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召集天下之士,编撰科举书籍(2 / 2)
“得赵学士主理此事,本宫坚信事情必然可以圆满完成。”
“事关科举,越早完成越好,皇爷爷,孙儿认为此事最好马上开始,越早完成,学子们也就能越早拥有学习机会。”
“而且对于大明官员,也是一个弥补以往学习空白的好机会。”
朱雄英与赵西临说罢,转身对朱元璋建议道。
朱元璋缓缓点头,说道:“大孙说的没错,理应如此,这事今天早朝就已经定好了,便全权交给大孙了,立刻开始科举书籍的编撰工作!”
朱雄英郑重行了一礼道:“多谢皇爷爷,但是孙儿对这次的科举书籍编撰还有些别的考虑,希望皇爷爷成全,孙儿想拜托皇爷爷昭告天下,征集天下有识之士一起参与编撰。”
朱元璋不禁困惑道:“翰林院学士众多,难不成还不够用?”
朱雄英点点头,开口道:“孙儿认为,科举书籍编撰,关系重大,仅有翰林院学士是万万不够的,人越多越好。”
“而且孙儿觉得,不单单是特别深奥的典籍需要编撰,童生能用到的书籍,也需要进行编撰。”
“由启蒙始,到殿试终,需要编撰将其全部纳入其中的一套书籍,并且,其中所包括的知识,应当不仅限于儒家学说。”
“御射、历史、政治、术算、营造、律法以及民生相关的知识等等,都应放在科举的范围之内,对于那些与百姓接触较多的官员,更要考察全面。”
“只有如此,咱们大明以后的文人,方能有助于大明的进步。”
这话说完,朱元璋尚未说些什么,文武百官们却是纷纷议论开来。
朱雄英此举,算是将整个科举制度,彻头彻尾的进行了一次改革。
古往今来的变法,如商鞅、王安石等,都经过了长久的谋划,所涉及到的利益纠葛也是层出不穷。
但现在,居然就被太孙殿下这样轻易的在一个日常的朝会上,轻描淡写的说了出来。
文武百官们听到这些,心里都掀起了惊涛骇浪。
对于天下读书人来讲,此事实在算不得小事。
原本大家以为,太孙殿下就是想叫赵西临整理出一些与科举有关的书籍,也算是对他的惩罚。
此事虽不常见,但古往今来不少王朝也是做过的,毕竟科举至关重要。
但越听下来,越觉得不是那么一回事。
术算,是一向只有商人才注重的东西。
历史,若非御史言官,又有几个有时间去仔细研读。
至于那什么政治,更是闻所未闻。
难不成是讲为官之道的学问?
律法,平时遵守便是,怕是只有刑部、大理寺的人才会仔细研究。
还有营造,只有工匠们才会在意这个,那些个木匠活科举为何要学?
最后再说御射。
君子六艺中自有这两种,又何必单独列出来呢?
更何况这些在如今这个时代已经无甚大用了。
一时间,满朝文武,似乎忘记了自己身处何处,议论声越来越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