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变天(1 / 2)

加入书签

五月二十三日这一天,对于大回鹘国而言是黯淡无光的。

        思浑河第一战,被斩首七千级,几乎没有留下俘虏。

        第二战,双方甫一接触,厮杀了片刻,敌军匆忙召集起来的各部丁壮就全军大溃,当场被斩首三千余级。

        夏军一路追击,杀伤极众。

        二十五日,追至济浊馆,一路斩杀四千余人。

        在这里,追击的杨亮让部分突厥骑兵步行,把马都让出来,然后带着两千骑兵、两千骑马步兵、三千突厥骑射手继续追击。

        二十六日,终于追上了人困马乏的萨图克。

        一场围歼战就此展开。

        突厥骑射手利用自己机动灵活的优势,在空旷的原野上肆意驰骋,戏耍着缺乏轻骑兵保护的古拉姆重骑兵。

        几乎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到了当天夜间,萨图克在寥寥百余骑的护卫下,脱掉了甲胄,带着两百多匹马冲出重围,消失在了茫茫草原之中。

        而留下来的三百多古拉姆,最后在大夏蕃汉骑兵及骑马步兵的戏耍围殴下,全军覆没。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看出来了,什么骑兵胜步兵、重骑克轻骑,都不是绝对的。最重要的是合理的兵种搭配,以及合适的战术。

        古拉姆重骑兵从十二三岁左右就开始练武,七年后正式成军,到现在又打了至少五年的仗。论精锐程度,直追大夏战斗力最强的天雄军、银鞍直,但他们发挥出什么了吗?什么都没有。

        战场上的表现,可以说丝毫对不起他们的身价。但这就是真实的战场,大败之际,诸军皆溃,你也不可能力挽狂澜。撤退的时候,因为轻骑兵被消灭得七七八八,且与大部队走散了,他们被突厥牧民戏耍欺负,慢慢玩死。

        合理吗?从身价上来说一点不合理。

        但从战争来说,这又是他们必然的结局。

        剿杀完古拉姆重骑兵后,杨亮等人休息了一天,然后在附近的村子、部落内征粮。

        这种脏活累活,自然由随军的热海突厥轻骑来干了。

        一路走来,杨亮对突厥人也有所改变,不再像之前那般歧视他们了。

        思浑河之战,突厥轻骑从背后发起冲锋,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随后击破萨曼尼带来的两万人,也是突厥人的箭率先落在敌人头顶,造成了他们的崩溃。

        之后的追亡逐北,这帮轻骑是真的好使,比大夏的军属骑兵机动能力强多了。

        突厥人有突厥人的用处,少了他们,打起仗来还真的不太方便。于是沿途的征粮,全交给他们来办,让他们也好好爽一爽。

        “杨都头,听信使说,奥古尔恰克征集到了四五万骑?突厥、葛逻禄这么给他们面子?”夜晚的篝火旁,李嗣源一边细嚼慢咽刚煮好的马肉,一边问道。

        “还有部分乌古斯和可萨回鹘。不过这两家以前就不太给公驼王面子,这次大部分还是不给面子,只有几千人看中了奥古尔恰克许下的财货,愿意从征。”杨亮说道。

        “那不是给钱打仗么?”李嗣源奇道。

        “这不奇怪。这个什么大回鹘国,本来就松松垮垮。庞特勤时期就只能让葛逻禄人勉强低头,到了公驼王这会,不公然造反已经不错了。他们那个舆图,也就图一乐罢了,上面画的很多部落辖区,真那么听话吗?”杨亮哂道:“草原就这样。大汗的威望一低,各地就离心离德。换一个强势威武的大汗,那些若即若离的部落,就真的听话了。当年回鹘不就是么?被黠嘎斯几万人突袭了王庭,直接就灭亡了。但回鹘九成的疆土、人口、兵力还在,结果如何?再没人能统合起来了。”

        “陛下原本料奥古尔恰克不敢南下,但他居然来真的了,这可真是……”李嗣源脸上的表情又奇怪,又兴奋。

        “陛下料错的事多了去了。”杨亮满不在乎地说道:“越老越糊涂,不如三十年前勇猛精进,充满热忱了。”

        李嗣源尴尬一笑,不敢接茬。

        有些话,杨亮这种人可以说,也不会有什么后果,他不行。

        “不过奥古尔恰克这么有勇气,咱们又怎么落于人后呢?”杨亮咧嘴一笑,道:“先将疏勒拿下,再与奥古尔恰克会师,共攻拔汗那。”

        “圣人怕是不会同意的。”李嗣源摇了摇头,说道。

        杨亮眉头一皱,这确实是大有可能之事。

        若与波斯发生冲突,要打到什么时候?圣人离京已经一年多了,他还愿意继续在这边折腾吗?

        据杨亮观察,圣人现在对迁移百姓、开荒种地更感兴趣,一切也都是围绕这些事情在做文章。

        离开焉耆南下之前,他还嘱咐留守的臧都保,令其安排好前来定居的府兵家属。今年收获的粮食,就不要急着往前方送了,留作开荒所需。

        再看看之前在高昌大干快上,以及伊州小规模开挖井渠、拓荒种地的事情,杨亮心中就更没底了。

        圣人,虽然嘴上经常挂着“金瓯无缺”四个字,但他心目中的旧疆到底多大?这是很值得考究的问题。

        万一只是收复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四镇,而不包括其他地方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