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战前准备(2 / 2)
与此同时,参谋长柳治国按照马铮的命令,不断地向一战区长官部、五战区长官部以及军委会发报,主要目的就一个,要钱要粮要弹药。
马铮很清楚,这里必将成为阻击日军攻占武汉的关键战场,战斗一旦打响就是硬仗,就是消耗战,没有足够的钱粮弹药怎么和小鬼子打?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想要人给你战场上拼命,总的先把人喂饱了,再给拿上称手的家伙才行。
不然的话那就不是去杀敌拼命,而是去送死啊!
对于第42集团军这支特殊的部队,不管是军委会不敢怠慢,接到电报之后武汉方面当即作出指示,责令第一战区和第五战区全力配合。
而有了军委会的命令,第一战区的司令长官程潜以及第五战区的代理司令长官白崇禧也随即表态,表示会立即筹措物资,保证第42集团军的需求。
这两个战区之所以如此爽快,一方面是因为蒋委员长对第42集团军非常的重视,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知道这支部队的强悍战力,必要的时候是可以救命的,所以才会想着先打好关系。
有了这两大战区长官部的支持,大量的物资从信阳和麻城等地调往叶集。
与此同时,欧阳武所部则是兵分两路,一路进驻叶集,一路进驻固始县城。
在部队进入这两地之后,随即对城里的百姓进行动员。毕竟很快这些地方就会成为战场,如果大量的老百姓聚集在城中的话,必然会造成大量的平民伤亡的。
更重要的是,小鬼子每到一地往往都会有屠城或者是掳掠的习惯,老百姓留在城里实在是太危险了。
马铮知道小鬼子以战养战的厉害,一旦有老百姓存在,这些鬼子兵的作战半径以及时长都会有一定的延伸,所以华北地区的八路军、游击队才会经常坚壁清野。
坚壁清野固然会让百姓遭罪,但是却等于切断了日军以战养战的土壤,迫使他们任何一点给养都必须通过后方来运输。
想想小鬼子的大后方在哪里,是徐州、是蚌埠以及归德,漫长的补给线不但加大了日军的压力和负担,也可以给敌后的部队创造无限的机会。
所以,无论如何马铮都不会让老百姓留在战区的。
至于说这些老百姓背井离乡会不会出现意外,马铮没有做过多的考虑,他只是知道,眼下已经是八月份了,正是固始县一年中天气最为炎热的季节。
每天平均30多度的高温,就算是老百姓露宿荒野,也不会冻死的。
只是老百姓们似乎对于部队的动员并不感冒,除了一小部分的老百姓主动撤离外,大部分的百姓都无动于衷,甚至于对战士们的劝说产生了极大地反感。
马铮知道,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的老百姓不了解日军的残暴,他们以为只要是自己当顺民就行了。不仅仅是那些百姓,甚至于一部分乡绅以及官员也都幼稚的地认为,日本人来了也没什么,管他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老子只做顺民就行了。
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想法,他们根本就不清楚日本人根本就不是人,他们就是一群披着人皮的畜生。
他们侵华并不是单单地为了经济利益,而是为了彻底占据我泱泱中华大地,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他们不惜制造一桩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所以越是顺从,死的越快越惨。
当下,马铮名人将小鬼子在东北以及华北等地制造的一些惨案的图文进行了大规模的印刷,而后张贴到了固始县城、叶集、黎集等地,让这些老百姓看清楚日本豺狼的真面目。
这一招果然凑效,随后的百姓撤离工作顺畅了不少。
短短一周的时间,固始县城、黎集、叶集三分之二的百姓撤走了,剩下的都是些顽固派以及一些知天命的老人,他们不愿意客死他乡,死也要死在自己家里。
对于这部分人,马铮也没有强求,反正大头撤出来就可以了。至于剩下的那些人,马铮是真的管不过来了。
反正都是成年人,是死是活,就看他们的造化了,毕竟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