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民以食为天”(1 / 2)
阿来夫说完,特意往床里边儿挪了挪,好像很怕舍友要拉他去食堂的样子。
“啥书这么入迷?是《射雕英雄传》还是《天龙八部》啊?”
有舍友好奇,突然抢过来一瞧,原来是《物理》课本。
“行啊,这么枯燥的书你都看得废寝忘食,考高中肯定没问题了。”
“阿来夫才不考高中呢,他得考中专,要不就考中师。考上了就是‘红本粮儿’,铁饭碗就到手啦。”
阿来夫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伸手把书抢了回来,说:考啥考,有那心没那力,出了那个力,也怕——没那个命啊。
“你还信命啊?真是个小迷信!赶紧吃饭吧,我就坚信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阿来夫:你们还是先去吃吧。我一会儿就去,再有两页就完事儿了……
“那你早点儿,要不然食堂该关门儿了。”
舍友们拿着饭盒敲敲打打地吃饭去了。
阿来夫站起身,看看外面天气还很亮,赶紧到自己的床铺下小木箱子里拿出一张玉米面饼子揣进兜里,然后就走出了宿舍。
告别了淘气的童年,“淘气的孩子”阿来夫在性格上有了大转变。学习上是刻苦了一些,但绝对没有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他不是不想去食堂吃饭,是因为没有饭票了……
阿来夫躲过熟识的同学们,弯弯绕绕地来到学校后面的小树林。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坐在石头上,边吃着饼子边看书。
突然,有位女生拿着书从跟前走过,阿来夫赶紧把玉米面饼子往身后藏去。结果,由于太过慌张用力过猛,竟然把饼子甩了出去。
阿来夫愣住了,木雕泥塑的一般。那位女生很不好意思,赶紧帮着把饼子捡了回来,又递给了阿来夫。什么话都没说。
阿来夫的脸已经红到耳根子了,接过来就低下头。连句“谢谢”也没说。
女生走远了,阿来夫才长出了一口气。这位女生他见过,是隔壁班级的,好像姓李……
…………
那位女生袅袅婷婷地走远了,空气只留下一丝丝雪花膏的清香。
阿来夫开始后悔了,不如从家里要钱好了,带什么大饼子呢?让人家笑话了。
上个周日,阿来夫回到家,本来是应该讨要生活费的。见到家里的情况,他就没好意思张嘴。莎林娜问他时,他说:生活费还够呢。妈,我想吃苞米面饽饽,给我烙些吧,晚上饿了好吃。
就这样,莎林娜没有坚持给拿——她也确实拿不出啊。便让其其格赶紧发面,烙了饼子给阿来夫带上……
…………
民以食为天。吃饭绝对是天大的事情!
在月牙河村里,街道上行走的人们打招呼用得最频繁的词语就是“吃了吗”。其实,不仅仅是月牙河村,其他乡村也包括城区,这句问候语应该是广为流行的。
不分地点、不论场合、不管时间,两人见面大都会问“吃了吗”。没有抢先问话的就会回答吃了或没吃,然后会再反问一句“你吃了吗”。
当然,问的没有什么实在意义,答的只是“逢场作戏”。因为就算说没吃呢,对方也不会邀请去家里吃饭。三个字最大的意义所在,就是时刻提醒人们吃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劳作、奋斗都是为了首先满足——吃饱肚皮!
有时,这样的常规问候会闹出笑话。比如,人家刚从厕所出来,正系着裤腰带呢,问一句“吃了吗”,怎么回答?当然,有“嘴损”的当时就会说:没吃,给你留着呢,还冒热乎气呢……
喜子——村民眼中的“大傻子”、小孩子心中“大疯子”,时不常还往月牙河村跑。有人见面就逗他:喜子,吃饭了吗?
喜子嘻嘻笑着说:吃了。
“吃的啥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