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八章:联合抗战(下)(1 / 2)

加入书签

第八百二十八章:联合抗战(下)

再就是焦土抗战,这事儿虽然听起了很不错的,但是实际上实行起来比前几个条件更加的艰难。

眼下,在日军还未对占领区进行有效控制,其战略物资绝大多数都是由本土或者东北运来,这就使得日军的后勤补给线变得漫长。

所以只要是战事相对僵持,日军就得就地解决粮秣问题。

而采取焦土抗战,就是尽量焚毁一切地面上的存留物,不给日军留下一丝一毫能够进行补给的物资。

但问题是,焦土抗战和前面两个条件一样,实施起来不但需要大量的时间,且同时都要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上面的那些头头脑脑们未必看不清这一点,但是却未必有这个魄力和决心!

沉默良久,傅宜生再次开口道:“马师长说得对,尽管代价很大,但是不管胜败如何,一定不要求和。如果因为不断战败、损失巨大就丧失了抵抗的斗志,那再好的战略也没用。”

“嗯,之所以说我们对日作战是有希望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中国地大物博,最不怕的便是鲸吞,而是怕蚕食!”

“不畏鲸吞,只怕蚕食!”

马铮点了点头说道:“对,所谓不畏鲸吞,指的是日本虽然国力强盛,但是对于体量如此巨大的中国而言,也仅是一只强壮的蚂蚁罢了。要想鲸吞中国,它也得有这么大的胃口。”

“但蚕食却不同,它可以先吃下一块,待到消化完毕之后再吞噬下一块,只要是日本不急于在短期内拿下中国,用几十年或者百年的时间消化对其侵占的中国领土,那这些地区很有可能彻底沦为日本的领土。”

“在这方面,朝鲜便是一个鲜活的例子!日本侵占朝鲜后,慢慢消化,最后把朝鲜彻底沦为日本的一部分中就可以得到明证。而且,在日本的军队和警察队伍中,朝鲜人基本上是按照日本人的配置来享受待遇的,虽然没有绝对平等,但基本上也不差。”

傅宜生当即说道:“是啊,小鬼子的这一手确实恶毒,它们在占领区内大肆推行奴化教育,跪拜天皇,说日语,尽一切可能消除朝鲜人的印记,泯灭他们的历史。”

“所以,抗战不仅仅是在军事方面,而是全方位的,最重要的是要争取广大民众。”

接着马铮继续说道:“眼下东北、华北的沦陷,大批国土落入敌手,党国在上述两个地区的统治已经荡然不存。日本人必将在这些地区进行奴化教育,意欲在文化上对中国民众进行改造。如果不尽快破解日本人的企图,那它造成的危害要远胜于战场上的失败。”

“嗯,这事儿不管上面重不重视,我们自己必须重视起来!”

“嗯!”

随后马铮继续说道:“第三个克敌制胜的法宝就是改变日军的进攻方向,将其由北向南推进变为由东向西推进,这也是南京方面为什么要和日军在上海死磕的原因!”

“这…这...有区别吗?”

“当然有区别了!开辟淞沪战场,可以做到利用地理条件减弱日军攻势,阻日军到第二棱线形成对峙,形成长期战场。”

接着马铮再次说道:“眼下,日军的精锐主力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而为了与日军争夺华北,国军精锐部队也源源北上,虽然守土有责之勇气可嘉,但是在战略上已经处于不利地位。”

“一方面是因为华北地处平原,尤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展开,哪怕一日行军千里,战力亦不损。可中国军队即使是精锐部队,也仅有少量的机械化,在日军优势重炮、坦克和飞机的压制下,损失巨大。”

“如果中国军队在华北战败,那么,日军有两个主要进军方向,一是沿平汉铁路南下直取武汉,然后向东西两线展开,就可以把国民党军队的精锐部队大部阻截在北方予以歼灭。如果这支精锐部队丧失,还拿什么来进行抗战!”

“二是进兵山西,再进入陕西,之后拿下四川,效仿忽必烈灭南宋的策略,从西南方向进攻南京和上海,进而灭亡中国。如果日本人真的这样做了,那后果真的不堪想象。”

“所以百里先生便针对日军的这个战略想到了破解之法,即开战上海,利用地理条件减弱日军攻势,阻日军到第二棱线(湖南)形成对峙,形成长期战场。”

傅宜生虽然看过《国防论》,但是并未深入研究,所以对于书中的一些论点并不是很支持,也不是很了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