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多事之秋(1 / 2)

加入书签

擎天镖局的存在,是江湖中的一个另类。

四五个镖头带着二三十镖师,组成一两支马队,十余年间只南下走镖,除京师外,别无分号,小家小业,无功无绩。但在江湖中的声望,却能比肩大门大派,威震黑白两道。

个中缘由,就在“擎天”二字!

天下间,能叫号“擎天”的,只有三处。

第一处,是京城南门六百里外,蟒苍山中的擎天岭,此岭在群山中一峰独秀,高逾千丈,远看仿若一柱擎天,山上古木参天,流水潺潺,多飞禽走兽,少有人踪,数百年间一直是历朝天子祭天圣地。

第二处,则是坐落于擎天岭山肩处的“擎天宫”。新朝建立伊始,应国师绝尘师太请奏,翻建前朝祭天行宫,依九天玄数、五行三才,营造九丈五角三阶大殿,名曰擎天宫。天子每年到此行祭天大礼,平日则作为国师驻地,大小事务悉由国师主持。

而擎天镖局,作为普天之下的第三处,其中奥妙,就在于擎天岭方圆十里地界,名为国师封地,实为禁地,除持有圣旨或是国师法旨,任何人不得擅入。然擎天镖局却能例外!只因那擎天宫地势过高,不宜耕织,衣食之用,无法自足,故而物资补给,乃至与京师的贡、赐往来,均需运送,而“擎天镖局”正是由此而生,十余年间专一负责为擎天宫押送物资!

有朝廷和“武林盟主”绝尘师太作后台,擎天镖局足以傲视江湖!

更何况,镖局总镖头“长虹贯日”张天赐不但武功高绝,而且与绝尘师太到底是何种关系,也一直被当做江湖秘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俗家弟子说、干儿子说、甚或是姘头说,一度都甚嚣尘上。可奇怪的是,不论是朝廷,还是绝尘及总镖头本人,都对流言充耳不闻,不理不睬,仿佛是一种不屑,但更像是一种默认,绘声绘色、亦真亦假之间,更加重了擎天镖局在江湖中的分量。

夜承枫躺在高朋客栈的客房里,仰望着窗外秋夜的星空,没有一丝睡意,思绪又从擎天镖局转到任垚身上:依着六扇门的推断,再从曹参军在冯府命案中对任垚的包庇来看,任垚和将军府关系匪浅。将军府素来仰仗国师绝尘,绝尘又恰是擎天镖局的主顾,将军府通过绝尘来安排擎天镖局送人出城,自是顺理成章,洪渊即是如此。任垚嘛,自然也不能例外,他所说的镖局,也必为擎天镖局无疑!

然而,任垚关乎当今圣上的生死下落,绝尘和将军府又怎能任其离开京师呢?难道是张天赐从中捣鬼?还是另有玄机?

任垚越来越像是迷局中的一枚棋子,他的同伙,那个夜袭寝宫的绝世高手,又会是谁?身为“武林盟主”的国师绝尘,又如何能够对此等高手置若罔闻呢?

究竟是谁谋划了前前后后的一切?

自己的双亲之仇,伯父的下落之谜,师傅的暗算受伤,这背后的真相又会是怎样?

······

夜承枫的思路到了死胡同,求解,就需要新的线索,真相,只能先从擎天镖局找起。

而那擎天镖局素以安保著称,防范森严可媲美大内,一众镖师,也均非庸手。如若冒然潜入刺探,极易走露行踪,况且任垚已邀约自己,若此时打草惊蛇,让任垚和镖局起疑,将是得不偿失。

夜承枫忽然想起了那位胸无城府、口无遮拦的张二爷,一个旁敲侧击不露声色的刺探计划浮现于眼前。

……

夜承枫辗转反侧,一夜无眠,好不容易挨到了天明,起身梳洗一番,换身细缎素白学士袍,头扎白缎学士巾,脚穿软底皂靴,俨然一副儒雅书生打扮。向店小二要一碗糊辣汤,加点葱花香菜末,趁热细嚼慢咽的喝下肚后,便精神抖擞的走出了客栈。

街上已人声鼎沸,赶早市的小贩们,吆喝声此起彼伏,夜承枫心无杂念,穿过熙攘的人流,迈步前行。

转过两个街角,夜承枫留意到自从出了客栈,就一直有人跟着自己,因为整条街上,都是买货的人,这些人走走停停,四处看货,脚步都很随意且杂乱,唯独自己是专心于赶路,步调轻快有序,然而身后却一直有人以相同的步调紧跟了自己两个路口,这不得不让夜承枫有所怀疑。

夜承枫有意的加快了脚步,再暗查身后,果然,那身影也随之快了起来,同时,夜承枫又看出竟还有另一人在更远处紧紧跟随。

夜承枫不禁心中好笑:“说起跟踪,我能当你俩的师父,嘿嘿。”

心中笑罢,便展开反跟踪之术,轻提真气,快速折转到一条胡同内,提身一跃,跳上临街门房的屋顶内侧,借屋脊的遮挡,弓下腰身,慢慢探出头,暗中观察。

不一会儿,就见前方胡同口处,两个青年男子先后现身,都一脸茫然,四下张望。这俩人都身着便服,其中一人腰间挂一口乌鞘柳刀,夜承枫认得那是六扇门的捕刀,此人定是刘横手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