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故事都在小庙村(1 / 2)
第一百零八章:故事都在小庙村
“小庙村啊,确实发展的有够快的。组长你应该是看着它发展的吧,怎么还用据说。不过就在东城住校了一年半而已,就把自己当成远离家乡外出求学的学子了吗? ”古月怪里怪气的说着,眼神里充满着令人玩味的感情。
金布现在安家的小庙村,距离流苏县城虽然只有三公里远。不过因为地理位置比较特殊的原因,概括起来叫两山夹一沟,村子里绝大部分水田都集中在了沟底。旱田大多在山底和山腰处,农业发展很受印象。金布现在还有这样的记忆:饭店时间,居住在山腰的人扯着大嗓门喊山沟下的人回家吃饭。
随着社会发展,小庙村里陆陆续续的出现了很多古月家这样的家庭。放弃乡下的田地,举家迁到各种城市里生活工作。同时哪些没有选择去往城市居住的人家,家中的主要劳动力也都会选择进城务工,留在小庙村继续在家务农的也就是些老人家了。
老人家的身体肯定一年不如一年,以前所有地都能打理,慢慢的打理一块都会有些费力。久而久之水田旱地都没人打理,良田便荒地。以前很多地慢慢的修上了小楼房,尤其是零八年那场地震之后,政府补助鼓励修新房,拆旧屋。山腰的人家都搬到到了山底下,山上的地就更少有人打理了。
之后的几年间,听大人门说流苏县准备腰申请撤县立市。因此小庙村也赶上了这趟改革计划。县上领导亲自着手带领小庙村实习改造荒田,几轮招商后。小庙村里,山上的旱田种上了香椿树,这种特殊的蔬菜,喜欢的人爱不释手,不喜欢的人避之不及。沟底下的水田发展成为鱼藕基地。夏日荷花清香养目,冬日里藕熟鱼肥。还在小庙村待着的人家很乐意把手中的地田都给租出去,算是白来收成。同时也成就了这几年来的小庙村,连绵几里的荷花风光很少壮观。正如古月所言,这些看的见的改变,金布是亲眼见证了的。
金布外婆去世后,一家人打理好外婆白事后就收拾好东西回了小庙村。那一年,鱼藕基地也才开工不久。金布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蹲在路边看挖掘机,挖掘机每天的工作就是扩宽田岸宽度。金布那个时候有些不明白这样做的意义,直到他发小岸边小路从以前只能一个人过的宽度,变成一米多宽的灰白水泥路。
在沟底的水田种上了莲藕养起了鱼的那一年,小庙村的大人和孩子都觉得自己或许有了新的休闲场所。不过可惜的是,夏日荷花开得最旺的季节,恰恰是基地管理最严的时间。金布能理解标志牌上说的那些不准下塘做鱼,不准私自偷摘莲蓬,不允许采摘荷花这一系列规定是为什么,却不能理解为什么连拿片叶子也要禁止。后来金布总算是在父亲的白酒瓶上找到了答案。一次在农业节目里看科普节目,里面讲到酸奶其实不都是用牛奶发酵的,有些酸奶的原料是淀粉。为了验证节目科普的真确性,金布特意去了超市看酸奶的配料表,发显果真同节目里说的那样。有些酸奶的配料表里第一项就是淀粉。
这件事使得金布有了看配料表的习惯。后来在帮父亲卖白酒的时候,走在路上没事可做的金布看起来白酒的配料表。令人震惊的事情出现了,上面赫然些着荷叶二字。原来柏树镇里所产白酒,是要用到本地的荷叶的。
虽然夏天藕田没能带给小庙村里的人生活上的改变,不过在冬季春节期间,荷花凋败之时。以前在莲藕基地巡逻保卫的人就被撤去了。外出务工的工人们回到家乡最喜欢消磨时光的方式就是在一个艳阳天,拿着小板凳,提一壶热腾茶水,约一群老友,围坐藕田钓鱼。
放寒假的孩子有了零花钱,买上各式炮仗在一旁玩。有时遇而还恶作剧一下,把炮仗丢到鱼人的鱼钩附近,遇上脾气比较暴躁的大人,少不了被呵斥几句。
弱阳和金布的寒假一定是得先去网吧玩个几天,等游戏玩腻后。也会选择在藕田边走一走看一看。虽然金布宅是宅了一些,但是真被弱阳拉出去后,玩的点子还是挺多的:
用炮仗炸藕田,炸塑料瓶收集“白烟“用来呛人都是基本操作。寻找藕田岸边开了花的蒲公英,一定数量后偷偷吹到别人家的小菜地里。把四驱车的马达取下来,找一些不要的泡沫木板电线,二人自己做小船,可惜的是每次小船只会原地选择不向前前进。藕田边的水泥路上骑自行也只有小的时候才敢这样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