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 56 章(2 / 2)

加入书签

没等她反应过来,程妈推着个小推车从人群后出来,小推车上是一个高高的多层蛋糕,数字蜡烛点燃,旁边插着小牌子:“祝程迟音18岁生日快乐!”

程迟音眨眨眼。

余选笑呵呵问:“惊喜不?”

程爸程妈联系到于广平,说女儿生日想来探个班,余选知道这件事,寻思着十八岁生日还挺难得,干脆把他俩请来剧组,收工后大家一起吃个饭放松放松。

“谢谢导演。”程迟音上前抱了抱程妈,笑,“生日不是明天嘛。”

程妈仔细打量打量她,发现没瘦才放心笑道:“过生日过生日,提前一天才叫过。”

剧组一堆人呼啦啦挤过来,大包小包往她手里塞礼物:“音音生日快乐,18岁了大姑娘了。”

程迟音边接边笑一一道谢。

吹完蜡烛,分了一圈蛋糕,余选在先前吃开机饭的饭店定了几桌,把人都叫上过去吃饭。

出去的时候人挤人,程妈踉跄一下,程迟音手里全是东西来不及扶,就看到容舟已经稳稳当当搀住她:“阿姨,小心。”

程妈看看容舟,笑:“没事没事。”

到饭店吃吃喝喝,十二点一到,微信上又是一堆祝福消息发来。

一群人闹到后半夜才结束,余选大方地挥挥手明天放半天假,下午再拍。

程迟音抱着一堆礼物回酒店,坐在地毯上开开心心拆礼物,程妈坐在旁边看她拆,跟她聊着天。

拆到柳唯那份礼物,程迟音打开包装精致的礼盒愣住。

只见里头是一张印着烫金字的vip卡,外加一本图册。打开图册,第一页赫然就是柳唯她哥的介绍,什么在法国有若干知名酒庄,在澳大利亚有超大农场,是新南威尔斯南部高地最美的花园等等等等。

程迟音:“……”

程妈看了看,在旁边咂摸出味道来:“这是给你介绍对象?”

程迟音还没说话呢,程妈笑了:“放心,我跟你爸开明着呢,不过还是高中上完了再说。”

把图册和卡放到一边,程迟音拆起后面的礼物:“我的心里只有学习和事业。”

……

过了两天,程迟音收到数学和物理学会那边发来的国家集训队集训通知。

这次集训会持续一周时间,通过考试分别确定最终的国家队人选。

两封邮件底下的时间和地址是一样的,都在京华大学,集训中心会同时接待五门学科竞赛的集训队员。

跟导演请完假,程迟音在集训前日飞到首都。

在京华大学门口恰好碰到姜一然,打了声招呼,两人一起往里走去。这段时间他俩依旧保持联系,分享试题和课题研究,倒是比之前熟络很多。

姜一然问:“你以前参加过集训吗?”

程迟音摇摇头。

姜一然说:“封闭式集训就是把人关小黑屋拼命做题,做不出题不给吃饭。”

程迟音:“?”

她觉得这有点离谱,但看看姜一然面色冷淡的样子,又觉得他不像是在诓人。

姜一然侧过头看她,推了下眼镜问:“居然信了?”

程迟音扯扯嘴角,往集训队里走去。看不出来你还会幽默呢。

姜一然抬步跟上,声音里带点笑意告诉她:“听说今年集训的考题形式变化很大。”

程迟音应了声,瞥了眼他:“对你来讲难道不是变化再大也不在话下。”

姜一然认真点头,十分自信:“嗯。”

集训中心在京华大学的中关新园,完成签到后,工作人员给他俩发放了集训时间安排表和住宿房卡。

看看时间安排表,前三天是老师授课培训,后两天是考试,最后一天宣布人选。时间安排挺宽松,前三天的授课时间每天只有四个小时,其余时间随便学生安排。

只不过程迟音需要上两门,一天八个小时的授课。

姜一然似乎经常过来京华大学,带着程迟音熟门熟路走到住宿区。

程迟音刷开房门,发现住宿的地方还挺好,一个人一个标间,有吃有喝有wifi,卫生间热水器空调都有,还有台看上去配置不错的电脑。

桌子上摆着几本主题为各领域最新技术的校刊杂志,程迟音见难得有机会看到这种内部杂志,放下东西后坐在桌前看起来。

第二天开始正式授课。

上午是全部五门学科、三百位集训队队员的联合授课,具体学科知识没涉及,着重讲述学科间的联系和未来发展蓝图。

下午是数学授课,io的竞赛范围包含代数、几何、数论、组合数学和概率论等,每个领域都安排了专门的老师过来讲解。时间有限,老师们只讲概念而不涉及到具体题目,力图开阔学生们的思路。

到了晚上是物理,竞赛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已经不是高中物理知识可以应付的程度,在场的六十位物理集训队成员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甚至可以超过不少本科生。

请来的老师是京华大学的知名老教授乔志儒,了解这些学生的知识面,因此也是侧重于梳理性和启发性教学。

他用四个小时的时间详细梳理了一遍力学:“……牛顿为后人留下经典力学和微积分这两座大山,后来拉格朗日把微积分之上的变分法引入动力学就成了拉格朗日方程,哈密顿更进一步扔掉力的概念,用最小作用量引入哈密顿正则方程。”

“这就是咱们到了本科后物理系要学的第一门课,理论力学。以后不管你们是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还是流体力学飞行力学等等,都要以理论力学为基础。”

理论力学是第一门课,包括静力□□动学动力学三部分,程迟音光学习理论力学已经觉得博大精深奥妙无穷,为物理规律的普适性感到着迷。

而理论力学之后,还有电动力学、热力学和量子力学。

后续的这三门力学课程,每接触一门新课程,程迟音都感到自己的世界观在被刷新。

电动力学引入场的概念,统计力学以概率分析世界,至于量子力学,甚至给哲学学科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新的发展。

这是穷尽一生也领悟不完的美妙。

乔教授讲完已经是晚上十点了,宣布下课后,集训队队员们纷纷收拾东西回住宿区。

朝程迟音招招手,示意她留下,随后乔教授缓步走到她前面一个座位坐下,问:“这次物理决赛的不公平竞争一事我听说了,没因为这个对物理产生不好的想法吧?”

程迟音笑着摇头:“竞赛是人为的,学科是纯粹的。”

乔教授放心了,又问:“集训队里就你一个孩子没签保送,老师想问问你是有什么顾虑吗?”

程迟音乖乖如实回答:“我还没有确定目标。”

这句话她和容教授说过,和杜兰说过,也跟物理老师说过。

教授目光里染上欣赏:“那咱们就来谈谈目标这个事情。听完我今天讲的课,你有什么想法没有?还想在物理这条道上继续走下去吗?”

程迟音点头。

乔教授用引导性的话语慢慢说道:“那在这条道上,你能想到的最远大的目标是什么呢?没事,放开了说。”

最远大的目标……放开了说……

那我就不客气了啊。

程迟音想了想:“微积分,用琼斯多项式解释西门斯理论。”

前者是牛顿为了研究物理里各种奇奇怪怪的函数积分捣鼓出来的。

后者是爱德华威腾这位物理学家为了研究弦理论顺便弄出来的,在数学上的卓越贡献让这位物理学家获得了菲尔兹奖——数学领域的最高荣誉。

总结就是两位物理学家为了更好地研究物理,发现研究着研究着,诶,作为工具的数学不够用了,于是自己捣鼓出来一个对数学发展极为重要的数学理论。

教授哑然,瞬间明白程迟音的意思。

在她看来,远大的目标就是像牛顿、爱德华威腾一般,研究出能够推动数学发展的数学工具。

简而言之,她想当物理学家中数学最厉害的那个,同时也要当数学家中物理最厉害的那个。

这个目标确实称得上“远大”二字。

程迟音轻咳一声,继续画饼,带着笑说:“再比如超弦理论什么的。”

乔教授跟着笑起来:“超弦理论。还是说到爱德华威腾,他推测的理论在霍金看来,那可是解释宇宙中每一个物理现象的终极理论,包含所有物理学定律。”

理论一旦被证实,将是统一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存在。

他摇摇头:“但关于宇宙终极秘密的理论在我有生之年怕是看不到了,这和历史进程有关。”

在现阶段想要证实理论几乎无果,也许百年后真的能被证实,那恐怕是整个物理学界的大震荡。

他并没有因为这个对学生来讲过于宏大的目标而对程迟音产生不满,依旧和颜悦色:

“不过,你和爱德华威腾一样。”

“不仅是在物理,在数学上同样有着惊人的天赋和直觉。当一个人站在两个领域的交界处,看问题的方法会和那些只各自专精一个领域的人不同,两门学科相互启发这是好事,也更容易出成果。”

程迟音本来是略带点玩笑的意思说出这个“目标”,听到教授竟然真的开始鼓励起她来,反而有些不好意思。

教授喝了口茶水,接着问道:“讲完了最远大的目标,那么近一点的目标呢?有感兴趣的专业吗?”

感兴趣的专业。

程迟音不由想到当初去陇省拍广告时,吊在威亚上目睹火箭升空的那一幕。

那是逆飞的流星,代表着探索的火焰。

她认真起来,抬头看着乔教授,缓缓吐出两个字:“航天。”

乔教授审视了下她的眼睛,提到这两个字时,她的眼睛很亮。

看来这才是她真正的目标了。

他希望这样一个在物理和数学领域都有着敏锐天赋的孩子能够留在京华,为京华带来荣誉。

但更希望她能在应该在的领域发光发热,不为校争光,而是为国争光。

“我今天来其实还是带着任务的,说服你签约京华。”乔教授笑了下,随后道,“但是孩子,如果你有志于航天领域,那么没有比西联工大更好的选择。我个人给你提个方向,研究航天,就研究它的心脏。”

程迟音怔住:“心脏?”

她瞬间意识到教授说的是什么,“您是说,发动机?”

教授点了点头。

“我们国家的航天航空有‘心脏病’。看看新闻,是不是觉得我们国家航天领域很发达?火箭一个接一个送上天,成功率还高的惊人?”乔教授叹口气,“但事实是,我们国家的核心动力领域全面落后,并非航天强国。”

程迟音重复他的话:“全面落后……?”

她知道我国的发动机领域存在缺陷,却没想到会得到一句“全面落后”的评价。

乔教授问:“我国相关基础学科差,机加工工艺设备依赖进口。像早些年的老式火箭你知道用的什么燃料和发动机吗?”

程迟音在学习天体物理的时候有补充过相关知识,回答:“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

他点头:“对,因为偏二甲肼溶于水容易储存,技术相对简单,但它有剧、昂贵且比冲不能满足大推力火箭的需要,逐渐被淘汰。后面的新火箭用的液氧煤油发动机,事实上是上世纪90年代拿苏联的样机后改进来的,参数仍然不够。再后面,液氢液氧发动机,最先进的那种我们国家至今没碰过。”

这是新闻上不会提及的内容。程迟音心里叹了口气。

“说来说去,航天航空发动机这块,我们国家和技术最先进的国家至少有着四五十年的差距。不想尖端科技受制于人,需要的就是你们这些小辈们接过担子。”老教授笑,“现在,知道我国的航天事业并没有那么美好,还有很多的坎坷和阻拦,你还想继续这个目标吗?”

唯有这个问题是有着确切回答的。

程迟音微微笑一下:“如果一片坦途,进入这个领域又有什么意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