条。

只是,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并不那么容易实现。八路军军队里几乎没有储存食物的能力,因此打着打着就缺粮了,而且一到平原地区,就很容易被日伪军队包围,所以它之所以能在山地的运动战和游击战中发展壮大。

而想要在严苛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这就需要严密的组织,万众一心,方能无惧挑战。

相比而言,国军当时就差远了,内部相互争权夺利,甚至于互相拆台,组织上极其的涣散,最终导致了国军的失败。

想要达到八路军部队的组织能力,这不仅仅要依靠装备、训练、指挥等等,还需要对战士们的头脑进行武装。

事实上,铁血团现在存在的问题由流寇主义、山头主义等等,但这些在红军时期也是存在的,只不过在三湾重组时期,红军就逐渐消除了这种不良习惯。

同时红军注重对战士们进行思想改造,不断地强化信仰,使的整支军队从上到下都有大量的军事命令,并且高度统一。这和国军的山头林立派系纵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八路军能够取得最终胜利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这些事情对于铁血团来说并不难,毕竟眼下的铁血团所有人加起来也就两千人不到,根子还浅,所有的不良习惯都很容易纠正的。

其次就是,眼下马铮在团里的威望很高,由他来主导这件事儿,没有人会有意见的。

既然八路军能做到的事情,马铮也相信铁血团一定也能做成,很快,一个宏伟的蓝图在马铮的脑海里成型!

看了看远处灯光闪烁的松原城,马铮深深出了一口气,下定决心,改变就从松原城开始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