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交易(求订阅!)(2 / 2)
而从1920年开始,太原兵工厂扩建为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下辖电汽厂、机械厂、熔炼厂、翻砂厂、制酸厂、炸药厂、无烟火药厂、炸弹厂、炮弹厂、枪弹厂、弹壳厂、炮厂、引信厂、引信厂、罐头厂……1924年太原竟然开始尝试造飞机。
摊子大了,花钱的地方大大增加。
阎锡山对此的解决方案是,铜元不行,纸币来凑。
其实阎锡山体验过纸币发行的全过程,阎锡山的父亲阎书堂在五台县开“吉庆长”钱铺,凭借商业信誉,发行银票性质的“钱帖子”。这种民间金融组织发行的纸币,如果准备金充足,网点覆盖范围广,确实能够积累相当大的信誉。
对于老百姓,日常使用的各种“钱帖子”有银行发行的,有银号发行的,甚至有外国政府发行的。比如东三省在清末民初长期使用沙俄货币作为日常流通货币,百姓称之为“羌帖”。
但是,在山西等地,也有许多商号采取“空手套白狼”的方式发行“钱帖子”,这些商号没有任何准备金,却敢于将成千上万的白纸印成“钱帖子”当货币来用,增加商号的流动资金。
假如商号资金链断裂,几乎所有损失都会转嫁给使用“钱帖子”的老百姓。当时商号发行的纸币大多难逃资金链断裂的结局,于是山西百姓为这种近乎欺骗的行径起了一个贴切的名称——“口吹大洋”。
阎锡山父亲开设的“吉庆堂”最终就是因金融投机而倒闭。阎锡山一方面亲手印制过“钱帖子”,另一方面亲眼见过“钱帖子”信用破产对商号和使用者双方造成的毁灭性影响。
因此阎锡山经常在公开场合大肆抨击“滥发纸币”的行径,但是他自己却又深陷其中,利用这种卑劣的手段掠夺老百姓的财富。
随着军工生产的扩大,晋军有了比较稳定的武器装备供应,军队快速扩大。结果办军工要钱,扩军备战更要钱。阎锡山责成山西省银行开始滥发纸币,到1929年山西省银行发行了1300万元纸币。到30年代随着中原大战打响,山西省银行的纸币发行量增至7500万,导致纸币信用彻底破产。
山西省银行纸币的信誉彻底崩溃,在大规模挤兑面前只能宣布停兑了事。纸币贬值过程中,山西全省工商业无人能够幸免,首当其冲的是零售业和当铺,因为纸币与银元的比价一日数变,百货商人根本无法获得进货所需的足够资金,当铺更是无法平账销当。结果大同原有42家当铺,得以支撑到1932年,十中无一。
而百姓更为凄惨,多年积蓄的数万纸币,一夜之间沦为废纸,因此疯癫甚至自杀者不计其数。
虽然苦了老百姓,但是阎老西自己的资产却是不断地增加,巅峰时期的阎老西,其资产遍布整个山西,甚至于扩展到了大半个中国。
尽管受到战争的影响,其名下的资产萎缩了不少,但是依旧非常的惊人。
区区五百万大洋还真不算什么,只要阎老西愿意出,这都不事儿。
此外,马铮更清楚太原在阎老西心里的意义。
这老汉当了半辈子的山西王,一半的时间呆在太原城,这里不仅仅是他的家,更是他权力的象征。这些年,他一直对沦陷的太原城念念不忘。
现在有机会拿回太原城,就算是花点钱又能算的了什么。
更何况,太原不仅仅是山西的政治中心,更是经济文化的中心,掌控了太原城,单单税收一年就能有几百万大洋。
可以说,只要太原城不再被小鬼子夺了去,五百万买下来还是很划算的。
更不要说马铮还额外赠送了他们7个县的地盘,就按照每个县一年30万大洋的税收,这几个县一年也能给他带来200多万的税收。
搞好了一年回本儿,两年就能大赚。
这对于自诩为金润小天才的阎老西来说,诱惑大大的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