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谋策(1 / 1)

加入书签

第15章谋策

“刈将军,此地不宜久留,恐敌军有诈反扑回来”副将提醒。

“给攻城的部队放狼烟信号,调军增援将此物原地封好,带回临淄城,严加守护”我下令。

“诺”副将得令。

“全体将士听令,放烟火信号,将此物原地封好,带回临淄城内,严加守护”副将大声下达指令。

生命囊按原先的样子遮掩绑好,显然不能让他人知晓太多的事情,不然事情有泄必生祸端,它日回咸阳都城途中定会遭不轨之徒暗算抢夺,引起诸多祸端。

我打定主意先回临淄城安顿一番再做顶多,此次不服皇命,皇上定会大悦,加官进爵,只是为了重得皇上的信任。事实上我最先想到的并不是这些,只不过是想让自己先稳定下来,拿定一个稳妥的注意,因为我现在都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了。

十名将士按着管氏家族原先的搬运方法将生命囊置于平坦的道路中。然后由他们一同扛在肩膀上抬着,显然分量还是比较重的,因此另一批将跟他们换着抬。

路途中将士们还是得小心翼翼的,以防管氏家族的反扑。

生命囊的材质明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不可能是我们现在的人所能制作的,只能由驰炎所说的“他们”这些天人,这些神人所制作的,究竟他们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惊奇呢他们究竟是什么人呢他们究竟想干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刚开始不知道还好一些,不然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疑惑,不会不知所措,不会无处可诉。又有多少人会相信这些埋藏的秘密呢都只会吓得跪地求饶,求神仙大人饶命,网开一面。

路途中没有出现险情,显然管氏家族还是自知轻重,在家族撤离逃命的时刻不敢过多地留恋,待他日喘息之时再谋大计。这只是暂时的退让,有勇有谋,能屈能伸,这令我对他们更生一分敬意。

在我们撤离的半途中,天赤率领着一队御林军赶至支援。

“将军,叛党已全部歼灭,城内全由我军掌控,形势稳定,民心安定。闻将军信报,特此前来支援。据知情分子言,管氏家族所有族人知城内不保,早携带家眷从后山方向逃逸”天赤半跪地汇报战况,我已明白大概。

“将军,是否全速追击残党”天赤将军问道。

“为防有诈,我们不作追击,反正我们要的生命囊已经得到了。”我阻止了天赤将军追击管氏家族的念头。

“莫非此物便是皇上所要的生命囊”天赤将军略带疑问。

“应该就是了”我点点头。

于是我们不再迟疑,火速将生命囊运回临淄城内,临淄城毕竟曾经还是齐国的都城,虽历经战斗,但还是那般繁华,人来车往川流不息,御林军将士在帮忙这些市井平民百姓清理街道,修补损坏的房屋。王方将军在一旁监督指挥着,地方官也组织些兵役在协助工作。我们暂时安营城内府郡之中,将此事的详细过程呈述给皇上,望其作英明的决策,再安排有谋之士掌管临淄城,免再生战乱。

生命囊被抬至厢房内重兵把守,里外三层,纵他们有三头六臂也休想从我们手中夺走。将这些安排妥当后,我才松开身来去马厩处给赤焰喂草,赤焰陪伴了我这么多年,有几次都将我从死亡边缘拉回来,它能读懂我的心思。

“赤焰,这么多年来,有你陪着我,辛苦了”不知它是否能听得懂我说的话,但这些都是我真心想说的。

“将军,饭菜已经准备好,请将军到厅堂用膳。”一位婢女小心翼翼地说。

“知道了”我点点头,确实这几天也饿坏了。

“将军还有什么要吩咐的”婢女问道。

“没有了,你下去忙吧”我示意。

“诺”婢女屈身慢慢后退,走开了。

给赤焰喂好草料,我才转至厅堂用餐,案台上摆放了十几样菜式,有些说不出名字,看不出是用何物做成的,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你不得不惊叹。其实我一个人哪能吃得了这么多,在战场上,有干粮啃,不会饿肚子那就是莫大的荣幸,哪里还能想到这些,还有歌姬在你眼前翩翩起舞,曼妙身材,婀娜多姿,令人浮想联翩。把酒饮欢,美人相伴是何等的风花雪月,但这些都不是刈风我想要的,也无福消受。

我知道了她的名字,她叫灵可儿,她就是我梦中的可儿。所谓的长生不老之术就是陷入无止境的沉睡之中我忽然想到这一点,但随即打消了这念头,皇上英明自有决策,哪轮到尔等愚臣妄加猜测,以辱圣意。我忽然间有种不舍,毕竟现在可儿会在我身边,可一但将生命囊呈递皇上,断无再见之缘了。那么能否让她醒来呢可惜驰炎道士不在身边,不然以他的博识和远见定能想出绝佳计策。

想到这,我拿定了主意,集思广益,定有能人之士能解开生命囊之谜,如何使用,否则将此带回都城也是白忙一趟。我想只有她醒来,我所有的疑惑都将会得到确切的解释,是该为自己筹谋了,否则只能成为别人手中永远玩弄的棋子。

晚间,不得不参加这些地方名流贵族所举办的宴会,说是为了犒劳大军,为我们接风洗尘。以前对这些名流贵族政客们都是敬而远之,毕竟我们的职责是征战沙场保家卫国维护安宁,况且我们只听令于皇上虎符的调遣,与他们相处一起极有可能被造谣生事之人诬陷为聚众谋反,那可是谁也担当不起的罪名。

这一次平定管氏家族的叛乱,天赤他们也是费了一番心思,现在难得可以放松一把,自当是开怀畅饮,好不痛快。我自然无法做到跟他们一般,内敛的性格让我很难在他人面前放开身段。

“将军大人,此番平定乱党功不可没,威风八面,将军大人为何这般愁眉紧锁”一位半徐老人手持酒盅,察言观色,看他言谈举止,定不是泛泛之辈。

我没有应答。

“将军大人是否有难言之隐或是未妥之事在下不才,在城内略有门路,不知能够替大人解忧”这位老者果真是不同凡响,比起那帮只会拍马屁却无多少实才的名流贵族要强多了。

“敢问先生如何称呼”人家已经如此礼节,我再不有所表示就是我的礼缺傲慢了,况且人生地不熟是得利用这些名流贵族来打理点事情才能事半功倍。

“老朽姜姓,字公明。”姜老先生自报家门。

“姜老先生,在下一介武夫,自没尔等这般儒雅,也不知这些礼节,还望见谅。如有照顾不周之处,在这先致声歉意。”我最不会的就是这些人情世故。

“哪里哪里,大将军如此礼待,老夫受宠若惊。大将军征战沙场,浴血保卫国家,战功显赫,又岂是尔等所能匹及的。老夫略尽薄力若能解大将军之忧,那自当是三生有幸,祖上添光了”姜老先生不愧是老江湖,话都说得这么漂亮,让你不得不笑脸相迎。

“姜老先生可否借一步说话。”我说。

“正是,厅堂内闲言杂语隔墙有耳,老朽愿听从大将军安排。”姜老先生喜怒情感皆隐藏于笑脸之中,看来城府颇深。不管如何,暂借此人之力试试也无妨大碍。

我对身边的副将嘀咕了几句,他得令后便下去安排诸此事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