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处理问题的难度(1 / 2)

加入书签

罗天良看了秦方泽一眼,马上转过身,大声说道:“各位家属,领导今天有急事,你们的事情,我们一定会解决好,请大家让开!”

堵在路中央的群众,似乎根本就没听到罗天良的话,站在那儿一动不动地看着叶元秋。

其中一个妇女站出来,大声说道:“她男人的命就是命,我男人的命不是命?凭什么她们多拿钱,我们少拿钱?”

这时,明宁镇委书记吴贵大声说道:“乡亲们,我是镇委书记吴贵,明天早上你们一家派一个代表来,我保证把你们的事情处理好。”

“行,死人虽然已经烧了,我们也不怕,你要是不给我们解决,我们就去市里、省里,不怕没人管。走!”领头的人一说完,所有人都转过身散了。

叶元秋本来打算留在明宁镇吃晚饭,这时一点心情也没有了,看也没看吴贵和罗天良,回头上了中巴车,让司机直接回古林县。

一路上,叶元秋一句话都没说。

汽车里一片寂静,各部门一把手看叶元秋心情很糟糕,也没人敢吭声。

秦方泽坐在叶元秋身后,五味杂陈。

一想起这件事情,叶元秋就断定秦方泽不是全力解决问题,而是放任事态扩大。他明确交代事故的后续工作由秦方泽全权负责,出了问题,却把矛盾交给张东峰,让他去当众矢之的。

看来,秦方泽不光对他动阴的,对张东峰也不例外。

现在,他不得不重新来认识这位老搭档。

叶元秋在办公室里转了几圈,又回到椅子上坐下,不时地看着桌子上的电话。他又看了看时间,已经快七点了,不知道张东峰是否已将上访群众劝退了。

正想着,电话响了。

叶元秋猛地拿起手机,喂了一声。电话里响起张东峰的声音:“叶书记,董局长组织所有上访群众,已经离开省城了,晚些时候就可以全部分送到家。具体情况,明天我回去了,再跟你详细汇报!”

叶元秋急切地问道:“没闹出什么风波吧?”

“没什么大的风波,林县长接到我的电话后就把群众组织到一家餐厅去吃饭,他们在省府办公大楼前的广场没待多久,叶书记,请放心!”

叶元秋听了,欣喜地说道:“辛苦了东峰!今晚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消停了再说。另外,有些事情,你就不用向我请示了,只要把握好分寸,放开手脚,大胆工作!”

挂了电话,叶元秋悬着的心才完全放下来。

上访群众是被顺利劝回去了,可留给张东峰的却是难以理清的头疼事。

从古至今,职场都是一个权力与利益交错盘结的网,无论动了哪一个网眼,都可能会引起一场大的震荡。

在处理这起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上,张东峰明白自已必须小心谨慎。

如果真如林清颜说的,有些企业与县里的一些领导有瓜葛,还有些与市里的某些领导有牵连,动不好,就会引火烧身。

说不定事情还没有得以最后处理,他们已经将张东峰划入了黑名单。

这不能不说是一根难啃的骨头,毕竟此事已经存在多年了。

现在,张东峰面临的情况是,既不能把县里的所有领导推到自己的对立面,更不能得罪市里的领导。

惹恼了谁,对他都没有什么好处。

一面是老百姓,一面是决定或影响他仕途的官员。

一面是需要他维护利益的弱势群体,一面是给他乌纱帽的权贵。

在这种两难选择面前,张东峰感到万般无奈。

当然,他深知老百姓的事情比天大,只有处理好了老百姓的事情,他这个代县长才无愧于自己头顶的乌纱,无愧于为官的良心。

而他又深知,如果没有上级领导的赏识,没有上级组织部门的信任,他也戴不上或者说戴不稳这顶乌纱帽。

如何在夹缝中找到一种平衡?

从叶元秋的话里,张东峰明白,叶元秋还是很支持他。

同时,这句话也向张东峰传递了一个信号,那就是张东峰在叶元秋心里已经由考验顺利上升为完全信任。

这样想着,张东峰心里慢慢踏实了一些。

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最佳平衡点?既不触动这些领导的大利益,又能成功解决老百姓的诉求,他真的还没有想好。

张东峰首先要做的就是弄清楚事情的真相,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考虑一番后,张东峰马上给王志强打电话,让他第二天亲自带人去现场察看,一定不要让县环保局的人参与。

张东峰知道,既然这些企业能明目张胆地排污,说明县环保局的人早已经被他们收买了。

如果让县环保局的人去,等于是向污染企业进行了事先通知,县里领导要来检查污水排放情况,让他们至少做好表面文章,为此你即使去了,估计什么都看不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