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46章蒯彻(2 / 2)
在两人一个鼓励、一个感动地相互对望时,在他们身旁的蒯彻,惊讶的目光在二人身上来回扫射了几遍,细长的眼眸中荡出一丝难以捉摸的神情。
“素闻小姐才智过人,今日得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较百姓口中所传,实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闻言,田心这才察觉到旁边还站着一人,只见他面带微笑,眼泛容光,正拱手称赞道。
“先生过奖了,方才未有留意,失礼了,还望先生见谅。”淡淡的微笑挂在脸上,看着眼前的中年人有些面生,田心犹疑着问道:“未
有请教,不知先生尊姓?”
见田心面露疑惑,蒯彻旋又拱手自报道:“在下蒯彻,一介凡庸书生而已,承蒙田大人不嫌,留作门客,略尽谋事。”
蒯彻?!
乍然听到,田心大脑嗡的一声响。
“从蒯通者,善为长短说,论战国之权变,为八十一首。”
猛然记起司马迁《史记》中对此人的评价,田心顿时惊出一身冷汗,惊愕地复又将他打量了一番。
蒯通,本名蒯彻,汉初范阳固城镇人,因为避汉武帝(刘彻)之违而改为通。此人在历史的舞台上虽出场并不多,但是每一次的出场,都带给人莫大的震撼。韩信的最终命运虽不能说是由此人直接造成的,但是,齐国的最终收场却是直接拜此人所赐。
“你怎么了?”就在田心惊愕地身体僵怔之时,一旁的韩信疑惑地望着她,眉头轻皱着问道。
“啊——”田心突然一个激灵,圆睁的双眼用力地眨了眨,对着韩信干涩地笑了两声,失神地说道:“我,没事。”
目光回扫到蒯彻身上,田心极力平复惊愕的神情,略显苍白的脸颊,僵硬地挤出一抹淡笑,轻声反问道:“凡庸书生?先生深谙用兵之至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此谋略,又岂会是凡庸书生所能企及的,想必是先生过谦了吧?!”
“不战而屈人之兵?”一旁的韩信露出惊讶的神情,反问着。他只暗道此人相面之精准,却不知他还有如此智谋。
与韩信不同的是,蒯彻平静的脸上,自始至终都只是挂着淡淡的笑容,幽深的眼神看似无异,却有一秒钟的短暂微怔,让人揣摩不出他的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田心强装淡定地笑看了一眼蒯彻,然后回视韩信,故作激动地讲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蒯先生应该是范阳人氏。当初,反秦之声刚刚响起时,曾发生过一件令人叫绝的事情,我告诉你听啊。”
斜瞥了一眼蒯彻,田心暗道:“看你这回还不作回应?!”旋即一边暗察着他的神情变化,一边细致地陈述道:
“当时,山东英雄群起的大军攻入了县城,并且捕捉了县令,由于长期受到秦国法律的压制,很多人都建议将县令处死,以快人心。
这样看来,也是情理之中的!可是这时蒯先生走了出来,极力反对这样做,认为这样做是极其愚蠢的:
县令之所以那么做,只是按照秦国的法律办事,如果没有照办的话,他就会受到法律的惩罚。将军认为自己的军队是要听从统帅的命令,还是各自自作主张?如果将军认为前者是非常有必要的话,那么他作为一个秦国的官员是很尽职的。如果将军执意要处死一个遵从命令的士兵,能不令人寒心吗?
在残酷的大秦律法之下,他也是其中的一个受害者恰恰相反,将军要厚待县令,尽管他以前所做的一切近乎残忍。如果你杀了他的话,秦国其他的县令听到了这个消息他们会怎么想?他们看不到希望就只会奋死反抗,那时将军有把握战胜他们吗?秦王专政确实不得民心,可是他强大的军队是值得将军深思的。
将军遵从了他的意见,没有杀那个县令,并且厚待了他,让他到未攻下的县城郊外游玩,以示义军对过去的错误既往不咎。看到这一幕,秦国的县令纷纷投城,这就是所谓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