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第 144 章(1 / 2)

加入书签

李昂把茉莉那段往事说完,今天‘游园’成就也达成了,百鸟园就在身后,它选择自己走回去。

秦初晗见四下无人,回去的路就一条,一眼能看到入口,附近的工作人员和饲养员都对这只爱遛弯的老鸟熟悉得不得了了,也就没多管束。

祁应琛与女朋友并肩坐在长椅上,扭着脖子目送。

自然的天光下,排列有序的蜿蜒栈道上,体长接近一米的紫蓝色金刚鹦鹉翘着它略有少许残缺的尾巴,一步一步向它的家行去。

那姿态,乍看悠闲自若,细细计较,又才发现它的步伐充满‘我可以’的坚持。

纵然祁应琛对李昂的‘精’早有见识,此时内心奇妙之感源源不绝,根本停不下来。

动物园环境搞得再优越,本质上还是优先为人类服务的地方。

在这里,动物有动物的外场、散养区和兽舍,人类有专属的步道、车道、专线观光小火车。

一切都显得界限分明。

但就在此时此刻,金刚鹦鹉优哉游哉的在临湖的栈道上漫步,以一种全然放松的姿态。

被人为剪缺的尾羽也不算什么了,它在这里是安全的。

于是,它到底该生活在动物园还是亚马逊森林这样的问题,瞬间失去了思考的价值,更没有反思的必要。

因为界限消失了,人类和动物真正和平的共存在同一片天空下,在这个拥有原罪的动物园里。

祁应琛的心情忽然变得很好,就像一缕凭空生出的阳光,穿破了阴霾的天空,为内心始终守护的小世界带来一抹明媚和一点希望。

只要努力,都是可以变好的。

秦初晗侧身打量他:“祁教授,嘴角翘得比李昂的屁股还高。”

“这一刻实在很美好。”‘美好’只在祁应琛这里延续了两秒,他皱了皱眉,俊俏的脸上出现一丝意见:“这是什么意识流的形容?”

“一种不同寻常的夸奖。”秦初晗靠在椅背上,懒洋洋地眯起眼,“从我念小学六年级开始,每天都是李昂从百鸟园飞到我窗台边,把我叫起来。要是那天它跟其他鸟聊忘了,我铁定迟到。”

那时候动物园不兴给鸟类剪羽,要么关笼子里,要么在脚上锁条链子,大型的水鸟也没有外场。

李昂是个例外。

它来到动物园就一直跟在李园长身边,每天和园长一起游园、开会,去各个馆解决问题难题,就好像其中一员。

没有谁想给它上个脚链子,也不会问李园长,不把它关起来,要是它飞走了怎么办?

大家都不担心它会飞走。

每天一到天开始黑的时候,它就会扑扇着翅膀催促:“回家啦,回家啦,天黑啦,快回家啦!”

要是李园长忙不过来,它就自己飞回去。

对它来说,山动是家,员工啊饲养员啊都是它的家人,动物们是邻居。

它和聊得来的那部分成为朋友,聊不来的也没关系,它是只见过世面讲道理的鸟,绕开那个场馆不主动招惹就是了。

时间长了,园里都习惯它冷不防出现在某个地方,笑着跟它贫几句:园长的监工又来啦?今天巡视了几个地方?您还满意大家的表现吗?

园里的动物也开始靠它互相传递消息,了解园区新闻旧闻。

麻雀、乌鸦、野兔它们说的都太主观片面,只有李昂的消息客观公正,从无添油加醋。

它是名副其实的山动官方鸟!

后来李园长光荣退休,秦怀远接棒继任,也成为李昂的二代遛鸟人。

“现在园区各方面愈发规范,我平时带它出来都会装做志愿者,它自己也很守规矩,毕竟是只大鸟,它知道自己有可能会吓到小朋友,要是单独遇到没素质的游客,也容易受到伤害。”

人类在它身边和它一起出现,让游客知道它有‘约束’,也是对它的保护。

在动物园里,规则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人类和动物来说都是件好事。

祁应琛道:“金刚鹦鹉喜欢成群活动,是一种社会性鸟类。李昂擅社交的天赋在山动得到充分发挥,这很符合它的天性。”

“对了,有件事想问你。”秦初晗认真向男朋友请教,“野外动物的交流会像动物园里这么频繁吗?它们对人类有什么看法?会不会受人类影响?”

“影响肯定是会有的。”祁应琛道,“野猪无意中闯入城市都会上热搜,森林里忽然来了几个人类,动物肯定会暗中观察,绝大多数生物都有好奇心这个特点。”

不过在野外,动物们生存下来是首要、也是唯一目标。

人类闯入,对它们来说造成的威胁大过于其他,听到一点风吹草动就躲得远远的了,即便说话也不会让你听到。

“我也是。”秦初晗感到不解,“我爸和舅舅以前常带我和小昊去隔壁的森林公园露营,只有一次深夜,我听到小狐狸们跟着妈妈在帐篷外翻找食物,好奇我们人类为什么要到森林里来。”

狐狸妈妈让孩子们保持安静,不许吵闹,找到吃的就撤退了。

那次的经历让秦初晗意识到一个问题:怎么我在森林里听到的声音反而没有在动物园听到的多?

野外的动物们都不怎么说话吗?

“野外动物自我保护意识很强,狮子老虎熊都会选择从背后攻击你,又怎么可能轻易暴/露在你面前。”祁应琛说的是动物习性的层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