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第 158 章(2 / 2)

加入书签

他感觉他已经好利索了,可太医就是不松口,他能怎么办,他也很绝望啊。

四哥还说要带他出去看看,也不看看他能不能出去,要是他能出了这个门,从今天起,四哥就是他最好的哥哥,没有之一!

太子殿下不知道他在宝贝疙瘩心中的地位受到挑衅,正兴致勃勃的和面前看上去文文弱弱的男人说话,朝廷这些年不停的招揽有绝活的手艺人,能称得上“巧夺天工”的并没有几个,面前这人肯定能算上一个。

扬州可以对外通商,很多国外的商人和传教士都去过那地方,住在那里的人很容易接触到传教士,这时候来大清的传教士身上都有两把刷子,天文地理几何代数物理机械几乎无所不通,黄履庄在扬州长大,对传教士脑子里的那些机械原理知道的不少,年纪轻轻就发明了很多五花八门的东西,说句天才丝毫不为过。

他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不可能什么地方都面面俱到,很多时候都是只有事情到了跟前才能想起来,比如这个黄履庄,后世有人称之为“东方爱迪生”,要他来说,分明爱迪生要叫“西方黄履庄”才对,名号也得有个先来后到,黄履庄的发明比爱迪生早了好多年,凭什么那么称呼?

太子爷对这个从天而降的发明家非常看重,知道他已经双轮车、望远镜、不需要人力的风扇、甚至还有检测温度和湿度的天气预报器后更激动了。

别和他说什么重农轻工,民以食为天,那些东西很多都能帮农人种地,在如今的大清,不只科举一条上进之路,手艺好到一定程度一样能被重用。

山西矿多,那个“瑞光镜”正好可以当探照灯,现成的人才在这儿放着,终于不用他苦哈哈的研究原理研究的头晕眼花还什么都看不懂了。

他宣布,今后爱迪生出名,诨号就是“西方黄履庄”了。

黄履庄对太子殿下的看重受宠若惊,感觉这些天跟做梦一样,先是到京城,再是到五台山,他活了四十年,做梦都不敢这么做。

仿佛一夜之间,他就从家里的小院儿到了太子殿下跟前,简直就是一步登天。

太子将难掩激动的男人喊起来,“雍郡王说你做出过临画镜和缩亮镜,现在还能再做出来吗?”

——千里镜于方匣布镜器,就日中照之,能摄数里之外之景,平列其上,历历如画。【1】

前面听上去像望远镜,再听后面又感觉像照相机,前者琉璃厂那边能做,后者目前为止还没停说哪个匠人能做得出来,如果真的是照相机,那就赚大发了。

“殿下,草民最近在研究龙尾车,好几年没碰镜子,不过如果有足够的材料,临画镜和缩亮镜并不难做。”黄履庄小心翼翼的回道,生怕太子殿下对自己的回答不满意。

虽然朝廷在招揽各种手艺人,民间手艺人的地位也有所提高,但是老观念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掉的,至少现在这个时候,民间还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能读书就绝对不会种地,能种地就绝对不会学手艺。

太子听到“龙尾车”三个字顿了一下,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这个“龙尾车”是干什么用的,不过他觉得要紧的是给他们家小祖宗弄个代步车。

再闷在屋里出不去,那小子就真的要造反了。

身边只有胤禟胤俄的时候,他好歹会顾忌形象,现在老四来了,一个不如意他真的能闹翻天。

他们家老四刀子嘴豆腐心,面上再冷心里也舍不得对小祖宗说重话,对他吵吵起来倒是厉害,有本事对该吵吵的人吵吵啊。

啧,还好他大人有大量,不给弟弟一般见识。

把老大扔到一边,只有他在,所有人在他面前都是弟弟!

黄履庄对车很熟悉,造车可以说是他的老本行,太子爷提再多要求都没问题,他敢说这天底下他造出来的车排不了第一也能进前三,保证又结实又舒服,肯定让诸位爷满意。

胤禟午觉醒来发现院子里多了不少人,先去和冷面四哥打声招呼,听到太子要做代步车,当即安排人去山下买材料,采买东西这事情他手底下的人干的熟练,比太子爷亲自安排靠谱的多。

鄂伦岱就是个大老粗,让他暂代巡抚还好,身边的属官够多,大事儿小事儿都能帮他处理妥帖,实在处理不了的就写个折子送到京城由皇帝处理,只要他不插手,什么事情都能完美解决,让那么个活祖宗采买东西也不怕银子都打水漂,亏二哥放心。

黄履庄的能耐没的说,材料到位后很快就起了轮椅的形,太子时不时出来看两眼进度,看到地上放着几个性能比他以前见过的都要好的弹簧很是惊喜,“这些都是你做出来的?”

黄履庄放下手中的活儿,“这东西做起来有些麻烦,草民家中有台专门造弹簧的机子,可惜现在机子不在,只能用手来做。”

太子爷面上不显,心里已经开启尖叫鸡模式,机器!批量制造弹簧的机器!

他物色已久的技术部人才终于到位,这回真的是捡到宝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