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大型国企的命运(1 / 1)

加入书签

林永辉拍手叫好:“林云,你这认识太高明,方怡,你不总是自吹自擂,说自己如何如何有本事,看看你这个弟弟,比你高出很多,你要向他学习,知道吗?”

林云刚忙说道:“大爷爷,我就是多看了点报纸,照本宣科罢了,大姐可是复丹大学的高材生,认识自然比我更深刻,我不行,还得学!”

林永辉不住点头:“年少有为,还很谦虚,我们林家可是出了一个有本事的人,你们几个小辈,以后得跟林云多学学,比天天总是牛哄哄,这才叫怀虚若谷。”林永辉越看这个孙子越是喜欢。

林芳怡当然不服,不过她也惊叹林云的见识,毕竟是盛海人,天生就有一种优越感,今天让林云抢了风头自然不能善罢甘休。

“小弟呀,这冠冕堂皇的话谁都会说,但落到具体事情上就复杂多了,你成立了一家企业,那我问你,你知道如何做好企业吗?”

“如何做好企业?大姐,那您说怎么做呢?”林云向对方“虚心”请教。

“做企业可不容易,首先要找市场,根据市场定产品,可这才是刚刚开始,有产品后还要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围绕市场做产品,这两点做好才算是成功的一半,接下来还得要市场营销做好宣传工作………总之是非常有讲究的。”

林云听了也是一愣,能说出这些来,显然林芳怡对企业的运营很了解呀。

“大姐,那你再说说,怎么定位一款产品呢?”林云问道。

“这………咳咳,这就不好说了,这样吧,我的一位老师有手里有一些关于企业管理的材料,这些材料是一位米国哈弗大学副教授的手书,一般人可买不到,只有我们大学才有这份材料,等哪天我跟老师说一下,把这份材料复印一下,然后给你邮过去,你就照着材料里的做,保准能把企业做好。”

“咳!”林云嘴里的菜差点喷出来,米国哈弗大学副教授,这怎么耳熟呢,宋春涛看了林云一眼,生生把笑给憋了回去。

“大姐,您说得米国哈弗大学副教授叫什么名字?”

“哎呀!”林芳怡挠挠头,想了想说道:“好像叫什么豪,什么伟豪,我不太记得了!”

“噗嗤!”林云没憋住笑了出来,急忙喝了口水掩饰一下。

“大姐,是不是叫李伟豪呀?”

“对,就叫李伟豪………怎么,小弟你也看过这份材料?”

“看过,看过!”

林云真是没想到那份材料在短短一个多月内就从深市流到了盛海,而且还竟然成了复丹大学的教材,如果这些老师知道,这东西就是自己为了赚钱“瞎编”的,会不会被气死?

当然,林云不能告诉林芳怡,这是自己的黑历史,说出去丢人呀。

林芳怡看着林云一头雾水,这有什么好笑的?

林学东在一旁觉得李伟豪这个名字怎么有些耳熟呢,好像有人提起过,似乎儿子对自己提到过………还好没想起来。

一家人都很高兴,林云非常喜欢今天的食物,是盛海的本帮菜。

前世林云在盛海住了很多年,各种美食都吃过,可这顿饭却是最美的一顿。

什么“青鱼下巴甩水”、“青鱼秃肺”、“生煸草头”、“白斩鸡”、“鸡骨酱”、“糟钵头”、“松江鲈鱼”、“枫泾丁蹄”,味道就不说了,正宗到了极致,不过有一点不太好,量有点少,不够吃…………。

…………………………………………

第二天一大早,三人坐上公交车,晃悠了两个多小时来到了郊区,老远就看到了一片巨大厂区,高耸入云的烟囱正冒着烟,这是他们此行目的地——盛海粮油机械厂。

这座工厂太大了,厂房林立,恐怕得有两平方公里左右,也是,这机械厂隶属国家机械部,拥有两千多名员工,标准的部级企业。

这样的企业说是企业,实则就是个微型的城市,城墙就是厂区的围墙,围墙里除了厂房和机器外还有居住的地方。

在这里,生活设施应有尽有,什么小卖部、澡堂子、屯儿所,甚至小学都有,如果是个宅男宅女,就是一辈子不出厂区都没事。

这样的厂子很多,沈城就有十几家,辽北省更多,特别是那些有大型煤矿或者钢铁厂的城市,一个企业就是一座城市,一个企业能养数万人。

比如辽北省的鞍城,以炼钢闻名,拥有近万名职工,算上家属多达数万,数万人都靠着一座钢厂养活,危机早已埋下。

毫无疑问,这些大型企业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如鞍城,自建国开始,每年冶炼数百万吨的钢铁,这些钢铁被运往全国各地,支撑起国家工业化的脊梁。

还有那些煤矿城市,工人们一锹一锹挖出煤炭,黑色的金子转化为电力输送到祖国各处,有了电力,人们才能生产生活,才能打开国门改革开放。

某方面来说,大型企业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没有这些企业源源不断的输送物资,也就没有改革开放的根基,可当打开国门迎接新的未来时,这些企业却大都走入了末路。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追求物美价廉的产品,大型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不再具有竞争性,于是就渐渐掉队了,沈城如此,盛海也如此,这是大势所趋,谁也不能改变,只有变革才能重获新生。

龙口面粉厂还能在林学东父子的带领下实现转制,遗留的问题也不大,可这些大型企业就没有这样的运气了,就如盛海粮油机械厂这样规模的企业,谁买的起?即便有人买下,可数千工人又怎样安置?

最好的方法是引入资本实行股份制改革,可机械类企业最不吃香,利润少不说,对技术要求还高,基本上是死路一条。

在前世,林云知道有一些企业因为国家战略需要还是保存了下来,比如沈城机床厂,实行股份制改革后在一段时间内也算是重获新生,可面对国外的优质产品依旧没有多少竞争力,只能在低端产品赚些微薄利润。

总的来说,八九十年代的大型企业十年后九成以上都不复存在,多年后,人们再回忆起这段往事时只剩下了感慨,辉煌的岁月也早已经变成历史的唏嘘,但对于那些当事人来说,这不是唏嘘,而是切身之痛,这种痛或许一辈子都忘不了。

虽然林云早已知道这家企业的命运,但做不了任何事,正所谓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不过塌之前,你得卖给我套设备。

https://www.xddxs.co/read/43247/25466802.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