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 45 章(2 / 2)

加入书签

两天的考试,和io对标,每天三道题,限四个半小时完成,一题21分,两天共六道题,总分126分。

从联赛到决赛,卷面分值越来越低,难度却在不断升高。

由于竞赛时间比较长,选手可以自带一些食物饮料进考场,主办方给的小册子上考场须知一栏,特意用红笔标注:“榴莲、鲱鱼罐头、臭豆腐除外。”

也不知道过去考场上曾发生过什么令人头痛的事情。

程迟音带了一瓶矿泉水和两条巧克力进考场。

她先看完三道题。

近十年的co试题程迟音都做过一遍,回顾过去再结合现在摆在跟前的这三道题,可以看出组委会出的题目年年都有一些新意,尽可能弱化了知识上的差异,重在考察技巧性和思维性。

这种题目很吃临场发挥。

她心理素质一向好,不慌不忙答起题来。

她已经学会如何揣摩命题人的目的,可以切身体会到这些题目的美感与奥妙。

通过题目与命题人交流,这是一种相当愉快的体验。

……

两天考试结束,程迟音回酒店房间死死睡了一觉。

这种高强度的脑力消耗让人极容易缺氧犯困。

另一边,组委会的评委们拿到考卷,紧锣密鼓地批阅起卷子。

“程迟音这孩子,从省内预赛开始就表现惊艳,一路碾压过来,联赛史无前例拿了满分。”

“联赛拿了满分,我看她这次决赛也是满分。”

“真假?”

“我这不正阅她卷子呢吗,粗略看下应该都对。”

“这孩子是真聪明,物理那边赶鸭子上架考个试就能进省队。开幕式那晚照旧有联谊游戏环节,我跟老徐去看了,啧啧,叹为观止,长江后浪推前浪。”

“你瞅瞅这卷子分数还没出来,几家高校老师都在联系我问情况了,都瞄准她,保送协议都拟好了。”

“那姑娘长得好看进了娱乐圈,诶真是,浪费学习时间,回头我就得说说她。”

“姜一然也不错,俩孩子都是好苗子,后面六人国家队这俩是稳拿两个位置,希望能带队在io拿个好成绩。”

程迟音窝在房间里睡了半天,又玩了半天游戏。

第二天房间门铃按响,她过去开门,是省队里其他几个同学:“音音,今天有宣讲会,你不去吗?”

今天的行程就是各大名校的宣讲会,水木、京华大学都在其中。

程迟音揉着眼睛,半睡半醒:“你们去吧,好困。”

五个人见她不去,说会给她带宣讲资料回来。

兴高采烈去听了一天,回来给还在倒头睡觉的程迟音打包了一份饭。程迟音醒来看到吃的,拉上金珂一起去买了一堆奶茶零食回来,晚上大家窝在房间里吃吃喝喝玩游戏,感情突飞猛进。

到了此趟冬令营最后一天,闭幕式到来,组委会公布考试成绩并颁奖,确定国家集训队名单。

能来参加co的学生本身就已经经过几轮筛选,可以说个个都是佼佼者,产生的奖牌数量很多。

金珂拿到一枚银牌,抱着使劲亲了两口,其他四人一人银牌三人铜牌,都有所收获。

铜牌银牌颁奖完后,到了金牌颁奖。

颁奖台上金牌获得者一共有一百二十位,按照姓氏拼音顺序颁奖,颁奖流程格外的长。

程迟音听到自己名字走上台,组委会领导笑着将金牌挂在她脖子上。

底下一阵掌声传来。

一轮金牌颁完就到了重头戏,也就是进入国家集训队的人员公布。

全部参赛选手中,只有六十位可以进入集训队,这是比金牌含金量更高的荣誉。

国家集训队的邀请函发布是按照总分顺序进行的。

第一个叫到的就是程迟音的名字。

“程迟音,126分。”

台下观看的同学和各校老师沸腾了。

金珂激动地拍手,无声呐喊:“第一!!!!满分!!救命,太出息了。”

泪眼朦胧目送程迟音上台,金珂手忙脚乱拿出手机,精心找角度录像拍照:“卧槽卧槽,第一手照片,结束了就发音音超话。”

组委会领导越发亲切地将国家集训队邀请函发到程迟音手里,程迟音微微鞠躬感谢。

第二个叫到名字的是姜一然。

金珂瞅瞅这俩站在一起的人,戳了下队员胳膊:“我发现姜一然不说话的时候是真好看,可惜嘴巴太,不然……”

“不然什么?”

金珂耸耸肩:“你不懂,我们音音就是跟张桌子站在一起都好嗑。”

“……这样的吗。”

组委会领导在程迟音领完奖后,特意让工作人员把她和姜一然带到办公室。

办公室里,几位领导你一言我一语,话语里全是期待。

“你们俩好好加油,以你们在数学上的领悟力,后续最终进入io的六人队肯定有你们的位置。近几年中国队表现稳定,但连续五年无缘第一,次次输在华裔手里总是不好看的。”

“所以co告一段落了,也不要放松,好好备战,组委会这边会全力支持你们。”

说完,看看程迟音,想到她还有个艺人身份,领导轻咳一声:“迟音同学,希望你能和一然多交流交流,你们俩数学都好,相互进步,相互进步昂。在拍戏上综艺的时候,别疏忽了对数学的学习。”

姜一然冷哼一声。

他对程迟音最大的敌意来源就是她的艺人身份。

程迟音无视他的不满,乖乖点头:“我会努力的。”

走出办公室,两人一句话没讲,分道扬镳。

闭幕式最后,就是几所名校的现场签约和抢人环节。

程迟音趁着场面混乱,将奖牌和邀请函塞进包里溜出学校,找到杜兰。

杜兰和其他几个老师正在店里吃烤串,看到她怔了一下:“怎么这么早就出来了?”

其他几个老师笑着问:“闭幕式结束了?”

“结束啦。”程迟音笑了下,随后朝杜兰晃了晃包,递给她。

杜兰打开,看见里头金灿灿的奖牌和国家集训队的邀请函,呼吸一滞。

金牌……还进了国家集训队。

看到邀请函上,“以第一名进入国家集训队”的字样,杜兰手指拂过,烫到一样又缩了回去。

她深吸口气:“集训队集训队,下一步就是进国家队——你知道进了国家队意味着什么吗!?”

程迟音认真想了想:“公费十天出国游?”

今年的io在意大利举办。

“……这么说也没错。”杜兰噎了一下,觉得这孩子脑回路真是跟常人不一样,标准答案不应该是为国争光为校争光嘛!

其他几个老师凑过来,拿起金牌看,羡慕得连连唏嘘:“金牌,还是以第一名进入的国家集训队,这成绩刷新咱们省记录了。”

杜兰一脸骄傲:“这也是咱明远历史上第一块金牌!”

这消息传回学校,家长们怕也是要踏破门槛要求重建数竞队的。出了个第一名进国家集训队的学生,省数学会那边必然会大力扶持明远的数学竞赛发展。

她从兴奋中反应过来,又翻了翻包,确定除了金牌和集训队邀请函没有旁的东西后,震惊:“不对啊,签约协议呢?这么好的成绩,那两所,咳,没跟你现场签约?”

程迟音眨巴眨巴眼,回答:“我还没那么快想好报哪所学校。”

一旦签约保送,高校直接提走档案,后面她就算去高考也没法参加高考志愿填报了。

她前些天要么忙着工作,要么忙着准备竞赛,对各高校的强势专业并不太了解,也还没有想好日后要走哪个专业哪个方向,不打算这么快做决定。毕竟这关乎后面至少四年的大学生活。

“你这孩子。”杜兰急了,“保送了就什么都不愁了,九月份直接去高校报道。”

程迟音不急,回了一句:“还有高考呢。”

杜兰:“……”

话虽这么说,她对程迟音成绩有信心,但高考也看发挥,到时候万一发生个什么事……呸呸呸,不吉利的事情不能想不能想。

其他几个老师听到她俩对话心里感叹一声,瞅瞅,那么多人削尖了脑袋闯竞赛就是想拿到保送名额,她倒好,竞赛搞得跟过来体验的一样,追着她要保送她还不愿意。

杜兰摇摇头,见程迟音心里有数,也不再多说,叫来服务员加了些串。

程迟音眼睛一亮,拿起一串鸡胗片吃起来,舒服地叹口气:“好吃!”

“湘省的辣椒确实带劲。”一个老师吃得脸红脖子粗,连连抹汗。

程迟音不怎么能吃辣,但就是喜欢吃,鼻尖冒出点细汗。

另一边,水木和京华的招生老师急了:“程迟音呢?程迟音呢??”

发现最想要的学生人不见了,老师们都急了。

他们前几天就准备好各种优惠条件,就等着今天签人,谁知道这会儿一眨眼人就不见了。

杜兰这边正吃着羊肉串,手机响了,来电显示是个陌生号码,归属地是京。

她咽下嘴里的羊肉,接起电话:“喂,你好。”

“你好你好,是杜老师吗,我这边是水木大学的招生老师……我们学校硬件条件好,迟音同学是不是也对物理感兴趣?你跟她说说,数学啊理论物理啊还不烧钱,到了什么高能物理,最高端的加速器那得一百多亿,不是什么学校都有的你说是不是?”

杜兰:“是是是。”

刚挂完这个电话,紧接着又一个陌生电话打进来。

“杜老师,我是京华大学的招生老师,就理科教育这块我们学校是全国首位,像我们数学系排名全国第一,水木只能排第五,孩子要是想深造数学,肯定还是来我们这儿更合适对不对?”

杜兰:“对对对。”

后面又是几个学校招生老师打过来,杜兰一串羊肉串愣是没吃完,跑出去挨个接电话。

其他几个老师看着忙碌的杜兰,又看看埋头苦吃还不知道发生什么的程迟音。

“……”

程迟音埋头吃了几串,抽空看看时间,金珂几个人应该也差不多忙完了,给他们发了个定位过去。

不一会儿几人出来,程迟音看他们脸上都带着笑,问:“收获不小呀?”

几人坐上座位,跟老师们打了个招呼。

“虽然没拿到保送,但是拿到了降分录取,满足了满足了。”

“我也是降分录取,高考努努力,应该差不多。”

金珂拿出一份协议朝程迟音晃晃:“我是滨工大的保送,目标就是它,圆梦了。”

她说完,拿起一串毛肚,告诉程迟音:“刚刚好几个老师拉着我问你去哪儿了。迟音,你是不是目标在io,想进国外的大学?”

程迟音摇摇头。就她那糟糕的英语口语,蹩脚到纪澄都能笑话的发音,国外学校首先排除。

手机上,纪澄柳唯等人陆陆续续询问她成绩考得怎么样,程迟音给金牌和国家集训队邀请函拍张照发给他们。

纪澄:“卧槽!第一名,不愧是我同桌。”

柳唯:“棒,给举高高。”

不久后,容舟也发来一条消息:“爷爷托我问问你,co发挥得怎么样?”

程迟音把照片转发给他。

等了不久,容舟发来个小视频,程迟音点开一看,里头容国胜老爷子朝她竖了个大拇指:“好样的。”

程迟音眼睛弯弯,回复了个抬胳膊秀肌肉的萌表情。

几人吃好喝好,杜兰也有气无力回来了。

程迟音赶紧给她捏捏肩捶捶背,杜兰瞥她一眼,脸上是幸福的烦恼:“嗓子都说干了。”

程迟音积极认错:“对不起,辛苦我亲爱的杜老师了。”

杜兰敲敲她头。

吃完烤串,老师们带几个收获颇丰的学生在星城逛了一圈,晚上搭上回家的飞机。

co之旅正式告一段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