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第 105 章(1 / 2)

加入书签

康熙今年巡幸塞外除了打算带上胤礽、直郡王、诚郡王、四贝勒和十四阿哥之外,还有八贝勒、九阿哥、十阿哥和十三阿哥。

其中除了胤礽、直郡王、诚郡王和四贝勒是已经娶妻之外,其他儿子当中就只剩下八贝勒一个人是已经成家的。

所以康熙扒拉着手指算了一下,哦,二儿子、大儿子还有三儿子跟他撒娇了,那么接下来还有四儿子和八儿子是吧?

没理由四福晋和八福晋知道了她们的嫂子们能够跟着一块去蒙古,她们都无动于衷。

所以一想到还有两个儿子排着队要给自己撒娇,康熙就觉得头疼。

特别疼的那种。

虽然有句俗话是这么说的,屎壳郎说自己的儿子香,刺猬说自己的儿子光,但是作为亲爹的康熙真的没办法捂着良心说他对儿子们的撒娇很受用。

这里重点批评直郡王和诚郡王。

直郡王就不说了,诚郡王好歹也生得白白净净,一副斯斯文文的模样,康熙原本以为他来跟他撒娇,他总不该太难受才对的。

结果他错了。

康熙心想他活这么大,即便有权有势也从来没有干过逼良为娼的事情,他也不屑干这样的事情。

结果他儿子倒好,长出息了,逼着他干出“逼良为娼”这样的事情。

想起诚郡王跟自己撒娇的时候那种勉为其难,心不甘情不愿,康熙表示他一个受害者都还没有觉得委屈,他委哪门子的屈?

正是因为诚郡王的不给力,所以即便四贝勒和八贝勒都不像他们大哥直郡王那样生得五大三粗的,康熙对他们撒娇的本事也不抱任何希望了。

尤其是他的四儿子,康熙想起幼年时的四贝勒还是挺可爱、挺活泼的,结果随着年岁渐长,经历了丧(养)母,又与生母关系疏远的事情之后,慢慢地养成了一副内敛克制的性子。

年纪轻轻的,也不知道打哪儿学来一副古板严肃的脾气,就连对着他这个皇阿玛,也鲜少有什么笑脸的。

康熙虽然不知道什么叫做面瘫脸,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四儿子要顶着他那张红衣大炮都炸不开的臭脸给自己撒娇……

康熙顿时深吸了一口气,只觉得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

八福晋可不知道康熙对自家儿子们撒娇的本事有多嫌弃,得知幼双、大福晋和三福晋都可以去蒙古之后,当天回到阿哥所就缠着八贝勒让他也去跟康熙说说,把她也带上。

“爷,我长这么大还没有去过蒙古呢,你就答应我吧。”八福晋生得娇俏,性情又张扬,八贝勒原本以为自己不会喜欢这样的女子的。

可是和八福晋大婚之后,八贝勒就一点一点地被她给吸引了,她热情似火,虽然没有一般大家闺秀该有的矜持和腼腆,但是却像是明媚的骄阳似的,耀眼到让八贝勒根本无法不被她吸引。

八贝勒的生母卫贵人只在年轻时得宠过那么一段时间而已,否则的话她也不会只生了八贝勒一个孩子,而且至今还只是小小的一个贵人。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八贝勒从小就比其他兄弟要更懂事一些,他深知自己没有别的兄弟那么有底气,所以从小到大,八贝勒不说活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但是至少也是打小就懂得了谨言慎行的道理。

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任性了,闯祸了,不会像直郡王这些哥哥们,也不会像九阿哥那些弟弟们一样有额娘替他撑腰。

相反,八贝勒还得反过来给他额娘撑腰。

因为卫贵人虽然生得貌美,满宫上下甚至找不出一个比她更好看的嫔妃,但是性子却十分弱,弱到八贝勒都还没有足够的自立能力时,就得分出心神来护着自己的额娘了。

虽然清朝的太监不像明朝那样,有权有势到连皇帝的女人都敢欺负,但是地位不高又不得宠的嫔妃在后宫里面能有什么好日子过呢?

毕竟宫里头多的是见高就拜,见低就踩的势利小人。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有这样一个柔弱到需要稚子保护的生母,八贝勒会养成这样的性子很好理解,而他会被八福晋给吸引也很好理解。

因为他注定没法成为这样的人,所以他羡慕活得这样明媚又张扬的人。

“二嫂、大嫂和三嫂她们都去了,我也想去。”八福晋对八贝勒道,“你不是说过要我和二嫂她们打好关系吗?现在正是好机会。”

见向来骄傲的八福晋这会儿为了央他带她一块去蒙古,而甘愿在他面前伏低做小的,八贝勒嘴上不说,实际上心底里却还是有点受用的。

没错,八贝勒确实是爱八福晋骄傲的一面,但是不代表他不爱她温柔小意的一面的。

尤其是像八福晋这样性子的人,要她温柔小意实在是太难了,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以至于八贝勒分外珍惜这样的机会。

“话是这么说没错。”八贝勒故作为难似的皱皱眉道,“但是二嫂也好,大嫂和三嫂也罢,她们都嫁给太子爷、大哥和三哥这么多年了,太子爷他们央皇阿玛,皇阿玛能答应,很难说不是因为看在三个嫂子这些年来替三位兄长操持家务,孝顺长辈和生儿育女的功劳上。”

“我也替你操持家务啊,里里外外的,我不是都管得很好吗?孝顺长辈,我也有啊,也就是皇阿玛比较少见而已,但是皇玛嬷、惠额娘和额娘那边,我都没有落下的。”

至于生儿育女……

八福晋再是能言善道,舌绽莲花,她也没法无中生有,凭空捏造,再说了,又不是她不愿意给他生儿育女。

一说到孩子的话题,八福晋的心情就不太好了,她处处都要强,原本想着她和八贝勒的感情那么好,大婚后他也鲜少去其他格格的屋里,所以她应该很快会有孩子才对的。

可是谁知道每个月准时来报道的月事叫她一次又一次失望了。

这么一想,八福晋就连继续缠着八贝勒,央他带自己去蒙古的心思都去了一半,她带着自暴自弃似的语气道:“至于生儿育女,便是我这会儿立马就怀上了,也赶不及了呀。”

一看到八福晋这个样子,八贝勒顿时就没心思再吊她胃口了,伸手拉住她笑道:“那可不行,你现在要是真的怀上了的话,那么年中爷还怎么带着你一块去蒙古?”

“所以你要是真的想替爷开枝散叶的话,那就等从蒙古回来之后再说吧。”

“你以为你是送子观音呢,还能决定我什么时候……”八福晋下意识的就张嘴反驳八贝勒的这番言论,结果话才刚说出口,她顿时就愣住了。

“年中带我一块去蒙古?”八福晋惊讶地看向八贝勒,“爷,你是已经跟皇阿玛提了吗?我也可以跟着一块去蒙古?这是真的吗?你没有跟我开玩笑吧?”

见八福晋激动成这个样子,八贝勒也就不后悔自己硬着头皮去给自己皇阿玛撒娇了。

虽然八贝勒现在想想还是觉得很羞耻,但是一看到八福晋这个高兴的样子,他又觉得值了。

“爷像是跟你开玩笑的样子吗?原本回来就想跟你说了,谁知道你抢在爷前面开口了。”于是八贝勒就将计就计,好好地享受了一把自家福晋的温柔小意了。

八福晋一听,顿时就明白了八贝勒刚刚是故意了,但是即便如此她也没有怪他什么,因为这会儿她心里甜得就跟喝了蜜似的。

******

八贝勒和八福晋这边如何恩爱甜蜜,康熙那边自然不知道了,即便他在儿子们身边都安插了眼线,也没有那个心思打听自己儿子和儿媳妇私底下的日常是如何的。

毕竟他又不是老不修。

但是他等了等,等了又等,见四贝勒迟迟都没有来乾清宫跟他撒娇,康熙就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他倒也不是觉得失望,事实上四儿子不来给他撒娇,反倒是“饶”了他“一命”。

康熙之所以叹气,是因为觉得和其他几个儿子相比,四儿子和他福晋的夫妻感情实在是太冷淡了。

按理来说,四贝勒和四福晋夫妻两人相敬如宾的也并没有什么不对的,时下的夫妻多是这样的相处模式,真正能够做到琴瑟和鸣,如胶似漆的反倒是少之又少。

别说别人了,康熙自个儿也做不到。

但是康熙当初为什么那么着急的就让四贝勒和四福晋成亲?要知道当时四福晋虽然说已经满了十三岁,但那也只是虚岁而已。

可是康熙还是早早的就他们两人大婚了,目的就像胤礽当初说的那样,希望他这个四儿子能够有一个真正属于他的家。

四贝勒和养母孝懿皇后母子情深,和生母德妃反倒是平平,如果孝懿皇后还活着的话,康熙自然不会这么安排了。

可惜她早早离世,而德妃对四贝勒这个儿子又只有面子情而已,看着年幼的四儿子既要忍受养母离世之痛,又要面对生母的冷淡,于心不忍的康熙能做的就只有让他早日大婚。

这样他有了自己的小家,就不至于活得那么冷冷清清了。

但是当初做出这样决定的康熙却忽略了不管是四贝勒还是四福晋,都实在是太年幼了,尤其是四福晋。

即便身边有亲近的奶嬷嬷和丫头,但是突然嫁进宫里,她内心如何不惶恐?

偏偏她嫁的又不是普通人家,上面有冷淡得只剩下面子情的婆母,下面又有一大帮还没有收服的奴才,因为提前出嫁以至于并没有学到太多如何打理中馈之事和夫妻相处之道的四福晋初初嫁进来的时候,处境有多艰难可以想象得到。

其实一开始四贝勒和四福晋也有过一段互相扶持,相依为命的日子的,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两人就有些渐行渐远了。

都说孩子是维系父母感情的纽带,但是即便两人的嫡长子小弘晖出生了,四贝勒和四福晋的感情却并没有因此而回暖,依然是不冷不热的。

想到这里,康熙如何能不叹气?

虽然四儿子给他撒娇的话,确实是有可能让他再遭一回罪,但是眼见着四儿子和四儿媳妇处成这样,他宁可自己再遭一回罪了。

而且同样都是已经娶妻的皇子,但是到时候如果只有四贝勒一个人没有带上嫡妻的话,那么他面上好看吗?

这么一想,康熙忍不住又想要叹气了。

同样替四贝勒操心的人还有胤礽,虽然他只是四贝勒的兄长并不是阿玛,但是到底是自己护着的弟弟,眼见着他就要丢脸了,胤礽哪能不管?

“要不然你去跟四弟妹说说?”从四贝勒那里得知他至今都没有去找康熙是因为四福晋自己不愿意去蒙古之后,胤礽就想到了回家搬救兵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