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科举之变(2 / 2)
文武百官纷纷低头,不敢直视龙颜。
朱祁镇扫过群臣,最后停留在站在最前的郕王和襄王,又觉得头疼地撇开眼,暗自叹息,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在京城如坐针毡还不如去打瓦剌,朝内饰看去。
内侍会意,这是早些下朝麻溜滚的意思,张嘴就要高喊退朝:“无事退......”
“臣有一事要奏。”
内侍赶紧低头闭嘴,朱祁镇右眼皮又不断地跳动。
一位老臣站了出来,正是礼部尚书胡濙,只听他道:“陛下,各地的院试已结束,各省递上来的名单,请陛下过目。”
“这等小事本不需要皇上亲自过目,但考虑到今年的院试中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臣认为还是需要皇上圣裁。”
“其中,江南怀乡的院试成绩异常突出,有舞弊之嫌,臣已命人彻查,但结果尚未出来。另外,西北边陲的院试因战乱而推迟,臣建议是否可以特许这些考生在京城补考,以示朝廷对边疆学子的关怀。这些事情,臣认为非同小可,故而斗胆请皇上定夺。”
朝廷听闻顿时热闹了几分,科举舞弊乃是大忌,任谁也不敢轻视。
朱祁镇正色了几分:“此事关系重大,朕自当审慎处理。胡尚书,你先将江南怀乡的院试情况详细道来,朕要听个明白。”
胡濙微微躬身,恭敬地回答:“回禀陛下,江南怀乡的院试成绩确实异常,不仅录取人数远超往年,且成绩分布也极为不均。臣已派遣得力官员前往调查,但目前尚未有确切结论。臣认为,若确有舞弊,必须严惩不贷,以正科举之风。”
朱祁镇点头,示意胡濙继续说下去。
胡濙接着说:“至于西北边陲的考生,臣已与礼部商议,建议在京城设立临时考场,由朝廷出资,为这些边疆学子提供补考机会。”
“不可!”
众人循着声音望去,只见朱祁钰出列断然道:“陛下,臣弟觉得此举有失公允。边陲距京城之遥,不可千里,路途艰险,且边疆学子多为贫寒之士,若朝廷出资补考,恐有不肖之徒借机生事,或有考生因路途遥远而无法按时到达,岂不误了他们的前程?此外,京城补考恐难保其公正性,毕竟边疆与京城相隔甚远,难以监管。”
“臣以为,应另寻妥善之策,以确保科举之公正,同时兼顾边疆学子的权益。”
胡濙看不入眼郕王的手段狠辣,斜眼看去:“哦?郕王殿下,您所言甚是,但若不为边疆学子提供补考机会,岂不是对他们更为不公?他们因地理之限,已处于不利地位,朝廷若不伸出援手,岂不是让科举之路更加艰难?”
襄王背着手看着热闹,胡濙语气坚定,对朱祁钰的反对意见早有准备。
朱祁钰侧目:“胡尚书的意思是,朝廷应如何确保边疆学子的权益,同时又不致于让补考成为不法之徒的可乘之机呢?”
“陛下,臣以为,朝廷可设立边疆科举站点,由朝廷委派公正无私的考官前往,就地举行补考。如此一来,既可避免考生长途跋涉之苦,又可确保考试的公正性。”
“此外,朝廷可设立专项奖赏,用于边疆学子的赴考费用,以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