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天塌了(求订阅!)(2 / 2)
主位上的马铮,看到李德明夫妇抵达之后,随即说道:“人都到齐了吧!”
“报告总座,全部到齐了!”吕力回答道。
“嗯,既然都到齐来,那咱们就开始吧!”
随后,马铮起身说道:“在会议开始之前,我宣读一则消息:民国25年十二月十二日夜,中华民国陆海空三军代总司令、东北军边防军总司令张少帅以及第17路军总指挥杨将军在西安,对蒋委员长发动兵谏,并将包括朱绍良、陈诚、邵力子、蒋鼎文、陈调元、卫立煌、钱大钧等人在内的几十名国府大员扣押了!”
尽管事先已经有一部分人得到了消息,但是还是有大部分人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
顿时间,整个会议室一片哗然,所有人都和身边人交头接耳,讨论着这件事情。
一时间,会议室里嗡嗡声一片,宛如一个菜市场一般!
李德明本人更是如此,一脸的震惊,这不仅仅是出大事儿了,而是天塌了!
他一直知道少帅对南京方面已经非常的不满了,但是却没有想到会干出这样的事情!
马铮双手虚压,示意大家安静!
而后,马铮沉声说道:“事情已经经过了证实,确实是真的,大家说说吧,有何看法!”
话音刚落,李德明就直接站起了说道:“少帅和蒋委员长以及其他军政大员生命是否安全,这次兵谏可有流血牺牲?”
马铮当即说道:“通电中并没有说,不过据我所知政府委员、立法院副院长、代理院长邵元冲在兵变发生时跳窗逃跑,不听制止,士兵开枪把他射成重伤,送到医院,不治而死。”
“可惜了!邵翼如也算是一代大才,没想到竟然死在了西安,太可惜了!”李德明道。
“自古以来,兵变哪有不流血的,那些大员里面仅仅只死了一个邵元冲,可见东北军已经很克制了!”马铮道。
这时,参谋长周生突然说道:“少帅他们为什么要进行兵谏?”
马铮随即说道:“这事儿你应该问问德明兄,他这个东北军的宿将应该比我更清楚!”
李德明想了想说道:“其实这话说起来实在是太长了,总的来说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方面:首先是南京当局的不公,我们本是奉命剿共,但是南京当局却不发给东北军在陕甘地区做战中战死将士的抚恤金,亦不补充损失的人员与装备。”
“其次是关于绥远抗日部队之序列,没有东北军一事,使少帅及东北军极为难堪。这次对日作战的用兵方案有冯玉祥、唐生智的部队,而东北军所担任的是预备队任务,这是中央不相信东北军的作战能力。”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一点,东北军要求打回东北老家,但是南京方面却对这个要求置之不理,还不断的逼迫我们打内战,这是我们东北军最不能忍受的。”
话音刚落,马铮解释道:“往日的东北军与其它流动在北方的一些军阀不同,他们有着东三省三千万人口这块固定的富庶地区和稳定的政权作后盾,并有独立、完备的军工生产体系,因而在部队扩充、军费开支、装备及新武器购置等方面,从未发生过困难。”“尤其是在抚恤金这一块,东北军更是没有亏待属下的兄弟们,比如1929年冬中东路事件中,在扎赉诺尔战死的第16旅旅长韩光第、团长林选青、张孝英及其他军官和士兵们,都由东北政务委员会予以抚恤,韩光第夫人计兰芳仅领得安葬费即达三万元。”
“而今,东北军流落关内,寄人篱下,任其驱驶投入内战,且落得这步田地,听命战死于沙场者,政府竟不予抚恤,死者之父母、妻儿因失去亲人且生活无着,常涕泪交流至部队哭诉困难,在队的人员对此不仅寄于无限的同情,且自己亦心灰意冷。这些使东北军对南京当局增大了离心力,而其内部的凝聚力及自保意识,更有增强。”
接着马铮继续说道:“九·一八事变时,东北军遵命而未抵抗,致丢失东北。此事遭到国人的非议,结果蒋被迫下野,张学良降职。这次绥远抗日,蒋调中央军北上,部署在山西省北部的为汤恩伯,部署在河套以西地区的为关麟征部队,在陇海路西段的为刘峙、徐庭瑶部队。”
“而距绥远很近,在陕甘地区的东北军,却未列入这次绥远作战的序列。而此时的东北军上下,均想开赴绥远前线抗日,以改变国人的视听,挽回往日的影响,提高东北军的政治地位。而蒋对东北军的政治荣誉方面,却采取了吝啬的做法。所以,引发这次兵谏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这时,吕力突然说道:“总座,你说少帅他们不会真的要把蒋委员长弄死吧?”
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沉默了,整个会议室顿时鸦雀无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