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鸭绒羽绒服(2 / 2)

加入书签

说实话,他们依旧有些无法置信。

莫少珩说道,“水泥的关键是石灰石,除此之外,泥沙各地都有。”

“所以,我们仅仅需要的只是运输石灰石,而不再需要去搬运石头,打石头。”

“而搬运石头和打石头,正好是修路时,最大的难点。”

众人不由得一惊。

也就是说,莫少珩解决了修路中材料的问题。

这样,需要的人力和财力就大大降低了。

莫少珩说道,“我最近去了很多矿山,我北凉这些矿山,其他矿石先不说,偏偏盛产石灰石。”

谁说贫瘠的山头就一无是处的,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使用方法罢了。

“我也派人去各地的矿厂打探了一下消息,也多有石灰石产出。”

“也就是说,材料完全可以就近得到解决。”

“我凉京四通八达地被这样的道路联通起来,并非没有可能。”

有人道,“但即便如此,开采矿石,矿石研磨成粉,挖掘沙土,修建道路,依旧会消耗很多劳动力。”

成本是降下来了,说实话,这已经是无法想象的好处了,但北凉穷啊,哪怕降低成本后的施工条件,也不具备。

莫少珩笑了,“其实,现在秋收已经差不多了,也就是说百姓是闲下来了的。”

“也就是说,人力完全没有问题。”

“问题在于,朝廷没有足够的钱招工。”

这稍微让人有些尴尬。

莫少珩继续道,“虽然说我们这水泥路是为了北凉的商业发展而修,但我们这水泥路也不能白修,朝廷也是花了大价钱的不是。”

众人一愣,什么意思?这路修来本来就是给人走的,本就相当于是白修。

莫少珩说道,“我们给商队节约了大量的运输时间,商队每一次也能运输数倍与以前的商品。”

“我们给他们节约了成本,让他们赚取了更多的利润。”

“那么,我们适当的收取一点水泥路的过路费,应该不过分吧?”

过分吗?哪怕是在现代,也都是要收过路费的,更别说苛捐杂税更多的古代。

再说,水泥路收费主要针对的商队,肯定是按照马车通过的数量来收取,这些费用也可以用作水泥路的维修。

对本地百姓,反而没有太大的影响,他们只要不坐马车,这过路费就收不到他们头上,反而让他们依旧享受了这好路的福利。

当然,能坐得起马车的人,应该也不会介意这么一点点的费用的,的确方便了他们不是。

莫少珩已经开始在给百官和圣人算账了:“别看这过路费收取得不多,还要用来维护道路,但长久以往,说不定还能赚一点,只是这一个时间稍微久了一点,但我们的主要目的也不是通过这个赚钱。”

而是激活商业,收取商业税,大头在这里,诸国作生意,都是会收取商业税的,而且还不算低,哪怕是在现代也一样,只不过改了名字,什么进口税,消费税等。

众人:“……”

也就说,他们修这路,不仅不会花钱,还……还能赚一点,还能促进商业,促进朝廷收入?

虽然听上去荒谬了一点,但莫少珩他说得头头是道啊。

若是真按照莫少珩说的施行,似乎……

心里这股子突然沸腾起来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其实莫少珩也知道,想要在北凉各地都开始修水泥路,那是不可能的。

就如同莫少珩所言,哪怕收过路费,也得非常长的时间才能回一点本钱,得不偿失,哪怕促进商业,那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

所以,朝廷的前期投入还是不会少。

只是未来可期罢了。

莫少珩之所以一开始说什么,全北凉都修水泥路,不过是一个以进为退的说法。

莫少珩将周围的人情绪都调动得差不多了,“各位大人,要不我们还是用以前的办法,我们先规整出来一两条道路修一修,先试点?”

这样也能让朝廷不用一次性支付出去天文一样的数字。

众人:“……”

现在他们对莫少珩这个试点的方式也算熟悉了,比如义务教育,就是从凉京开始试点,等看到效果后,这才开始向其他富裕城池推广,然后再覆盖其他地方。

这个方法的好处就是,哪怕施政错误,也能将损失降低到最低。

众人议论纷纷。

专门算账的官员,已经聚在一起飞快地算了起来。

专门管理运营的官员,已经在推敲运营的方式了。

朝廷其实就像是一个各司其职的大型的团队?

莫少珩其实一点都不担心它的可行性。

因为圣人需要这样的一条道路来运军队,不仅仅是现在需要,以后,若是发生什么战争,有了这样的道路,也能支援得十分及时,这对北凉来说,太重要了。

就比如丢失的洵州,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消息因为道路艰难的原因,没有及时传回凉京,没能及时派兵支援。

若是支援迅捷,南离想要夺取洵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当然,现在都是在用商业目的,掩盖着军用目的,毕竟这样的路还没有修好,到底会给北凉带来怎样的影响,别说其他诸国,连北凉自己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又过了几天,经过朝廷百官的推算,最终由圣人敲板,先由朝廷拿出这一笔钱来,修一条水泥路试试。

这可亏得今年北凉各地,相对往年丰收了不少,加上朝廷现在做生意,陆陆续续也见到了一些收益,这才有了些底气,才没有朝臣出来说什么劳民伤财。

当然,也是因为莫少珩将水泥路展示在了他们面前,这么好的东西自然没什么人能抵挡得住。

至于修哪一条路线,如何规划?

莫少珩一笑,圣人自然会引导百官做出决定,哪怕和预期不同,圣人也会硬生生的掰过来,毕竟这第一条水泥路,它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快速向北凉边境运输军队,路线不能有误。

当然,为了掩人耳目,是有一些虚招的。

比如,这条道路明面上是要通往凉京的,所以从两头一起往中间修,凉京城外的道路也会修缮成水泥路。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眼皮子底下修路的话,容易看到效果,太远了,仅凭通报文书,多少是有些瞎子摸象的感觉。

想一想,凉京城外就要有一条水泥路了,多少还有些激动。

修路的事情,就完全交给工部尚书了,也算是莫少珩平白执掌了工部这么长一段时间的补偿。

工部尚书现在可是跟打了鸡血一样,若说谁最支持莫少珩修路,除了圣人,恐怕就是工部尚书了。

这是他工部何等的功劳啊。

凉京城大招工又开始了,百姓的富裕其实就是靠有事情做有钱赚。

朝廷的钱花给百姓,相当于藏富于民,也只有这样的国度,看上去才是富裕的。

等这事盖棺定论,莫少珩又被赏赐了。

不过这次没有升官,而是封赏了一些新开垦的土地。

一是因为莫少珩升官升得未免也太快了,二是,水泥路才开始修,还没有看到最终成果不是。

赵景澄他们也被封赏了耕地,或许也就那么一两块耕地,但和购买的意义完全不同,那可是朝廷因功劳而封赏的。

等以后水泥路修好了,还会有其他封赏吧。

不知不觉,都快要入冬了。

一群学生,现在最喜欢的就是,手上拿着一包卤鸡爪卤鸭掌啃。

连以前从来不吃内脏的赵御宁,现在都啃得有劲。

没办法,太有滋有味了,加上身边都是一群怂恿他的吃货,一不小心就沦陷了。

“现在东市我们卖的鸡鸭,有鸡爪鸭掌和脖子的,价格都要卖得贵不少了。”

莫少珩也是一笑,这种小吃太流行了,导致百姓买的鸡鸭,都要少一些部件。

“以前最不喜欢的爪爪,现在愣是火了起来,我们铺子天天都要卤好多,不然都不够卖,也亏得要过年了,百姓买鸡买鸭多起来了,我们每天才能供应出来这么多爪爪。”

莫少珩想了想,道,“差点忘记了,其实我们还可以做一门子大生意。”

一群学生一愣。

莫少珩笑道,“现在每天杀这么多鸡鸭,量已经起来了。”

“杀鸡鸭时的鸡毛和鸭毛让他们处理干净留下来。”

正好冬天也快到了。

而鸡柔和鸭绒可是好东西啊。

用得最多的,应该是鸡绒鸭绒羽绒服了吧。

鸡绒鸭绒鹅绒的羽绒服,在现代比起一般羽绒服价格是十分贵的。

它们的好处就是,看似轻盈,但却十分的保暖。

当然,鸡鸭是牧场的,所以这门生意也算是大家一起合伙。

一群学生:“什么是羽绒服?”

莫少珩一笑,“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莫少珩开始行动了起来。

而最先弄出来的,却不是羽绒服,因为处理鸡绒和鸭绒比较麻烦,得杀菌去蛋白角质等。

首先弄出来的有两件东西。

第一,毽子。

这种小玩具,简单,但它其中的乐趣却是无法估量了。

现在,小货郎除了肥皂泡泡和陀螺,又有了新玩具了。

对于普通小孩来说,凉京最大的乐趣三街之战他们只能看一个乐趣,虽然也看得开心到不行,但能有一些亲自参与的小玩法也是不错的。

等毽子一出来,一群小货郎就玩疯了,捂着脸脸踢得哎呀哎呀的。

快乐的笑声喜庆到不行。

而小货郎们玩上后,凉凉的小孩自然也会跟风。

凉京城,怎么看都是一座充满温馨和幸福的城池,那种画面感是十分冲击视觉的,特别是经历过很多苦难的老人,现在能看到这样的一幕,脸上的皱纹都笑得合不拢嘴。

第二,鸡毛枕头和抱枕。

因为经过这么久,凉京的火炕火凳的安装普及率已经十分不错了,抱枕也成了一种特别时尚的用品。

莫少珩的铺子就长时间在收绣娘绣得好的布绢,用来做抱枕,漂亮异常,往如同沙发的火凳上一摆,是十分不错的装饰品。

这样,也能让绣娘有些收益。

以前的抱枕都是用其他布料进行填充,现在改成鸡绒,又是一种别样的感觉。

还有枕头也是一样,这么泡酥的枕头应该也是第一次见吧。

赵景澄等已经抱着抱枕,在那里睁大着眼睛挤压得起劲。

心灵苏畅了,随时随地总能找到快乐的源泉。

在入冬后没多久,羽绒服也弄了出来。

莫少珩准备让赵景澄等先穿上街,试试百姓的反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