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第232章:概念海报(1 / 2)

加入书签

这个早晨的误会,在中午吃饭的时候还被苏韵当作枯燥拍摄生涯里的一个小趣闻,而给说了出来。

而在饭桌上得知苏韵这个导演和作为男二号的张榷嵘如此亲近的原因,是因为两人是认识近十年的老友之后,梁嘉威那是臊得脸红了好大一片。

毕竟都是本地数得出名字的年轻一代佼佼者,又是相貌人品都上佳的青年男女,报纸杂志时不时就会写他们的绯闻来搏销量——他之前做的那本少女时装杂志,为了跟得上后生女仔的潮流,因而也会对群体里流行的明星做点关注写点东西,自然便是知道苏韵的几个绯闻对象。

特别是张榷嵘年初的时候才和苏韵合作过《我的三个死鬼前夫》,之前也有着《青春之歌》,两部里面都是演的情侣,因戏生情这种绯闻是绝对少不了的。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目前星运不太顺的张榷嵘,显然是不如他那个早已经在歌坛打下一片天的朋友陈柏杨红火,但苏韵却是接连给了他几部电影资源不说,甚至在《红楼迷梦》里还是找了陈柏杨给他作配……这在当今谁红谁资源多的圈内潜规则下,就显得是那么的突兀。

当然,如果这个不合常理的资源分配的原因,是因为张榷嵘是苏韵的“自己人”的话,那倒是合理得让人无话可说。

始终现在只能算是半个圈内人的梁嘉威,那就免不得胡思乱想了一通:从来只听闻说娱乐圈对女艺人有危险,没想到原来男艺人也一样是有危险的……

哪怕是苏韵这样年轻貌美多金的“富婆”,不喜欢的话,那也是徒添烦恼。

直到中午忐忑不安地回出租屋吃饭时,梁嘉威方才放下了心:还好,原来是自己想太多了。

被这个小插曲一打岔,第一次担正男主角、并且还是进入城寨这种地方实地拍摄的梁嘉威,仿佛也放松了一直紧绷着的精神,在拍摄的时候明显也显得自然了不少。

正好符合了男主角在城寨里面待了一段时间后的逐渐适应状态。

对梁嘉威这种天赋高又努力而且还老实的主演,苏韵用得那是一个放心又顺手:虽然梁嘉威是能在访谈节目里勇于自爆地说出“我年轻时为人也不怎么样”的访谈界泥石流,但事实上在港圈那关系混乱黑料频出的黄金时代一辈里,他是少有的没有什么瓜的大牌男艺人了。

而且他不但感情婚姻专一,工作起来也敬业得很——与前面提过的绝不浪费一丝演技的五五开男星不同,梁嘉威是无论什么片子都保质保量地交出了十足十的功课。

因此,他经常都能成为各种参演烂片里为数不多的亮点,是典型的“不管项目多烂,我也得做好自己那份工作”的爱岗敬业打工人……

也就是在合作里发现了梁嘉威这个敬业的性格,张榷嵘方才完全理解了苏韵为何会捧他这个新人上位担正的原因:除去合作编导的杜利锋大力推荐之外,梁嘉威和男主角的契合度要比他更高一些。

不是说他不能演男主角,而是男主角的角色人设之复杂和明暗交织,不适合他现在的青春偶像路子;哪怕这演好了会是极有可能拿奖的角色,也必然得因为剧情而被人骂,不比男二号的情义两难全人设更吸粉。

这年头人们对正角、反角还是有着泾渭分明的先天好感度和区别对待,演过一个经典反派就和被人记上好久,因此艺人一般都不愿意接反派角色,以免会对以后的演艺道路造成影响。

特别是如张榷嵘这种早前才靠着正气阿sir形象和梅妍霜成为荧屏情侣、歌坛形象也是劲歌热舞的青春偶像款,哪怕他愿意挑战自我接反派,那也得是情有可原为爱痴狂的偶像型。

而不能是梁嘉威现在的好心办坏事、过分影射真实的“艺术”型。

也就是更偏爱艺术还有点文青性格的梁嘉威,不介意这种角色反而觉得有挑战性,愿意跟着苏韵和杜利锋天天早晚不停地跑出去拍外景。

鉴于城寨的特殊空间构造,下雨都是很多人不知道的,那么就更别说打光的问题了——杜利锋从确认大部分场景实地拍摄后,可是为了光线这个问题而苦恼许久。

甚至他还想借苏韵和库布里克的关系,想要借用库布里克当年拍《巴里·林登》那个传奇神头f/0.7镜头,来保证城寨实地拍摄时的低照度场景拍摄:在六十年代,这个神头乃是曾经被nasa征用来进行探月任务、拍摄过月球背面照片的,乃是世界上光圈最大的镜头之一。

当这个神头光圈全开时,在仅仅只用蜡烛、自然光等作为光源的低照度场景里,那拍摄效果和噪点控制就绝不是寻常镜头可以比拟。

而拍出来的景深和焦外,更是美得没边——《巴里·林登》那被称之为仿似油画一般的画面,大部分就是来自于这个神头的贡献。

然后终于有机会使用系统自带黑科技摄影机的苏韵果断拒绝了他的请求,只言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她刚好研制了一个新型的摄影机也能满足低照度场景拍摄需求,所以不需要千里迢迢地借用0.7镜头了。

面对这个回复,杜利锋倒也没啥好说的:除了苏韵是主他是副,而且苏韵的黑科技新技术一直都很让人有信心之余;这种级别的神级镜头冒险带入城寨要是出了点什么问题,那是真的卖了他全家都赔不起。

既然苏韵保证说效果只好不差,就是材质问题之故,大概只能坚持一两个月就得报废——这对香江制作的速度来说,勉强也够用了。

而香江制作的速度之“快”,很大程度上就是来自于剧组人事的配合,以及追求多快好省的心理。

也得感谢城寨里这种污水横流、滴水无处不在的场景现象,不少人在走街串巷时即使是夏天也会穿长袖长裤和戴帽子,正好能在最大程度上掩护他们的偷拍行为。

是的,没错,偷拍。

《天台邮差》的男主角作为日日奔走在城寨之中送信的邮差角色,除了能借他的视角来展示城寨这个堪称奇迹的建筑群之外,自然也是能从侧面展现出大部分城寨普通居民的日常生活。

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真实”,苏韵便提出采用偷拍的方式,将邮差这部分的剧情拍成偏纪实的风格。

这种做法在十年后的《秋菊打官司》里也出现过,兼且还因这种纪实风格和曲折剧情,而一举夺下第49届的威尼斯最佳影片金狮奖。

苏韵尝试着让曾经他们的领路人、参与过商业电台城寨节目拍摄的雷伯试了试,然后又在找了个地点隐匿着用固定机位拍了半天之后,回到出租屋里和杜利锋对比查验过——最后,双方都是同意了部分“写实”剧情采用偷拍现实的模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