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奇袭日军指挥部(求订阅!)(1 / 2)

加入书签

第七百五十章:奇袭日军指挥部(求订阅!)

没错,出手的正是马铮的冀东支队!

在刘青带着二团南下伏击日军的运输队的同时,马铮带着主力四个团以及大批的技术兵种,合计一万四千余人赶往北平北郊。

等他们赶到北平外围的时候,已经是28日凌晨了!

在得知第29路军已经发表抗日通电之后,马铮便知道战争已经全面打响,于是决定命令部队立即加入战局。

按照马铮的命令,其中两个团的主力向顺义的日军第11旅团发起进攻,直接攻击该部的后背!与此同时,马铮亲自带着剩余的七千骑兵,绕过北平城外,直奔北平西南的丰台。

马铮很清楚,眼下国军已经失去了先机,面对实力强横的日军,第29路军以区区一己之力想要击退对方,那完全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而且,一个不慎就有全军覆没的威胁,所以他必须主动出击,决不能见死不救!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杀入北平城,协同第29路军守城,这在马铮看来是没有必要了。

原因很简单,这一仗国军必败,北平城肯定是守不住了,就算是他们这万把人也加入守城部队,其结果也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马铮之所以有这样的推断,完全是综合了这段时间情报部门收集到的情报,以及钟振国从北平城里发来的绝密资料!

当然了,也离不开马铮前世的记忆!

平津之战,国军其实是有机会的,但是最终却一败涂地,差点被日军全歼,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领导层的问题。

在全民都在要求抗战的情况下,宋部的多名高级军官对日军这次行动依然认为是地方事件,可以用谈判和作适当的让步而予以解决!

正是因为认识上出现了问题,所以当国民政府派遣援兵的时候,他们不但不欢迎,反而处处抵制中央军的北上,企图保持住第29路军在冀察地区的地盘。

其次,当卢沟桥事变发生,第29路军在北平的部队奋勇杀敌时,最高指挥官宋居然仍在老家乐陵,在接到事变消息后,宋虽然北上,但是去不直接到北平或保定的指挥位置,而在天津停留到19日。

宋以部署该地军事为名连连与香月清司进行接触,以图侥幸达成和谈之结果。

但实际上,香月清司及其司令部的参谋们正利用这一机会稳住宋哲元,从而实现他们侵略平津、集中打击所谓“好战的第37师”之作战计划。

最危急的时刻,宋不顾平津形势紧急危如累卵,不仅反对国民党军北上,还反对西北军进入其防区。此时,参谋次长熊斌曾派高级参谋方贤、河北省警务处长李忻去天津,促宋离天津至保定,但宋却以他事作推托。军事委员会委员鹿钟麟,到达保定与宋通电话时,宋竟加以拒绝。

由于受到齐燮元、陈党生等人之影响,直至7月20日仍不愿孙连仲的第26路军、商震的32军开至北平附近。

除此之外,第29路军在“七·七事变”后的20天中,其领导层以较多时间用于同日方周旋,并想方设法阻止援军进至平津附近,又未将开至河北境内之部队纳入统一的作战计划之内,作出具体部署,致使日军发动总攻时,各部队只是作了战术性的防御。

由于作战缺乏统一部署和实行统一指挥,未能给敌以有力打击。

作战仅一天即退出平津地区,只留第38师师长及其部队一部在北平市迎接进城的日军,张因难以忍受敌之凌辱,而化装由平转津从海上至胶东,但立即遭到追究,中央军将其扣押,以后才被释放复职。

除了主观原因外,此战国军必败的客观原因还有,国民政府方面情报工作太差,不仅敌情不明,连自己各部队之兵力、位置、前方负责将领无一人完全明了。

相比于中国军队,日军几乎每天都会派出侦察机进行侦查,并对中国军队的阵地进行拍照,所以他们对于第29路军的布置相当明了。

因此,在进攻的时候,日军方面完全是在对症下药,一打一个准。

正因为知道这些,马铮便清楚,眼下的平津战役不会比历史上更好,甚至于还会变的更加的糟糕。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这万把人进不进城已经没有意义了,但在城外侧击一下小鬼子还是可以的。

所以马铮选择了两个目标,一个是捅顺义日军的后腚,另一个是奇袭丰台日军指挥部!

马铮推断,在刘青所部伏击了塘沽港口到丰台的日军运输队,如果香月清司不傻的话,必然会派遣部队在沿途驻扎,还要派遣一支相当数量的护卫队,以保证运输队的安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