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樱桃宴会(1 / 2)

加入书签

顾明朝一大早送了顾静兰从东宫门入宫,看着她被立冬接上马车,这才转身向着刑部走去。

天色明亮,人群熙然,烟火十足,叫卖不歇,顾明朝神情安逸地牵着马,穿过小巷,朝着偏远的刑部走去。日头还早,没有早朝的日子过得慢悠悠的,似护城河的水在静静流淌,岁月不知流逝,长安城繁荣又安宁,带着还未毒辣的旭日,让人嘴角不要弯起。

长安城的东宫门距离刑部可是要穿过大半个长安城,刑部位于西城门,隶属白虎大街,而刑部又是在其中最角落的一条猫耳巷里,位置偏僻。索性时间还早,且早已点过卯,借着查案的名目穿过吵闹的街道,走过安静的小巷,也不失为今日趣事。

去刑部其实不必经过枫桥街,再者枫桥街远远看去便能看到那座高大衡门气势辉煌,五彩绚烂,三间四柱七楼格式占据了街头位置,庄严肃穆。青石基础上筑砌的砖壁,壁内雕刻绘画栩栩如生,骨架为万年枋,被磨得发亮细腻。这般高大富丽的建筑让人望而生畏,寻常人大都是远远看了一眼便离去,街道中偶尔出现的马车也大都是华贵低调。

顾明朝站在不远处看着与周边格格不入的枫桥街,街面上人烟稀少,偶尔几辆马车匆匆经过,心中恍惚,不由想起谢家。谢韫道已经老了,隔壁御史台已告假许久,据说已经开始挑选新的御史大夫了,甚至连朝都很少上了,偶尔见了一次都是面色青白,身形消瘦模样。如今谢家下一代青年中,有学识有魄力的谢书群格外出众耀眼,隐隐成了谢家领头羊。

朝堂上谢家安静得很,谢王崔三家像是被这炎热的天气热坏了,个个偃旗息鼓,维持着诡异的三足平衡,之前严将军也曾说过谢家并无异动,只是进进出出不少大夫和文臣武将,也算附和实情。

谢书群先是送谢书华离开长安城,后又高调了与他见面几次,这几日频繁出入东宫,这不符合谢书群多年来塑造的平和低调的形象。

尤其是三日前,他让葛生去查了乐浪公主是否还在金桥街,原本他以为以谢书群谨慎的性格,被发现后定然会把人转移,但意外地

是,乐浪依旧住在那里,甚至还会偶尔开门与隔壁邻居打招呼,与之前低调沉默的样子大相庭径,这番做派只怕少不了谢书群的指点。

他突然视线一凝,突然看到一辆模样普通的湛青色马车出现在视线中,车壁上一只怒放的寒梅傲然绽放,车辕上坐着的正是那日散朝后给谢书群驾车的小厮。

马车出了衡门,很快便汇入人群中,马车架势大小与外面其他马车一般无二,但裹着马车的湛青色布匹却在逐渐热烈的日光下闪烁着暗金光芒,细微不起眼,但一旦注意了便越发移不开眼。马车混在车流中走得不紧不慢,就在要消失在他眼前的时候,马车拐进一条小巷里。

那条小巷尽头便是住的皇亲国戚的明昭街

顾明朝心中浮现出怪异想法,鬼使神差地跟了上去。谢家追随向来太子,为了避嫌从不去明昭街,明昭街整条街不过二十栋住宅,占地面积极大,最前面的一间便是大长公主的府邸,之后依次是大皇子与二皇子王府,五皇子府邸被收回后一直空置。

整条街比枫桥街还要空旷无人,各大世家为避免背上上下勾结,结党营私嫌疑,甚少踏入明昭街,即使是府中亲眷平日出门也有诸多避讳。

小巷格外安静,马车嘀嗒声自响,顾明朝不敢骑马,只好把马拴在小巷入口,拜托小巷前面一位支混沌摊的摊主帮忙照顾马匹。

他轻功不错,轻手轻脚地跟着,没有引起前面马车注意,马车穿过寂静的小巷,这条小巷一般都是明昭街里有头有脸的仆从奴役才能在这里落户,这一排排看似简单的屋子,谁也不知道里面到底住着哪位贵人的心腹,为避免冲突一向是大门紧闭,轻声细语,因此小巷里乍一看就像是无人居住的地方。

马车幽幽出了巷子,刚一出巷子就看到一角琉璃瓦,在日光下闪着耀眼的光泽,那光泽一路向东衍生,远远在天边闪着细碎金光,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富丽堂皇。

惠大长公主作为圣人长姐,先皇第一个孩子,极为受宠,一辈子都是被人捧在手心长大,圣人能最后登基,也少不了这位大长公主的推波助澜。是皇族中难得的长寿之人,年轻时驸马早逝,先皇

安排再嫁被她拒绝后,便开始放浪形骸的公主生活,府中面首三千,燕环肥瘦,各有千秋,日子过得赛神仙。

那辆马车很快就在惠大长公主门前停下,车在门口停了一会,之后小厮接过一个半大盒子,抱着它敲响大长公主门环。

不一会儿,一个面白无须,身材矮小的人开了门,那人和小厮说了几句,脸上露出笑来,这才接过那个盒子,重新关了门。

顾明朝蹲在屋檐上,看着高大威严的红色墙壁,又看着重新开始启动的马车。大长公主墙垣极高,从外向内张望,根本看不到什么,在加上惠大长公主被准许有一队私兵,私兵人数有一府之多,只怕张望久了会引起纠纷。

惠大长公主看似不理朝事,但朝中人脉巨多,又持有先皇的铁卷丹书,几乎是只要你稍有才干又腰缠万贯,只要出得起钱便给你找的来位置。因为位高权重,地位超然,有些事情一旦出面,圣人都会退步一二,可以说一直是一只酣睡的老虎。

马车继续慢悠悠地向前开着,这条路极长,又极为安静,顾明朝不便再跟上去,宽阔无人的地带很容易被发现,他看着那辆马车走到大长公主府邸的边界,停在了大皇子府前。

马车巍然不动,很快大门便打开了,出来头发花白一人,此人正是大皇子府中第一幕僚澹台先生。澹台先生乃是岭南人,祖父犯事,牵连三族,他也被禁止终生不得科举,之后意外被大皇子慧眼识英雄纳入府中。

澹台先生年纪不大,却是少年白发,早早白了头,他站在马车边隔着窗户和人说着,很快便又回府,手中似乎揣这一样东西,匆匆进了大门。很快原本停靠着地马车又开始慢悠悠走了起来,经过二皇子大门口时,大门很快打开一条缝,但也未见人出来,直到那辆马车逐渐消失在尽头这才关上门。

顾明朝惊疑不定,眉心直跳,只觉得有大事发生,但满脑子都是思绪,却抓不到一点轮廓。他抿了抿唇,转身出了小巷,牵过马,看着冷清,与周围格格不入的枫桥街入口,突然翻身上马进入高大威严的衡门。

那个人必定不是谢书群。

谢书群不可能做出这等混事,他若是

想另投他主,必定是快速隐秘且一击必中,绝不会是这样高调直白,令人发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