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另想办法(2 / 2)

加入书签

“闻总,这……恭敬不如从命,就依你的安排。另外两位?”

“张书记,见了就知道了。我们那儿的,宋书记不是说搞得差不多了。”闻梅今天穿一套深色的职业装,显得很精神。

不过,她脸上一笑,还是露出一道道皱纹。

女人不比男人,男人四十岁之后,越发有韵味;而女人,一过了四十岁,再怎么打扮,再怎么保养,内在的苍老却是掩饰不住。

“是差不多了。目前最大的难处是当地的农民,还有一些老干部。上一次这些老干部就到省里上访了。这一次要是再……就不太好办了,说实话,我和宋书记都很担心这个。”

“农民嘛,好办,我们可以多给些补偿。关键是老干部,这些人脑子一根筋,是很难转弯的。这个工作,县里没办法解决。”

闻梅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张东峰:“这是天江集团以物流项目做的一个报告。这个项目涉及用地两千多亩,当地都给拿下了。一样是农田,人家怎么能行?张书记,你看看,我觉得平江也可以进行参考。”

张东峰翻着文件,看了几页,特别是看到用地这一块,也没详细的方案,就问闻梅:“天江集团或者当地到底是怎么处理的?”

闻梅解释道:“其实这件事情很简单。他们发动要征地的农民,以土地入股,参与物流建设。”

“这样一来,农民觉得他们也是物流市场的一分子。既拿到了一期补偿费,又得到了永久性股份,何乐而不为?”

“至于将来物流市场建成后,单纯靠物流来支撑,肯定是有一定难度。因此,天江集团成片开发了房产,作为物流项目的配套设施。”

“一方面对被征地农民优先出售,另一方面主要是对社会出售。说白了,物流项目是长远的,而暂时性的收益,则必须依靠房地产开发,这也就是上次我跟宋书记提出还要五百亩地的真正原因。”

“这样的创意,一是尊重了农民的意见;二也是规避了当前用地过程中的一些敏感性问题。张书记,你觉得?”

张东峰点了点头:“创意是很好的,可是操作起来并不容易、也不太方便。农民现在对国家的政策,了解的渠道多了,心里都有了一盘棋。”

“对于农田保护,是国家的大政策。可是,各地的情况也有不同。”

“比如平江,我有时到下面去调研,发现有三成的农田是抛荒状态。按理说,田抛荒了,我们征过来,进行统一开发就是好事。”

“可是真要征用了,他们的意见就来了。目的其实也不是保那几亩地,而是想获得更理想的补偿。”

“农民知道政策,他们有护身符,政策成了他们讨价还价的砝码。”

闻梅笑道:“张书记认识高深,我还真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评论。”

张东峰继续说道:“本来宋书记也准备过来,可是县里正忙。下半年嘛,财政吃紧,又赶上金融危机,平江受到的影响不小!加上……唉!不说了吧。”

“有什么还不能说的?张书记这可见外了。”

“闻总,你知道的,平江上半年出了齐记明自杀的案子,本来是结案的。可是最近又被提起来了,省纪委马上要到平江调查,为此做事有些烦。”

“这个案子我也听说了。不太好办。”

“物流用地,也是考虑到平江最近的形势,所以才缓下来的。这个时候,就连宋书记心里也有些忐忑!"

“我也知道你们为难,所以在一期工程中,我们在房产这一块根本没动。”

就在此时,秘书进来告知:“闻总,天江集团的客人到了,是马上就到金樽酒店去,还是先在会客室等一下?”

闻梅说道:“直接到金樽酒店吧,反正时间也差不多了。”

张东峰在去金樽酒店的路上给宋德胜打了电话,告诉他正和闻总商量物流港用地事宜,闻总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宋德胜说道:“这个问题现在很头痛,你先跟她谈吧,我正在市里。”

张东峰听得出来宋德胜语气里有些无奈,就没有再往下讲。收了线,对闻梅说道:“宋书记正在市里开会,他让我向闻总问好!”

“谢谢他。”

汽车来到金樽酒店,张东峰和闻梅走包厢。

刚坐下,天江集团的客人就到了。

闻梅进行介绍:“这是平江区委副书记张东峰。”接着拉过一位有点谢顶的男人,“这位是天江集团副总唐连先生。他也是曲江人,老乡!以前在国家发改委工作,投资问题专家。”

“幸会,幸会!”张东峰上前同唐总握了握手,大家坐下来。

张东峰就详细地询问天江集团房产开发的有关情况。

唐总也没有避讳,一一地进行解释。不过,他强调了一点:一定要作为配套设施出现,农民入股必须要有一个最高的限制。

“最高限制?”张东峰疑惑地问道。

“其实就是门槛。在给予土地补偿后,再允许他们入股,这本身就让他们看到是有利可图了。”

“股份要细,因此每股承受的利益面就小,将来房产运作以后,可以一次性地充抵购房经费。”唐连说着,向前倾了下身子,头顶从地方支援中间的几根头发,却又退回到地方了。

闻梅正在打电话,听得出来,接电话的不是一般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