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6章 谁牵头做(2 / 2)
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极其尴尬,搞开发,东边有凌源经济开发区作竞争对手,西边有邻市的经济开发区。
两边的开发区各项配套设施都很成熟。
不管跟哪边比,新区都毫无优势:既没有企业,又没有超市、学校、医院,出门就是庄稼地,盖了楼卖给谁啊?
泉山新区最初成立的时候,也有过开发地产的想法。
自己也成立了一家地产开发公司,做了两个楼盘,结果却卖不出去,最后只好分给泉山新区的员工住。
那些三年前在新区买了地的人,现在都后悔死了,惟恐脱不了手。
怎么程大伟下去一番调查,竟然还要打击囤地倒地?你以为大家愿意囤啊,那是实在找不到下家,卖不出去!
新区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征来的地卖不出去!
为此区里每年还要付给那些失地农民一笔不菲的补偿款,这笔开支已经把区里给压垮了,而且还拖累到了省总公司。
如果真让程大伟这么一搞,地岂不是更加卖不出去了?
图轰然也没想到程大伟会说出这么个结论来。
他把手里的钢笔转动一圈,道:“很好嘛,能发现问题就是好事,说明程大伟同志还是下了一番工夫去做调查的!”
众人哼哼哈哈,不置可否。
他们都听出这话多少有些在讽刺程大伟的。
程大伟不以为意。
他拿起杯子喝着水,脸上带着淡淡的笑。
他说的这两条,可能解决不了眼下新区的实际问题,但如果能够执行下去,将来新区却要受益匪浅。
他下去调查的时候,的确发现了不少问题:
新区内一些的项目,其实都是假项目。
目的是为了用优惠政策拿地,拿地之后什么也不做,就是坐等地价飙升,然后再倒手转让,赚取不菲的暴利。
而这中间的差价,最后都让那些真正要做项目的企业给买了单,成为了企业必须要负担一项额外成本。
这种事情,在全国屡见不鲜。
有些地方为了防止囤地,也出台了一些政策,比如拿地之后五年内严禁转让,表面看好像是为了打击囤地,其实却是推高了地价。
土地被捂起来不能交易,能交易的土地就少了,价格自然会越涨越高。
而五年之后,价格都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当初那些拿地的人,什么实业项目都不用做,就让地荒了长草,期限一到把地转让,暴利唾手可得。
所以程大伟不限制交易。
你可以随意交易,但拿到手的年限越长,你转手的成本就越高,风险也越大,那些投机的人在风险面前,自然就会掂量一番的。
而对于真正做企业的人来,是不会考虑这个问题的。
随着企业入驻越来越多,地价不涨是不可能的,但这个涨势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最后能享受到土地增值好处的,反而是那些企业。
“程书计的提议很好,慎重起见,我觉得还是要再沉淀一下,下次开会,我们集中议一下这个。”
图轰然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多作纠缠。
他又将议题拽回来,“再说说你在研究所这个项目上的想法,这是我们眼下的头等大事啊!”
程大伟放下茶杯,轻描淡写道:“只要之前承诺的各项政策的支持到位,这个项目我就有信心做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