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第三十七团(1 / 2)

加入书签

鬼子的指挥官此时根本没有将他们士兵的生命放在心上,在这些鬼子的指挥官看来,只要能够保证他们自己的荣耀和地位,那么这些士兵即便是战死也是对于他们所谓的天皇陛下的效忠。

而且此时的三野本夫也认为先在没有别的办法了,他们想要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和东夏国部队进行战争那么就必须要这样做,只有和东夏国部队进行战斗才有可能获得胜利,一旦后撤那么都将前功尽弃。

付出了那么多的代价,调集了这么多的兵力,如果不能够歼灭掉东夏国部队就代表着他们的无能。

而对于在这里观察的那些国际观察团来说,他们此时也是深深的震惊,鬼子的部队装备在他们看来已经是非常强悍了,十五万的精锐部队,加上大量的飞机和火炮,不管是从什么方面来看战斗力绝对远远的在东夏国部队之上,但是就是在这样的优势下,东夏国部队居然能够在战场上和鬼子打到这种程度。

以他们的观点来看虽然鬼子的部队并不算是太过失败,毕竟鬼子虽然损失了三万多人,但是却也一样让东夏国部队付出了四五万人的伤亡,东夏国第六集团军部队主力部队现在几乎是已经没有了。

所以怎么看来都是鬼子的部队依旧占据优势,然而这些老外对于东方的战争还是有着很多的不了解,他们并不知道鬼子部队之所以在东夏国能够发挥出那么强大的战斗力其实本质上更主要的是因为鬼子部队在战场中战无不胜。

因为数十年来一直是胜利者,所以鬼子部队在面对东夏国部队的时候有着巨大的心理优势,这样的心理优势使得鬼子士兵的士气高昂,在战斗之中能够发挥出来的战斗力自然就更强。

但是现在鬼子的部队在面对东夏国第六集团军的战斗之中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而且这场战斗还是东夏国部队进行反击的,并不是他们在攻击之中产生的伤亡,对于鬼子士兵的内心有着巨大的影响。

不过对于丽国人的观察员约翰比尔森来说他已经发现了不同,那就是这些小矮子们的脸上已经没有刚开始时候看到的那种骄傲了,当初在面对他们的时候,这些鬼子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都是非常的自傲和猖狂的,完全没有二三十年前看到他们如同仆从一般的表情!

可以说之前的时候这些鬼子完全将自己当做是世界强国之一,认为他们的地位已经能够和所有的欧罗人平齐了,但是此时却已经不一样了,从鬼子士兵的脸上他们就能够看到深深的失落,以及对于那战壕深深地恐惧。

没有人会不怕死,尤其是在知道自己很可能死亡的情况下,鬼子的士兵是比较的疯狂不错,但是那是在鬼子有着足够的信心的情况下,此时的鬼子却已经没有那么大的信心了,因为在之前的战斗之中他们自己都已经看到那些战壕之中发生了什么,东夏国部队建造的战壕实在是太大了,而且还在不断的扩大之中,这让所有的鬼子兵内心之中都觉得,如果他们想要继续进行进攻,那么结果就是不断的突破东夏国部队的阵地。

而东夏国部队拥有大量的兵力,即便是被他们歼灭了一部分也能够快速的重新组建,只要这些东夏国部队不被彻底的歼灭掉,那么这些战壕就几乎是没有止境的。

一场战斗让所有的鬼子都感觉漫漫无尽,而且每上前一步几乎就要付出大量的伤亡。

他们的天空之中炮弹依旧在不断的落下,在东夏国部队所在的战壕之中不断的掀起一团团的火焰,炮弹非常的密集,在这些鬼子看来如果是一般的东夏国部队此时应该是被吓得直接丢弃了阵地才是,但是现在这个时候,东夏国部队却非常的安静,在整个东夏国部队所在的地方,此时战场上几乎没有任何慌乱的东夏国士兵,即便是有些士兵被炮弹炸死也是这样,就好像这些士兵被无形的力量掌控,让这些东夏国士兵对于这些火炮没有任何的畏惧一样。

其实在这个时候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一方面是因为第六集团军部队的士兵都是经受过这方面的训练的,另外一点就是他们在之前的作战之中已经看到了自己一方部队的伤亡,在第六集团军之中胆小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任何人面对死亡的时候都一样会畏惧,在挑选士兵的时候第六集团军尽可能的让自己的部队进行心理上的宣传,并且尽可能的让自己所有的士兵都有着足够的勇气。

这些勇气的来源是他们的待遇,以及他们在第六集团军所掌控地区之中的地位,在秦峰看来只有这样才能够积极的调动起自己手下士兵的战斗力,而最后的结果也正如他所想的那样,东夏的百姓不是没有战斗意志,而是在之前的时候你没有给他们相当的地位,这样一来自然就使得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战。

很多时候军队都在宣传为了民族而战,这是正确的,但是却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士兵也在为了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而战,但是前提是你已经让他们感受到这样的牺牲是值得的,如果说你在他们阵亡之后不能够给予他们家人好的生活,那么他们怎么可能会放心?

第六集团军虽然成立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不管是对于士兵还是对于自己手下的百姓都是非常好的,最少第六集团军在非常危急的时候依旧保证所有的百姓能够吃到饭,另外一点就是所有的士兵都有着充足的蛋白质补充,这就让所有的士兵内心之中对于这个军队有着深深的认同,正因为这些认同的存在,所以第六集团军在战争之中才能够发挥出那么强大的战斗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