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章(1 / 2)

加入书签

晚饭依旧是小姑娘端出来的糊糊,应该说只有许成吃的叫糊糊,其他人吃的就是涮菜汤,浑浊的汤里零星飘着几片野菜叶子。

一个据说三十多岁但看起来像五十多的妇人把自己碗里的野菜往许成碗里拨拉了两片“你可得多吃点,昨儿你还说要让我们吃香的喝辣的呢,长壮点以后才能养活这一大家子人啊。”

许成立即知道自己又吹牛皮了,也再不好意思说离开的话。

看着她的碗里只剩下两三片野菜叶子了,许成忍不住问“你吃这么少能吃饱吗”

每天还要去打猎,找野果,拾柴火,割草,做草席

妇人哈哈笑了两声“混个水饱,反正吃多少明天早上起来肚子都会饿的,还不如少吃点算了,至于吃饱”

她微微顿了顿,脸上有些许憧憬“这辈子也没吃过一顿饱饭,要是死之前能吃一顿饱饭,那这辈子也值了”

许成眼眶突然有些微热,他低下头大口大口的往自己嘴里塞那看不出形状的野菜,即使身体无比排斥这个味道,但他还是咽了下去。

他甚至不敢拍着胸脯应诺下让妇人吃饱饭的需求,这种乱世他又没人家朱元璋的本事,说不定明天就横死街头了。

“最近是什么年月了”

吃罢饭,许成突然问了一句,九八五只说类似元末,但到底是个啥也没说清楚。

正准备整理柴火的瑛娘愣住了,读书人还有不知晓如今情况的吗

“我跟师傅在山里住了很多年,前些时日师傅卜了一卦,然后就让我一路往北,走着走着不知怎么就走到这儿来了。”

许成顺口胡诌,反正古代很多人都喜欢往山林里跑,然后等着别人来请自己出山。

至于硝烟四起的时候他为啥独自往外跑,那自然是为了凸显自己高人弟子的身份。

国富民安时隐世,民不聊生时入世

说起来都带感。

瑛娘先是一怔,继而大喜,自己竟然捡了个卦师的弟子

很多人都认为卜卦是和天地神仙交流的手段,在这个时候,会卜卦的人,那就是神仙在民间的代言人。

其他妇人看许成的眼神

明显不一样了,兴奋中带着些许敬畏。

刚才给许成拨拉野菜的妇人甚至懊恼的拍了拍自己的额头,怎么能把自己碗里的东西拨给高人弟子呢,但愿他没有嫌弃。

小孩们感受到大人情绪的变动,全都屏住呼吸看着许成

“但我不会卜卦哈,”许成发现氛围不太对,赶紧解释,“我天资差,没学到什么东西。”

即便如此,瑛娘她们还是固执的觉得许成很厉害,给许成介绍当下情况时把自己知道的倒豆子似得都说了一遍。

大概一个时辰后,许成了解到这朝代叫大梁,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建立大梁国的是北方少数民族。

许成历史一般,但也是背过“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的人,有三百余年历史的朝代里没有一个叫大梁的。

但也不完全是元朝的翻版,他清晰的记得元朝建国没超过一百年就凉了。

现在是大梁末年了,大概五六年前,黄河泛滥,淮河又遇蝗灾和旱灾。

第一个起义的人站出来后,各地接二连三的发生暴动,然后不少野心家开始招兵买马,准备好好搏一搏。

许成他们这地界属于一个叫陈老九的人。

这人原来是个屠夫,行九,一年前趁乱带着一帮屠夫兄弟,集结了几千人揭竿起义。

可能因为他们平时伙食比其他人好,杀猪练出来的刀工也不错,致命点找得准,所以轻松拿下了灏州。

现在陈老九自称将军,最近听说正准备拿下宁国路,所以到处拉壮丁,加上之前修河道已经抓了不少,以至于这地界处处都是寡妇村。

许成觉得自己突然明白了系统给他明朝那些事儿的原因,或许就是看他根骨奇佳,让他来这陌生的世界走一走朱元璋的老路啊

思及其,许成觉得他应该赶紧去读一读这本书,好好的了解了解老朱是怎么开展雄图大业的。

于是许成找了个借口“我头还有些晕,想先回去躺一下。”

众人拥簇着将许成送回屋,那大嗓门的妇人特意压低了声音,但许成还是听见她说“我就说穿这么奇怪的绝对不是普通人那布料又软又透气”

“只是不知道头发为啥剃了,说不定这就是为了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