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际会宁都 第130章 殿前之争(1 / 2)

加入书签

虽然炸鸡与烧烤秘方的公布,让啃的鸡的生意有了明显下滑。

而且这些酒楼厨子都是专业的人,做出来的口味不比啃的鸡的差。再加上他们展开了一系列的促销活动,许多普通人就跑到那些酒楼上去吃了。

而徐湘在上次晚宴的时候给他们展示了除了蒸、煮、烩之外的一种新的做菜方法:炒。

一时间,宁都城中的餐饮业可谓是百花齐放,食客们多了,这所需的食材也就多了,原先那些根本就卖不出去的鸡蛋和食材,都被各大酒楼抢购一空。

农夫们手中的食材卖了出去,手里也就富裕了起来,就能够挤出一些银钱去酒楼。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循环,资金的流动,使得经济开始有了发展的迹象。

徐湘从来就没有一直依靠这些东西来赚钱,他这么做能够将宁都城的消费拉动起来,主要是让贵族手里的钱流向民间。

有了五万石粮食的后盾,徐湘开始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安置流民的计划。

经过一个月的时间,镇川城外的十四万流民已被安置到了黄河滩,而且第一阶段的清理淤泥与砍伐树木已经完成了差不多了。

这一切都是杨点锋与傅少游在管,他是没有去过黄河滩。

在这段日子,林浮悬一直跟随在他的身边,即便徐湘想与他说话,也没有得到任何反应,而林崇口中的有人要对他不利的情况也没有出现。

轩辕定一大早就起床,原因无他,今日又是大朝会了。

自从上次大朝会因白露门守将淳于怀被天雀司的人所杀,引得朝中进行了一番激烈的讨论,而且天雀司的轩辕明月也出面,亲口承认了此事。

这令宁都所有权贵都以为大夏龙雀会重新出现在宁都的视野之中,从而打破宁都的平衡局势。

然而,等了一个多月,大夏龙雀愣是没有一丁点儿动作,仿佛当初张贴一个“美食鉴赏官”只是儿戏一般。

自从那次大朝会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如此热闹的场景,基本上都是平常的一些事情,都是由明衡决定,轩辕定朱笔一批就完事了。

但今日大朝会尤其不同,他得到了几个不知道是好是坏的消息。

中山国的军队进驻渌水镇,并且与巫夜国进行了交锋,却损失惨重。

而与此同时,北夷大军分四路南侵,除去由在北蒙地界由北蒙驻军抵御的冢游关与密州道,大夏龙雀地龙司的三万先遣军抵御的山海关之外,中山国西北的梓橦关也是北夷进攻的方向。

昨夜接到密报,北蒙紧急撤回驻扎在楚国的九万精兵,驰援密州道。虽然没有北方战争的结果传来,但想必是已经吃了败仗,不然也不会紧急调军了。

而今日的大朝会,就是为了支援梓潼关之事。

大夏皇室虽然是个摆设,整个国家被一分为七不说,宁都也被明氏所掌控。

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夏皇室在临河还有一支三万人保龙军,是保龙一族翟氏所掌管,也是轩辕定手里唯一军事力量。

现在中山国两线开战,巫夜国与北夷都不好对付,明氏手里可以调动的军队已经全部调去支援了,但是还不够

虽然明氏在宁都以及与各国交接的重镇有不少精兵,但他们却是不敢调动,这是明氏的根本,是不可能调走的

而宁都城外的五万士兵也不能动,这是震慑宁都皇室与权贵世家的根本。

所以这次的大朝会,就是将目光瞄准了翟氏的三万保龙军。

保龙军拥有不俗的战力,可以用以支援梓潼关。只是轩辕定肯定是不愿意交出来的,这都得看今日大朝会的结果了。

龙鸣殿中,轩辕定正襟危坐,明衡腰跨长剑,坐于金椅之上,一副铁面威严的模样。

“陛下北夷大军入侵梓潼关,守关将军马柏年连发三封求援信,恳请陛下派大军驰援”往往开头打破沉默的都是小人物,兵部一个忠于明氏的小官率先开口。

“来了”轩辕定暗道。

一场明氏与大夏皇室的博弈即将展开。

“哦顾大人是兵部之人,自然知晓这抵御外敌的重任是交给了中山王,朕对此等事完全不懂,请中山王决定吧”轩辕定开口说道。

“陛下,中山王手下大军已经派往河西走廊,与巫夜国交战正鼾,根本抽调不出来还请陛下以大局为重,向梓潼关派遣兵力支援”

轩辕定看着明衡,开口说道“中山王,你无兵可派了吗”

明衡未说话,只是板着他那一副脸,气氛一度压抑了起来。

这时,一个礼部的官员出列,开口说道“中山王在宁都有五万精锐,怎么就不能调往梓潼关”

轩辕定看了那官员一眼,露出了赞赏的眼神,这话他也很想说,但是却不敢说,说了就等同于要跟明衡撕破脸皮。

这个礼部的官员是暗中忠心于大夏皇室的为数不多的官员之一,今日的大朝会根本来不及与他们通气,但是他们却很聪明领悟到了他的想法。

那顾姓官员出口反驳,“宁都城外的五万大军是保宁都安宁,岂可轻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