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吃喝的学问(1 / 2)
给李林靖出这个主意的是欧阳明辉。
欧阳明辉当时倒是想通过原先自己在京城环保单位的关系,为此事提供有效帮助,不过,李林靖和具体进行操办的人却把事情搞走样了。
李林靖让海天市中天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储开山把方案做出来,再通过欧阳明辉协调京城环科院给他们提供资质。
在进行招标前,李林靖就已经安排储开山去采购这些材料,就是想让他接手这个项目。
在日湖污染治理过程中上马“柔性围隔”项目,将一些监测点的水质降下来,为了应付检查,李林靖和储开山、欧阳明辉还邀请专家技术团队,为造假工程进行“科学论证”,寻找理论支撑点,从而论证这个项目能否起到弄虚作假的最优效果。
当然,张东峰认为这肯定不是简单的投机造假行为,而是一些领导干部、商人老板、专家学者、掮客等,围绕一个“利”字,以利益为纽带,以暗规则为链条,形成利益团伙。
他们相互掩护,权力、金钱、技术之间相互渗透,把魔爪伸向国有资金和重大项目,致使“日湖污染之痛、日湖治理之殇”。
看来反腐败没有盲区,张东峰认为领导干部必须按照法律要求忠诚履职、廉洁从政。
李林靖不是把手中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反而心存侥幸、背离了职责担当,在权力、金钱的交织中迷失自我,栽了跟头,掉进了深渊。
这真是印证了张东峰当初的猜测,上级调离梅武杰,换来孟奇波,确实是打算在暗中调查李林靖。
科学本身是把双刃剑,用错了地方就是致命性错误。
李林靖为了私利,把专业精神和科学素养用错了地方,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带偏了一批专家,最终也毁了自己。
这个问题查处的难度在于,当初确实使用了一些技术精准地、精细地进行谋划,一定数量、一定身份的专家学者提供专业支撑。
在日湖柔性围隔建设当中,肯定有贪腐行为在作祟。因为收受了不法商人的好处,长期被这些商人给予的红包、礼金诱惑,李林靖便把这项巨额投资的项目交给并不具备资质的公司承建。
张东峰明白一些商人和老板向手握权力的官员“抛媚眼”,行极尽拉拢之能事,“无利不起早”,无非是看中了其手中的权力,妄图通过“傍权力”谋取更大的利益。他们贿赂官员获得工程项目,“调度”所谓专家学者大发不义之财,赚“黑心钱”。
储开山后来交待:“我听说日湖要搞一个‘柔性围隔’,好像是李市长在联系环保厅申请资金。”
“我认识李林靖好多年了,平时过年过节也会给他送点红包,有时也请托过他,当时的想法就是,我要拿下这个项目。”
储开山自己也承认平时把许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搭建关系和领导吃吃喝喝这些方面,溜须拍马、迎合领导的各种需求。
在这个项目中,有一批领导干部抵抗不住金钱的腐蚀性、渗透性、绑架性,在形形色色、长期耐心的“关怀”面前,警惕渐渐放松了,思想明显松懈了,最终被抛撒的“诱饵”“猎而食之”。
此外,还有一些专家学者打着科学研究的旗号,出卖知识和人品,在日湖这个治理项目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
这些专家学者放弃了自己作为一个专家应该有的公平公正原则,一味满足了老板的利益和自己所获得的一点蝇头小利,但是对国家的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为此,储开山有些不屑地说道:“所谓的专家我觉得无非更多的是在利益面前,谁给的利益多,他就帮谁说话。在许多系统里,伪专家、伪科学泛滥。”
张东峰与郑冠华在一起谈论此事时,后者说道:“储开山作为商人,肯定是谋取商业利益最大化,更多地想承接这方面的项目,肯定是蓄谋已久。”
张东峰本来不想多说什么,只是他考虑到郑冠华近期有些反常举动,为了提醒他,他便就事论事地说道:“‘亲’则两利、‘清’则相安,如何处理好政商关系,这是每一名领导干部必须回答的问题,而且是必须回答好的问题。”
“既不能‘勾肩搭背’亲热不分,也不能搞‘谈商色变’清而不为,以‘亲’来密切政商关系,用‘清’来规范政商关系,推动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政商关系,也是人心所期待。”
“其实上,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强,商人为了迎合某些领导或者某些特定的利益,去送红包、去迎合行业里的暗规则、行贿等,最终还是一场空。”
郑冠华能不能听进去,只能是他自己来选择了,张东峰不能说的这么明显。
这天,刚上班,县委办公室副主任郭军过来找张东峰,说是邀请了几个人,大家在下班后一起聚一聚。
张东峰便问道:“有哪些人参加?”
按照他现在的身份,聚会吃饭不能像过去那样,只要有饭吃有酒喝,什么三教九流的人员都可以来凑数。
等到郭军讲清楚聚会人员名单后,张东峰同意了。
聚会吃饭是人之常情,张东峰又不是生活在真空中。
虽说张东峰不想过于高调和张扬,但也不能一概拒绝聚会,否则以后自己就是孤家寡人,没有任何信息来源。
郭军现在只是副职,肯定还想再进一步,为此与张东峰进行亲近是很有必要的。张东峰不仅掌握着全县领导干部位置补缺、调整的建议权,同时与郑冠军关系密切,话语权更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