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鹿城重工业基地(求)(2 / 2)

加入书签

北东西三面环山,使得包头在地理地形上有着对抗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的价值。掌控包头一线对于防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具有重要的意义,西汉初年和唐朝初年,中央王朝未能占据这一地区,从而导致匈奴和突厥屡屡来犯。

因为只有控制河西走廊和河套平原,才能拱卫首都长安。

从赵武灵王筑九原城,到秦始皇设九原郡,再到北魏拱卫龙兴之地的怀朔镇,边地要塞是这座城市最初的名片。为了配合这座要塞来更好地防御北方匈奴的侵扰,赵国和秦朝都先后修筑起了长城这套防御工事,如今包头的赵长城遗址正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长城。

且从包头沿黄河两岸谷地直下便可到三晋地区和河洛京畿;而从包头向东沿大青山南麓,逾洪涛山可抵大同盆地,还能通过桑干河和洋河抵达华北平原。

而沿黄河上溯则可抵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这样的通达优势使得包头屡屡在古代战争中成为布防和攻守的重点。古代包头的得失在相当程度决定着中原王朝的安危。

包头西侧的后套平原是黄河流域少有的宜农牧地区,连同包头、归绥所在的前套平原,自成一体的经济基础使得这里的屯垦戍边无需内地“输血”,便能稳定的维持下去。

必要的时候,屯戍在这里的军队还能援击四方,拱卫中央政权。唐朝安史之乱爆发后,大将郭子仪就率领了这一地区的朔方军东讨,收复了云中等地,从战略后方对叛军给予打击。

但是直到现在,包头的发展依旧不尽如人意,除了一条平绥铁路外,几乎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东西了。

甚至于直到十年后新中国成立后,这里的发展依旧一般,直到“一五”期间。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专家们的一番论证之后,认为包头非常适合发展重工业,因此国家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有5个落户包头。加上1958年新建项目,共成立了包头钢铁公司、内蒙古第一机械厂、内蒙古第二机械厂、包头第一热电厂、包头第二热电厂等6个项目集中开工。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1959年9月26日,包钢1号高炉出铁,提前5天向国庆献礼。

随后总理来到包钢,亲自为1号高炉出铁剪彩。

这一剪,剪断了草原不产寸铁的历史;这一剪,剪断了旧社会一包针换走一只羊的哀叹。

到21世纪,包头已成为中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和稀土工业基地。其中,钢铁工业具备1650万吨以上铁、钢、材配套能力,成为装备水平世界领先的高速轨生产企业;稀土工业形成了以资源为基础、冶炼为核心、新材料为重点、终端应用为拓展方向的产业结构。

更为重要的是,这里也是后世中国最最重要的兵工城市。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坦克工业处于“零”的状态,外国专家断言,新中国自己制造主战坦克至少需要20年。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国庆十周年,包头制造、中国人自己的主战坦克精彩亮相。

1953年5月,建设坦克厂的筹备组正式成立,对外称“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厂”,简称“一机厂”。

为支援新厂建设,一批来自大江南北的优秀科研人员、技术工人、大中专毕业生,怀揣报效国防事业的壮志雄心会聚包头。没有交通工具就以步代车,宿舍不够就自搭帐篷。

在“边基建、边安装、边试制”的建厂方针指导下,一机人开始了主战坦克试制。

1958年12月25日,中国第一辆T-54A中型坦克在一机厂试制成功。

1959年10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十周年阅兵式上,全厂职工用心血和汗水铸就的32辆中型坦克,载着全国人民的希望和重托,隆隆驶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

塞北的老百姓用了70年的时间证明,这里不仅仅可以成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也适合发展重工业。

因此马铮决定将所部的第一个工业基地设在这里,将这里打造成为所部的武器装备的供应地。

想干就干,而后马铮亲自带人赶往包头,并对包头极其周围的地形地貌进行实地勘察。

随后,马铮亲自拟定规划图,在包头城西和城北划出大片的荒地开始规划。

按照马铮的规划,这里先要建设一座大型的钢铁厂,然后辅以白云鄂博的铁矿,为所部的发展提供钢铁资源。

而后,整个工业基地就以钢铁厂为核心,然后建立兵工厂、发电厂、水泥厂、火药厂等等,最终将产出的武器装备以及其它物资供应到前线。

于是乎,在马铮的命令下,建设包头重工业基地的指令被迅速贯彻了下去,塞外鹿城掀起了一股建设狂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