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交涉,由黄大哥出马(1 / 1)

加入书签

时间,一直都在安静流逝,既不会刻意等人、也不会刻意走得太快。当我们商量妥当,时间刚好过去25分钟。

我们想过让同卒跟那个8级的天谴者进行交涉,尝试借其力量去对付其他诳兽首领、伺机让那个天谴者死亡召出天谴,但是这个方法太过阴险、太耗时间,不符合我们的时间要求。

我们想过让黄大哥跟那个8级的天谴者进行试探性攻击,藉此引出另外2个天谴者、争取一网打尽,但是这个方法太过冒险、太过粗暴,不符合我们的实力要求。

我们想过让潘阳潜行再作深一步的调查,并由我们制造机会、让潘阳施展致命一击,但是这个方法太难实施、可能会让我们付出沉重代价,不符合我们的安全要求。

我们想过让我向那个天谴者进行交涉,尝试与其进行交易,在可以接受的代价范围之内、请其自愿召唤天谴,但是这个方法毫无原因地被否决了,不符合我们的共事要求。

不用说都应该知道,这几个想法分别是同卒、黄大哥、苏瓷和我想出来的。因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致命隐患,所以都没有采纳。思前想后的结果,我们做出了一个折中的决定,就是由黄大哥向那个天谴者提出交涉商请消耗荣誉值召唤天谴。

对我来说,这样的方法是最安全的。虽然有可能导致我们的位置被暴露,但如果交涉成功就可以不用劳师动众地再打一架,如果交涉失败还可以再考虑要不要打一架,可谓是进退自如、实属上上之策,值得一试。既然有了方法,接下来的事情就可以借用同卒的口头禅来形容:很简单。

首先是由黄大哥根据那个天谴者的具体位置指引灯龙向稍微远一点的地方进行移动。这样做,目的在于尽可能地保持跟那个弑天者的距离,避免引起过分警惕的同时增加自己的安全系数。

接着是由黄大哥跟那个天谴者进行交涉,由我们为黄大哥护法。这样一来,难免显得我们无所事事。这样的我们,在状态上有点像是无辜而八卦的吃瓜群众。

大概很多人都不知道,所谓“吃瓜群众”,最开始源于一个公路新闻,因为记者采访一个老伯,老伯说“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当时在吃西瓜”,后来有人对那个采访评论说“我只是一个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吃瓜群众”的说法才开始流行开来,常有人将“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用于形容围观某事物的人。

再后来,“吃瓜群众”的说法在网络中被人们广泛滥用,意义已几乎等同于“群众”,并加以任意形容词来修饰,比如目睹了整个事件的吃瓜群众、吃瓜群众早已看穿了一切、吃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此等等。在网络论坛中,人们发帖讨论问题,后面往往有一堆人排队跟帖,或发表意见,或不着边际地闲扯。不发言只围观的普通网民也被称为“吃瓜群众”。人们频频以“吃瓜群众”自嘲或互嘲,用来表示一种不关己事、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

流行词语是潮流文化的一种,当一个流行词语被人们传说念叨得太多、新鲜劲过去之后,人们就会开始传说念叨另一个流行词语,“吃瓜群众”这个说法并没有成为例外。然而,就算人们不再在乎群众是否吃瓜,“吃瓜群众”的状态和心态都会持续存在。

吃瓜群众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风气的状态。对于“吃瓜群众”的说法,有人讨斥其是没有基本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的表现,也有人反驳质问说“菲国和东瀛死了那么多人你为什么不哭不送葬不守孝”。客观地说,那是社会中存在的现象,是必然诞生的文化之一。

此时此刻,对于“我们是吃瓜群众”的说法,我是不认同的。作为一个拥有强烈集体荣誉感的人,我很轻松地就说服了自己、让自己相信我们都是很有战略意义的护法人员。

也许某些以“匡扶社稷警恶惩奸”为名、行“欺世盗名牟取蝇利”之实的社会学专家和道德界模范知道我的想法,会登报纸谴责说是“寡情冷漠愚昧无知自欺欺人矫揉诡辩的行为”。我就只是一心要保护好黄大哥、时刻听候黄大哥的消息和命令、随时准备作出应对,应该是无可厚非的。不过,鉴于我的想法没有争议性、没有涉及其利益、没有很充足吸引力、没有为其带来实际收益的可能,社会学专家和道德界模范们应该不会作出评论、不会加眼留意。

以黄大哥的能力,足足过了4.3秒还没有公布结果,可见交涉工作很深入、很艰难。

澄清空间之内是安静的。灯龙想着吃的但是没有说出来,老头子没有睁开眼看却好像什么都知道似的安静睡着。我是一个懂得体谅的人,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出言追问。

在这个紧张的时刻,请允许我交代2件稍微没有那么气氛凝重的事情,舒缓舒缓压力。

第一是大闺女已经调查清楚了那个天谴者重生的地点,无论那个天谴者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接受天谴,大闺女都有把握可以及时赶过去,所以还守在那栋厂房的那个楼梯间里。不用大闺女冒着狂风暴雨转移地点,是值得欣慰的。

第二是小鲮鱼忽然申请交涉说“找到朋友了,她现在是一只异宠”,并问我想不想收服,我当即以“不能放弃自己的朋友”为由,让小鲮鱼自己收服。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我的心忽然抽搐了一下。那好像是心痛,也好像是心动。虽然说起来有些牵强,但是我有一个朋友刚好就生活在渤海附近,如果正好也是小鲮鱼的朋友,那是很值得高兴的。

咳,好吧,我承认,那第二件事对于我的紧张情绪而言,有加重而无舒缓作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