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钱粮何处寻(2 / 2)
“平儿似乎认定了此战大唐必胜。”长孙皇后笑道,“他更担心的是战前准备和战后的处理问题上。”
“我大唐岂有不胜之理,平儿像我。”李世民哈哈大笑之后又露出纠结之色,“可惜终归是在民间长大,热衷于商贾之事,未免有些小家子气。”
长孙皇后闻言黛眉微皱,忍不住道:“我看平儿长得很是不错,比你带在身边,又请了老师的孩子强多了,承乾怕是没有这般见识。”
听到这话,李世民脸色微变,事情还真是这样,可他还是硬着头皮说道:“孩子不也是你的,再者说,商贾之事终究难登大雅之堂,有朝一日公开了平儿的身份,难道还让他继续经商?”
“这倒是,不过我看那孩子对文武之事的兴趣都不大。”长孙皇后也有些头疼。
日后公开了身份,在普通人眼中平儿是尊贵的,可是在那些皇亲国戚,门阀世家眼中他的成长经历终究还是差了些,充其量不过是圣君浓郁罢了。
唯有建功立业亦或者是才学惊人方才能够真正地堵住悠悠众口。
再者,若是不懂朝堂上的规矩,不识人心,难免会被有心人利用。
一直从事商贾之事确实也不是个事情。
“罢了,到时候再说吧,终究还是要看孩子的意愿,你难不成还能按着牛喝水?”长孙皇后无奈地说道。
李二闻言便知道长孙皇后是动了恻隐之心,不想让李平受苦。
可他不也是没办法,不也是为了孩子好。
算了,日后再说吧。
理清了思路。
李世民很快就在太极宫召见了一众老臣,将已经润色过的灭掉突厥之策娓娓道来。
他本就是马上皇帝,行军打仗的行家里手。
评选种花家战神,李世民必然在三甲之列。
如今有了李平后世眼光加持,整个战略体系几乎完美得没有任何错处,除了几个不可控制因素之外。
但大致上并没有问题。
那几个因素不过是决定了战损比例而已。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李世民虎目一扫,李靖率先出列。
“臣以为陛下之言甚是高明。”
“朔方城臣知道,梁师都再次经营数年,因投降之故城池损毁并不严重,如今又经过加固,以此地屯兵屯粮最为合适不过。”
长孙无忌也出列道:“臣这些日子也打听过,虽然还不能完全确定,但突厥这个冬天极有可能仍旧难过,甚至比前几年更加艰难,我朝陇西之地的百姓也有类似的看法,虽说经验之谈做不得数,但大约是不会差的。”
此战最大的争议便是出手的时机。
其次便是粮草供给。
如今虽然有了屯粮之地。
可国库的情况摆在那里。
杜如晦出列说出了问题的关键。
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打仗到最后比拼的还是后勤补给。
毕竟冬天开战,打完了就是春耕,粮食都在用在战争上,大唐的冬天怎么过?
明年又怎么熬?
如今天下初定,要真是出现了灾荒,对于整个朝廷的冲击是巨大的。
“从商人入手。”李世民最终还是选择了李平的方法,“商人重利求名,朕给他们。”
“朕这里有几个想法,众爱卿一起来讨论讨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