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事情又有变化(1 / 2)

加入书签

张东峰最近一直很忙。

不仅仅是因为东部物流港项目,还有青可电子项目正在初步选址。

上次张东峰来到京城,再次运用赵世伦的关系,青可电子的吴总很快就派人来到平江。

说是先看看平江区的条件,其实只是一个形式。

说实话,无论平江区怎么样,这笔钱都值得投资。不为别的,只为着赵世伦司长的面子。

国庆节刚过,张东峰就接到吴总的电话,说青可电子公司平江分厂最好能在年底开工建设。

张东峰说只要你们行,平江方面没有任何问题。同时他立即向宋德胜汇报了此事。宋德胜很高兴,下指示:“越快越好,最好能赶在华海航部长到平江视察之前。”

回到平江区,张东峰马上紧锣密鼓地准备华部长来视察的事项。

宋德胜也很着急。方远途案件到现在还没有最后定案,虽然中间有关领导已经给他作了表态,一直盯着不放的纪委书记马无松也换了。但是,不是最后结案,就不是尘埃落定。

尘埃不定,宋德胜的心总是悬着的。

特别是最近,方远途不知是哪根弦出问题了,在审查中,又交待了很多的事情,其中涉及到宋德胜,也涉及到林远辉。

市委书记陆备军明确给宋德胜说过,平江区的一把手和二把手居然都……太不像话了,一定要……

宋德胜知道书记这些话背后的意思,他赶紧找到张东峰,然后又向华海航部长作了汇报。

华海航部长没有表态,这让宋德胜更加发慌了。因此,这次华部长来平江区视察,对于宋德胜来说,就不仅仅是省级领导来视察,还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

既然部长要来,就必须有一些能让部长看上去很感兴趣的东西,就像家里来了客人,总要上几道体面的菜。

上什么呢?平江区的企业,多而不大。

有些老企业存在着不程度管理落后和产品单一的缺点。新企业?大多数还在成长之中。

张东峰建议物流港项目选择在华部长来的时候开工,正好让华部长剪彩,这对于省能源总公司和平江区来说,都是好事。

宋德胜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立即与闻梅进行联系。

闻梅说她正打算邀请省领导出席开工活动,既然这样,那就太好了。

从上周开始,平江区出动了三十多台大型设备,对物流港工地进行平整。

平整工作开展第二天,就被迫停下来了。不为别的,主要是土地青苗的赔偿问题没有解决好。

宋德胜本来打算让张东峰过去解决,转念一想,还是请赵一达副书记去了。

最终协商的结果是由区财政先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农民的青苗补偿。

林远辉区长对此事有些意见,说是这个头开得不好,一旦形成了规矩,将来区财政的负担就重了。

“这是个特例,也是唯一。”宋德胜拍板决定了。

林远辉当然有意见,他也知道省里和市里正在平衡平江区的一系列事情。他能担任平江区长,也不是没有后台的。

可惜,他最过硬的后台,市委的老书记已经退了。

仕途上人走茶凉,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老书记一退,再也不过问任何事情,其实也过问不了。而且,原来有些人因为对老书记有意见,现在倒转过来用到林远辉身上了。

有时莫名其妙地,林远辉就感到自己的底气不足。

以前在宋德胜面前,他虽然也是低调,不过那是柔中有刚;现在呢?他看宋德胜的眼神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

一是因为老书记的退下来,影响已经消除。

二是宋德胜很有可能向上跨一步。如果真的跨了一步,离开平江区时,宋德胜的推荐意见很重要。

在这短短的几个月中,林远辉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再忍一忍。已经忍了好几年,还在乎这么几个月?

所以,物流港的青苗补偿费,宋德胜定了,林远辉也就没有再坚持。

可是接下来的事情,让林远辉感到很意外。

姚丹主任告诉宋德胜,有人到省里告状了。

宋德胜惊讶地问道:“怎么回事?”

姚丹解释道:“是因为物流港的用地问题。是一些老干部,昨天晚上过去的。到省府时没有能进去,后来转到国土资源厅,刚才那边打电话过来。我已经安排车子去接了。”

“太不像话!告,除了告状,他们知道什么?经济要发展,不走些有特色的路子,怎么行?”

“这些老同志啊!不过,既然去了,一定要好好解释。同时把这事给林区长说说,请他亲自到省里去接人。”宋德胜吩咐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