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逃难(1 / 1)

加入书签

五十白头翁一,南北逃世难二。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已衰病方入,四海一涂炭三。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晔四。妻孥复随我,回首共悲叹。

故国莽丘墟五,邻里各分散。归路从此迷,涕尽湘江岸。

这诗有人疑为伪作,我看是没有根据的。这晃杜甫替他自己一生的逃难作了一个总结。根据未句,大概作于大历五年七七〇,也就是他死的这一年避臧玠之乱的时候。

一浦注“肃宗上元二年,公年五十,时周流蜀中,注家释世难者,以是年段子璋反东川当之。公值难其多何独举此耶盖公自乾元二年客秦入蜀,时年四十八,是为逃难之始耳,言五十,举成数也。按杜甫逃难实开始于至德元载,时年四十五,次年由安史乱军中逃归,头发尽白,说五十白头翁是一个大体上的和特征的说法,因为在通常情况下,五十不应白头。”高适诗“郑侯应悽惶,五十头尽白。”也是所以纪异的。

二最初在北方,由奉先逃白水,由白水逃鄜州,他自己又由沦陷了的长安逃归凤翔,后来才由华州经秦州、同谷逃到了四川南方。

但在四川又碰到段子璋、徐知道和崔吁之乱,如今在湖南又要逃臧玠之乱,所以说“南北逃世难”。

三涂炭,烂泥和炭火。一涂炭,是说全国人民都在水深火热之中,没有例外。

四畔,边陈,如泽畔、田畔,即“人寰难容身”意。以乾坤之大,竞找不到一块安身之地,极写世乱,也显出诗人社甫之不为当道所容。

五莽,是莽莽然,草木丛生的样子。安史乱后,洛阳附近数百里内都变成了废墟,杜甫家正在这一区域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