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风起草原(十一)(2 / 2)
说起装备,不管是棒槌山还是热北方向的部队都不缺,要是有足够的时间的话,倒是可以从哪些地方调运。
但问题是眼下小鬼子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来了,而且不管是从棒槌山还是热北调运,都是大几百上千里的路程,谁也不知道这一路上会发生什么事情。
因此,马铮最终还是决定自力更生,就地解决武器装备问题!
解决武器装备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自己生产,这个显然是行不通的,原因也很简单!
你想吧,生产武器装备需要的不仅仅是人,还需要设备和原料,现在马铮除了手上这一千五百人以外,要设备没设备,要原料没原料,生产个锤子啊!
既然不能自己生产,那就只能走第二条路了——抢!
所谓的抢,其实指的就是战斗缴获!
而这也是铁血团目前解决武器问题的首要方法,只不过眼下的环境却需要仔细想清楚才行!
既然要抢武器装备,那么首先要搞清楚打劫的对象。
在草原上,有武器装备的人不多,除了日伪军外还有两个目标,一个是蒙古王公,比如说乌日嘎拉图,他虽然只是一个小地方的扎萨克,但是手底下也有大几百卫队,长短枪加起来也有几百支。
除此之外,有枪的另一个势力便是草原上的马匪!
当土匪自然要有枪,没见过拿根棒子就当土匪的,这又不是冷兵器时代!
在这三大势力里面,日伪军显然是最好的目标,但问题是眼下的日伪军还杂质几百公里外的王爷庙或者是多伦县,而且也不知道对方下一次来会带多少部队,马铮显然没有这么多的时间来等他们。
其次是麾下的这些蒙古族士兵还都是新兵蛋子,不管是战斗素养还是兵员素质都是差了不少,贸然将他们带上战场和小鬼子作战的话,伤亡难以控制。
说实话,要是死伤太过于惨重的话,马铮都不知道该如何和乌日嘎拉图交待了!
所以,思之再三,马铮还是决定暂时不和日伪军正面交手,最起码这些蒙古族战士没有正式的完成新兵训练之前是这样的。
而剩下的两个目标,马铮却不打算就此放过!就拿那些蒙古王公来说,很多人已经暗中投靠了日本人,比如说锡林郭勒的德王以及乌兰察布的云王等等,这样的人虽说是蒙古族,但同样是汉奸。
对待这些人,马铮是不会手软的!
此外,草原上的马匪也一样,有机会一定不能放过!
这些马匪和真正意义上的土匪还不一样,土匪毕竟是有固定的落脚点的,一旦在一个地方立杆子,那都是要讲道上的规矩的。
老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土匪们也是有着严格的制度的,不仅在权力和职责上有明确规定,而且对土匪们的行为也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比如“十不抢”“七不夺”“五不准”等,其中大部分规矩都是从前辈土匪那里一代代继承下来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作出的新调整,或者是增了某些新内容。
而所谓的“十不抢”指的是喜车丧车不抢;僧侣、道人、尼姑不抢;鳏寡孤独不抢;单身的夜行人不抢;摆渡的不抢;背包行医的不抢;车店不抢;赌博的人不抢;邮差不抢;挑八股绳的不抢(八股绳是指卖瓜果糖梨的)。
“七不夺”则是指,娶姑娘送媳妇的不夺;送葬起坟的不夺;和尚道士不夺;妓/女不夺;吹鼓手不夺;学士不夺;医生不夺。
“五不准”是指:不准抢穷苦人;不准调戏、奸淫妇女;不准进产妇房间;不准走猪或驴在前面横走过的路;不准动用娶亲人家的酒饭等。
当然了,匪帮的规矩并不等同于天条,在实际生活中土匪们并不一定都遵守,有些土匪非常残忍,根本不管百姓是否有油水可捞,如果欲望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变着花样整人,甚至做出一些伤天害理的不齿之事。
但是马匪不一样,马匪居无定所,所以无需受这些东西的拖累和约束,基本上,只要是他们看到的都会被洗劫一空。尤其是在草原上,这些土匪可不会管你是不是官军,是不是平头百姓,匪首讲点规矩的或许只抢人不杀人,但大多数的马匪却是既抢人又杀人。
因此对于马匪,马铮也是没有半分好感,眼下部队缺装备,马铮便盯上了这些蒙古王公以及马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