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诉衷情【五】(1 / 2)

加入书签

闻雪朝从浴池中起身,随意拧了两把湿漉的发梢,开口唤道“澜郎,送衣物进来。”

朦朦胧胧的湿气中,有一人自屏风外走入内,手上拿着叠得整齐的朝服,却不是闻澜。他透过茫茫水雾看去,看到池前立着一道修长的黑色身影。

闻雪朝心头一凛,想起昨夜那个全身素黑的刺客来。他游过浴池,趴在池边上细瞧,却是黑氅束冠的五殿下。

“满院都守着护院,殿下是怎么进来的”他看到面无表情的赵凤辞,面上有些惊诧。

这人全身肤白如玉,眼下却浮现了一圈青色,想必昨夜并未睡好。赵凤辞没说话,拾起了栏上挂着的棉帕,为闻雪朝擦拭起长发。

闻雪朝有些受宠若惊,也只能坐在杌凳上,任着五殿下伺候自己。隔了半晌,只听赵凤辞缓缓开口“你无事便好。”

清晨听说闻雪朝昨夜遇刺,赵凤辞心里一沉,便朝闻府急驰而来。没想到行至半途又听到了雁荡关开战的消息。

闻雪朝犹豫了片刻,忍不住忐忑道“殿下,泾阳将军受伤可是真的”

赵凤辞的手微微一顿,闻雪朝回头看去,只见五殿下眼中有几分暗沉。

想必此消息是真的了。

果然,他听赵凤辞随即说道“延曲部一直在关外与祖父打游击,从未大举进犯过边境。他们部族势单力薄,亦不是镇北军的对手。此次却不知为何,派出了部中大半军力,直袭关隘而来。镇北军大多在渝北口驻守,来不及往雁荡关回援,祖父在阵前被尉迟硕砍中了数刀,如今还在昏迷不醒。”

擦拭好头发和身子,赵凤辞展开衣衫,一件件为闻雪朝穿上。屋内熏炉散发着融融暖意,闻雪朝见五殿下神色专注,一丝不苟地为自己整理袖扣,有些心神不定起来。他蓦地上前,手忙脚乱地抱住赵凤辞的背。

赵凤辞瞳孔微微一缩,听到怀中人低声道“雁荡关守得住吗”

他叹息一声,吻了吻闻雪朝的额角“能守住。”

雁荡关破,大芙危矣,镇北军必须死守,不能往后退一步。

早朝的气氛十分凝重,太子在南边巡查堤梁,还没来得及赶回京中。靖

阳帝拖着病体上朝,面上尽是恼怒之色。

“穆献,再把镇北军报念给诸位听听。”

兵部穆尚书上前一步,沉声道“延曲纠合三部,于冬月初五朝雁荡关发起突袭,镇北将军率关隘守军抵抗,守军死伤惨重,将军亦身负重伤。军报送出雁荡关时,雁荡关已向镇北驻军发出回援令。”

“渝北口驻军既然已回援,延曲部区区数万人马,想必一时半会攻不下关隘。”军报念毕,穆尚书继续道。

赵凤辞冷然出声“冰雪严寒,行军缓慢,镇北军十天半月内赶不回。雁荡关如今仍在死守。”

众朝臣一听,心中大骇,纷纷望向殿上的靖阳帝。

靖阳帝将军报狠狠拍在案上,厉声道“国库每年拨给镇北军那么多辎重军饷,泾阳霖却连一个关隘都守不住,真是老糊涂了”

见靖阳帝动怒,整个大殿一时陷入沉寂之中。

闻雪朝抬头望着肃然立在前方的赵凤辞,上前一步“臣以为”

“父皇。”赵凤辞说,“延曲部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外强中干。尉迟硕行事激进,此次突然夜袭雁荡关,或是带着试探的意味。等到镇北驻军从渝北口回援为时已晚。朝廷需尽快派兵出征,将延曲部打回关外。”

“臣以为,五殿下能解雁荡关之忧。”闻雪朝随即接着赵凤辞的话道。

众人皆有些意外。闻大人与五殿下一向不对付,如此紧要关头竟率先站出来支持五殿下,也不知是抱着保国安民的大义,还是在把人往火坑里推。

靖阳帝面色微微缓了些“老五,那你说说,该如何解”

“儿臣可带领一万羽林军先行驰援雁荡关,守到镇北军回返,便可联合两军一同将延曲部打回关外。”

“老臣觉得此事不妥。”枢密院一位阁老出列,“羽林军是守卫陛下和广阳都的亲卫军,若派羽林卫北上,京畿重地守备空虚,恐怕随时会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啊。”

“微臣以为,陛下可留数营羽林卫巡卫皇城,其余营随五殿下北上驰援。”礼部侍郎柳岩衷躬身道,“羽林卫有一万五千人,若五殿下带八千兵马北上,雁荡关可能守得住”

“能。”赵凤辞道。

眼见殿中陷入

争执,靖阳帝却良久不语。众臣不敢擅自揣测圣上的心思,只能垂目低首。

待殿内静下来,靖阳帝却问及起毫不相干的事情“太子还要在南边待多久”

“回禀陛下,太子殿下听闻镇北有变,正欲近几日加急回京。”

“多事之秋,就让邈儿好好待在南边,莫叫南边也出了岔子。”靖阳帝沉吟许久,开口道“朕拨给你一万羽林军,即刻北上驰援。”

赵凤辞扬声听令。

靖阳帝长叹一声“老五,上来接虎符吧。”

赵凤辞怔愣了半晌,方才回道“是,父皇。”

他终于明白,为何靖阳帝要迟疑如此之久。

羽林卫是皇城禁军,若要调动羽林军,便需要皇帝手上的右虎符。然而除了阳疏月与自己,无人知晓左虎符已不在皇帝手中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