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集01(2 / 2)
与会者发出惬意的笑声。
邓小平:“我就要结束对美国的友好访问了!请你们向美国人民转达我最良好的祝福。同时,也请你们转达我对美国人民最真诚的邀请: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已经向世界打开了门窗,欢迎你们来中国看看!”
邓小平下栩的酒店广场
郁教授和郁平徜徉在露天游泳池边,很快走到一座太阳伞下。郁教授指着伞下的桌椅:“郁平,等一会小平同志就在这里接见你。”
郁平随意地坐在一把椅子上:“好啊!我就坐在这里聆听邓大人的训话!”
郁教授有些生气地:“等一会儿,你可不要用这种口气和小平同志讲话。”
郁平:“用这种口气讲话怎么了?”
郁教授:“没有礼貌!”
郁平叹了口气:“咳!看起来啊,我们父女间的代沟是没办法填平了!”
邓小平悄然走到近前,笑着说:“郁平,有这样严重吗?”郁教授客气地:“小平同志,您请坐!”郁平站起身来:“不知为什么,你比我父亲大二十来岁,我感到和你讲话却没有代沟的感觉。”
邓小平:“那说明我的思想还不守旧。”他点燃一支烟,有滋有味地吸了一口, “郁平,有什么要和我讲的吗?”
郁平:“按照国内的通用语说:是讲公事还是说私事?”
郁教授动气地:“郁平!……”
邓小平摆了摆手:“你不要对郁平搞父道尊严哟!郁平,你在美国读书,能有什么公事啊?”
郁平:“不仅有,而且还有两件。”
邓小平:“那就一件一件地说。”
郁平:“第一件公事,我的导师李政道教授去年在北京讲学的时候,提出发动美国物理界招收中国的研究生。这件事你知道吧?”
邓小平:“知道!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此举的目的是使中国研究生进人美国第一流的研究院学习,受到同美国学生完全一样的训练。”
郁教授:“还有一条:费用全部由美国民间负责。”
郁平:“完全正确!李政道教授让我向你通报:来美国学习的同学选齐了,总计七百多人。可他担心有的学生学完后不回中国。”
邓小平:“我早就说过:没有关系!只有我们国家发展了,政策对头了,就是暂时留在美国的同学也会回国的。”
郁平:“为了给这些学生回国工作创造一个有利的条件,李政道教授建议先建立十几个博士后流动站作试点。”
邓小平:“请你转告李政道教授:我完全同意他的建议。”
郁平:“李政道教授听说中国高能研究方向有可能改变以后,他建议搞电子对撞机。”
邓小平:“好啊!请他来中国进行科学论证,然后再付之实施。”
郁平:“他还建议:先在大陆搞两个小型的电子对撞机,在台湾搞一架同步辐射机。”
邓小平:“很好嘛!两岸的科学家先行一步搞合作,对促进祖国的统一大有好处嘛!”他吸了一口烟,“郁平,该讲讲你的私事了吧?”
郁平大方地:“我看还是不讲私事的好!否则会惹得我的老爸生气,你也做不了主。”
邓小平:“我一定能做主!”
郁平:“假如我要找一个台湾的科学家结婚呢?”
郁教授:“绝对不行!”
邓小平:“行!如果来北京结婚,我将为你们主婚。”
邓小平家的庭院
李秘书提着一个水桶,小心地给刚刚返青的花草浇水。
胡耀邦走进院落,高兴地:“李秘书,给花浇水哪!”
李秘书:“是啊!今年春来早,就得提前施肥、浇水啊!”
胡耀邦若有所思地:“说得好,今年是春来早啊!”
邓小平从屋内走到屋门:“很准时嘛!”
胡耀邦:“到你这里来,哪敢迟到啊!”
邓小平:“好!请进屋谈吧。”
邓小平家的容室
邓小平拿着一份材料:“我是赞同陈云同志的意见的: 由于我们的经济工作没有从‘左’的指导思想下解放出来,近两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更加严重。”
胡耀邦:“陈云同志说,要像三年困难时期那样,至少要花一两年的时间进行调整。”
邓小平:“我看要用三年进行调整,这是个大方针、大政策,这就是我们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
胡耀邦:“恐怕会有不小的阻力。”
邓小平:“所以要你这个秘书长准备一下,召开政治局会议,专门讨论一九七九年国民经济计划和国民经济调整问题。”他吸了一口烟,“告诉同志们:做这样一件大事,首先要有决心,东照顾,西照顾不行,决心很大才能干得成。”
胡耀邦:“是!”
邓小平:“农业改革遇到麻烦了吗?”
胡耀邦:“遇到大麻烦了!”他从皮包中取出一份清样,“我们的党报按一位主管农业同志的批示精神,决定刊登这封群众的来信,核心是批判包产到户的。”
邓小平接过清样稿看了看,坚定地:“告诉万里同志,农村改革势在必行,不要听了风就是雨。”
安徽肥西县山南公社
一辆吉普车飞驰在麦苗青、菜花黄的大地上。
万里坐在吉普车里望着有望丰收的大地,高兴地问:“你是公社书记,讲老实话,今年的收成怎么样?”
王书记:“一定会大丰收。”
万里:“这是为什么呢?”
王书记:“过去是给集体干,心不齐;现在是给自己干,人人都上心。”
万里:“你知道上边有人不让包产到户吗?”
王书记:“知道!”
万里:“你怕不怕?”
王书记:“有点怕!”
万里:“不要怕,在你们公社搞包产到户试点,我是点过’头的。换句话说,搞错了,不要你负责!”
农村生产队
生产队的男女老少社员鱼贯而人生产队的大院。
正房门口放着一张原木桌子,上边摆着一把陶器茶壶和两个茶杯。
万里坐在桌前,一边喝水一边和社员打招呼。
王书记大声说:“社员们,都请安静了!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省里的万书记来你们生产队视察!
男女老少社员笑着鼓掌。
万里站起身来,十分亲切地问:“社员同志们!你们这样干,有什么想法和意见,随便提,随便问,我是专门来听你们意见的!”
一个戴眼镜的青年:“万书记,上边可允许包产到户?”
万里:“我只能这样告诉你们:请放心大胆地干吧,省委支持你们!
“可是我们有点怕啊!”几个社员不约而同地说。
万里:“你们怕什么呢?”
“怕变!”社员众口一声地说。
万里坚定地说:“放心,不会变!”
一个年过六十的社员坦诚地说:“不变就好!说句心里话,包产到户,比‘大呼隆’好。只要我们再多干儿年,就有吃有喝了!”
万里:“那你们就多干几年嘛!”
一个中年社员追问道:“万书记,你能不能给我们说个准话,到底能干几年?”
万里笑着问:“不放心?”
“对!”
万里:“你们就这样干!我可以告诉你们:包产到户,想干多少年就干多少年!不过仓库、牛棚等所有的公共设施、公共财产要保护好,不能破坏集体经济!”
全体与会的社员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