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第113章(2 / 2)

加入书签

顾玉汝好奇问他怎么了,怎么走之前还当着她的面说他可能要升官了,回来却成了这副样子?

薄春山也没瞒她,将去府城以后的经历大致与她说了下。

吴府台见到他后,不光对他大加赞赏,还十分赏识他,一通场面话说完,吴府台进入了正题。

不出钱县令的猜测,吴府台见他果然是因为设置巡检司的事。

当然这是好事,毕竟要被提拔了,可被提拔的同时也代表这担子不好接,不然人堂堂一个知府,何必与你一个小小的典史做这么多表面功夫?

吴府台也没多做隐瞒,说如今万事开头难,如今各县都自顾不暇,抽不出也不可能抽出人力组建巡检司,他想来想去这事只有定波县的民兵团能胜任。

照吴府台所想,他不想让巡检司也沦为地方卫所的囊中之物,是时只会演变成卫所附属,设置巡检司的初衷就被违背了,只会陷入死循环。

只从这简单的几句话中,薄春山就看出吴府台大抵和地方卫所有龃龉,可吴府台也没说错,地方卫所就是护佑当地百姓民众,自身职责都无法履行,旁人质疑也是理所应当。

可能鉴于军政是两家,吴府台不好说得太透彻,但显然他知道的内情也不是一星半点,才会想撇开卫所自己干。而薄春山早就从熊瑞等人那儿得知沿海一带的卫所荒废,军官们侵占屯田,肆意欺压底层士兵,以至于逃兵日盛,冒名吃空饷都是惯例,许多卫所军纪败坏、军备废弛,士兵们常年不训练,只知拿着锄头种田,又哪里打的赢倭寇。

所以他也明白吴府台为何会如此。

吴府台的想法是,既然设置巡检司,开头第一炮自然要打响打好,不然可能会被地方卫所找到理由诘问,以至于被越俎代庖。

这个重任他就交给薄春山了,他打算在定波和姚县、慈县三县之间先设置一个巡检司。

这三县毗邻,又以运河为轴线,可恰恰姚县慈县两地毗邻宁州府,同时慈县又临海,倭寇登陆明州府多由此地,所以这两地也是明州府治下最深受寇患其害的地方。

明州府下有一县城被破,就是慈县。

薄春山当初研究倭寇会从何处登陆,可没少看明州府的舆图,甚至两浙舆图他也有幸从邵千户见过一次,除了觉得新奇外,也觉得此物有大用,后来邵千户专门从别处弄来了一份旧的给他,如今被重新裱过悬挂在民兵团里。

若薄春山没有见过舆图,只是对两地有个大概的方向,他可能也不会太慎重其事,可他恰恰见过舆图,还没少看,自然知道吴府台等于这是把明州小半个门户交给他了。

见薄春山面露难色,看来此人也不是狂妄自大之辈,也是清楚自身斤两。

吴府台反而对他又欣赏了一分,安慰他道:“只说在这三地之间设置巡检司,也不并不是说把所有重担都压给你,巡检司初建,哪能担当起大任,不是还有卫所在。”

这话乍一听也没什么,可要是细琢磨就能琢磨出其中的意思,用薄春山的话来说,吴府台的意思让巡检司先苟在卫所后面发展,有事卫所先挡着,反正也没人指着一个初建的巡检司能做出什么成绩。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薄春山自然当仁不让。

因为还要就着设立巡检司一事和吴府台商议,所以薄春山在府城留了两日,这期间来了个地方卫所的军官,薄春山看模样穿着是个千户,后来经由吴府台介绍,果然是个千户,这千户是就朝廷让地方设置巡检司的诏令而来。

吴府台既然心中早有酌量,自然不难应付。

他面上带笑,各种太极,又把薄春山叫过去,和对方介绍了一通,其中格外夸赞了薄春山带领的民兵团战功赫赫,甚至兵部那儿都有耳闻之类。

闻弦歌而知雅意,这千户也不傻,虽是面色难掩不忿,也心知一时半会是拿吴府台没什么办法,只能转身离去。

薄春山再度苦笑,心知自己这个巡检使是还没上任,就把人得罪的差不多了,不过他倒也不惧就是。

薄春山会接下这个差事,自然不是有‘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觉悟,而是在来之前,由于钱县令的提醒,他就专门去请教了一番熊瑞等人。

这巡检司乍一看不起眼,初建只是朝廷为了扼要道、验关津、察顽而捕私邪,弥补官府及地方卫所,对关津要塞之地掌控不足。在大晋初建朝之时,很多地方州县都设有巡检司,甚至一度沦为帮州县侦缉捕盗只用,后来朝廷撤去了许多地方的巡检司,谓之凡非要地者悉罢之。

后续许多年经过一系列裁撤和增添,统管权利又收回给了兵部,如今的巡检司是两极分化,有些地方因为当地形势,巡检司只是沿路盘查细逃犯等,有些却身负重任,诸如两淮之地缉拿私盐贩,川贵等地提防土族叛乱及剿山匪等等。

兵力也有所不同,小的巡检司人数不过百十来号,弓兵不超过三十,大的巡检司兵力最高可达五千,不光可以拥有弓兵,甚至可以拥有砖城、墩堡等等军事建筑,比起一些守御千户所也不差,最大的巡检司甚至可以媲美一个卫。

现在薄春山就想名正言顺的扩兵,哪怕明知道这活儿不好干,还要得罪人,他也不能放手。

当然除过这以外,巡检使是九品的官衔,虽然官小,但若是他能做上的话,等于是从未入流无品级进入到有品级阶段。

这些官面上的事,顾玉汝也帮不了他什么,既然他已拿定主意,那便做就是。

而她可能是最近日子安稳,肚里的孩子也闹腾起来,之前日子浅的时候,她也没有害喜的反应,如今反倒莫名其妙害喜得厉害。

是吃什么都不香,闻到不合适的味道还会呕吐,薄春山也知道这事,不想拿烦心的事让她分神,平时倒也少与她说外面的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