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十二章(2 / 2)

加入书签

只是要买什么,冉妈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糖果蜜饯太贵,不合适。各种野菜村里也很多……

“妈,那我们买红薯吧,我做成糕点送给他们。”冉上沅见冉妈和冉爸商量了好一会也选不出应该买什么,她替他们做了决定。

“这个时候有红薯了?”冉妈有些惊讶,她刚刚得知夏朝是唐朝结束后的两百年,按照她以往的历史知识,这个时候是没有红薯的。

“有啊,我刚刚在县门口摆摊那个地方看到了。”冉上沅对吃的东西一贯眼尖,一到县门口,她就把村民摊子上卖的东西都看清楚了。

“行,那我们就买红薯。”至于为什么这个时候有红薯了,冉妈也是疑惑了一下而已。毕竟五代十国都没有了,番薯提前传入也不是什么可以惊讶的事。

“那我们去药店买好雄黄粉就出去。”冉爸轻挥了挥牛鞭,把牛车赶往药店。

慈安堂是邺县里唯一的一家医馆兼药店,也是邺县最大的一家铺子,有其他铺子的七八倍大,占了好长一条街。只是他们药店里的药材好像都很贵,一两雄黄粉,收了他们一百文。

“一两雄黄粉一百文,这店有些黑。”冉缉熙对药材比较敏感,也比较了解,刚刚他就进慈安堂看了,看其他药材他们卖的也都贵,对慈安堂的印象不好。

“垄断行业啊。”冉上沅说道,“县里没有其他药馆,药材价格还不是慈安堂说了算。”

“这家药馆应该有些背景,不然邺县不可能只有一家药馆。”冉爸说道。

“估计药馆老板不是恶霸或土豪乡绅,就是家里有人是当官的。”冉上沅猜测道。

“应该。”冉妈点头。

一家人说话间,牛车很快就到了县门口。

此时已过了午时,县门口摆摊人还是不少。冉上沅一下子就看到了番薯摊子,她从牛车上跳下朝它跑去。

冉妈也下车过来帮忙挑番薯。

番薯五文一斤,冉上沅算了一下昨天过来她家帮忙的村民,打算买二十斤。

“妈,挑颜色一致,头部尖的红薯。”冉上沅拿起一只红润尖头的红薯给冉妈做示范。

冉妈点头,照着她说的认真挑起来。

不过才挑了三分之一都不到,县门口不远处便有些骚动。四五个身穿藏青色衙役服装的衙差手拿厚厚的册子,挨家挨户地询问着什么。

黑户的冉上沅看到衙差心里就有些打鼓,她状似不经意地问摊贩,“大哥,这些官差在做什么?”

卖红薯的摊贩是个三十岁左右的黝黑男子,他转头看了一眼衙役,不在意道,“查凶手啊。半个月前锦州刺史的小舅子不是在咱们县里被人杀了吗?凶手现在还没找到,咱们县令隔几天就让人盘查一下人口,看有没有谁家窝藏不在户籍上的外地人。呐,那些衙差手里拿的就是户籍册,正一个一个对呢。妹子你们是不是好久没到县里来了?带户籍书了没?没带的话被查到就麻烦了,被查到了得让家人回家拿户籍书来比对才放人走。”

“我们一个月没来县里了,没想到有这种事,身上没带户籍书。”冉妈答道,朝不远处的冉爸和冉缉熙示意了一下。

“那你们得快点走。”摊贩老板好心道,“来回一趟麻烦,你们下次来了县里一定得带上户籍书。”

“多谢提醒。”冉妈感激道,挑番薯的动作快了不少。

这回冉上沅也不管哪个番薯长得好,哪个番薯营养价值高了,直接把眼前的番薯都往摊贩老板用来称重的麻袋里一装,“就这些了,大哥你快称。”

摊贩快速帮她们称了重,二十五斤。冉上沅也不往外减了,把冉缉熙喊过来,扛着番薯倒到了牛车上。把麻袋还给摊贩后,利落爬上了牛车。

“爸,快走!查户口的来了!”冉上沅把冉妈拉上车后,立即催促冉爸赶车。

冉爸加大力度用鞭子拍了大黄牛,牛车迅速离开县衙门口。

“好险。”他们刚走不远,拿着户籍册的衙差就往红薯摊贩这边走来了。冉上沅拍拍胸脯,给自己压压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