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妙法莲华(九)(2 / 2)

加入书签

一个中年师傅正在摊前靠左的桌子后吭哧吭哧扯面,旁边大铁锅里翻着滚滚白汤,底下柴火烧得正旺。再往里,是一道长长高高的石台,摆着一个个木盆,盖着盖子,不知道干嘛的。

刚才喊话的是个一身布衣的妇女,看着像是一家子,打了条抹布在肩头,两条袖子乌黑油亮的,肚子前也有一片污渍,点头哈腰地冲二人笑。

这样一副场面触动了沈南昭的小心脏。

她小时候跟妈妈赶集,集上有卖现煮的饺子,现做的火烧的摊子,每回妈妈都要给她买两个火烧吃。

火烧是方言里的叫法,其实就是两面油煎的馅饼,有肉的素的,金黄微糊,馅料不多不少正好,面皮软香,咬一口下去好吃得没话说,香味从味蕾传至全身,整个人都开心得要飞起来。

只是长大了摊子没了,再也不吃不到那种独特的令人怀念的味道。

如今在异世他乡看到这种摊子,心

里感慨万千。

沈南昭在一张空桌前坐下,妇女笑嘻嘻地跟在两人身旁,送上一面薄薄木板,板上用隶书刻了一行行小字,分别是面条种类和价格。

沈南昭浏览一遍,看见羊排面等几个种类前刻了一个实心的小圆点,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妇女笑道“这是我们推荐的招牌面,好吃不贵,点一碗尝尝”

沈南昭点头,想吃羊排面,但是太贵,就点了个焖肉面。

白殷拿过菜单一看,大手一,挥阔气道“羊排面”

沈南昭“”

“哎好嘞稍等”妇女拿走了菜单,去到石台那里掀起了一个盖子,从盆里捡出一股酱色的线,提出来两条绑在一起的羊排,放进一旁另一口一直烧着的铁锅里加热。

那边师傅早已煮好细嫩的面条,放入准备好的两碗红汤中,妇女把肉排分别放进热乎乎的面条里,又加了一小撮绿油油的青菜,撒了一把葱碎,笑眯眯地端上来。

沈南昭看了一眼自己的焖肉面,虽然也是很大一块,但她看向白殷的两条大羊排,默默吞了吞口水。

理智还是占据了上风,忍住了跟白殷商量换一换的冲动,默默吃起自己的面来。

吃了几口,看着师傅正在揉面,又想起了小时候吃过的火烧,当时的老师傅也是这样揉面,掐剂子,包馅儿,擀饼。

然后放进一张又大又圆的厚重平底锅里,锅里热着油,火烧一下去就开始滋滋作响,香味就慢慢飘散开来,她就眼巴巴地现在锅子旁边,等着出炉。

老师傅每次都会冲她一笑,温声提醒她小心被油溅到。

现在,那个老师傅恐怕已经头发花白,牙齿掉光,坐在院子里跟大黄狗一起晒太阳吧

或者,已经不在人世了。

反正摊子是没了,后继无人。

沈南昭吃着面,眼泪就吧嗒吧嗒掉进了碗里,她抬手使劲抹了抹。

白殷在对面看到了,悄悄变出个手帕递过去,紧张地询问“怎么哭了哭什么哪里不舒服”

沈南昭默默摇头,擦眼泪。

白殷放下筷子坐到她旁边,轻轻拍拍她的背,安慰道“怎么了不哭了,有我在呢。”

沈南昭点点头“谢谢,我就是有点想

家了”

白殷低头小心地看着她,道“没事了没事了,咱们加油,争取早点复活,早点送你回去。”

“嗯”沈南昭挂着两条清水鼻涕,委屈巴巴地看向他“不仅想家,还想老家的羊排”

“”

几分钟后,沈南昭哼哧哼哧啃完了羊排,干掉了焖肉,喝了几大口面汤,哐的一声,心满意足地放下碗,冲某人天真无邪地一笑。

白殷万分艰难地吃着清汤寡水的面条,看到这笑容,瞬间咬牙切齿地翻了个大白眼。

他怎么就同情心泛滥了

怎么就跑过去安慰她了

怎么就把自己的羊排夹到她碗里去了

握草不行他要喝口汤冷静冷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