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靖天总司(1 / 2)

加入书签

靖天司在大临设靖天司总司,而在其它地方分设十五分司。说是十六国家各设一司,可是因为草原联盟的特殊性,导致了靖天司不得已在草原联盟分设出两部分。

草原联盟虽然是一个整体,但是因为王庭与宗教的原因分为南北两个部分。

北部是漠北教廷,南部是漠南王庭。虽然草原人自己说他们自己是一家人。但是自大临开国皇帝以来都认为草原都分为两部分,毕竟王庭一直换,而教廷却不是一直换的。

所谓铁打的教廷,流水的王庭。这可不仅仅是大临穿出来的,而且就连草原人自己也会这么说的。

不仅仅因为这些原因,还因为漠南漠北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人员流动。想到漠北只能选择从东北去扰,而靖天司又不是那种特别松散的谍子机构,所以导致流动消息的速度会非常慢。

因此就设立了靖天司漠北司和漠南司两处分司。

而东北的部落又设立了一司,而余下的十一司,就对应着南方十一国。

其中南唐的靖天司分司,是所有分司中势力最为著名的。而且也是沈均控制最多的,甚至比大临的控制还要多。

而且因为沈均的决策,所以靖天司在南唐的势力也是最广的。

与大临相比,反倒是因为大临这边的靖天司受到卢阳王的限制,导致靖天司的势力缩减,反倒不如南唐的靖天司。

而且就算是大临的靖天司人数,都没有在南唐当然靖天司人数多。

羽藤阁在大临的入侵也很著名,但是却不及靖天司对南唐所做的事,靖天司对南唐所做的事,实在是连大临人自己都觉得无法理解。

大临承天元年,文成皇帝驾崩,新帝即位。本应该帮助平帝在朝堂上大有作为的靖天司,却选择了对南唐进行疯狂的举动。

那一年南唐抓捕到的大临谍子就有近百余人,要知道羽藤阁在这方面一直是很差的。这百余人已经比得上之前五年所抓捕的靖天司人数了。

潜入谍子是一件很漫长的事,因为不是所有的谍子都都能够直接做到高位,几乎每一位谍子还要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潜伏。所以抓到一个谍子其实很费力,不是所有人都和章巨野一样的,能够被故人认出来。

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认为是靖天司的实力下降,而羽藤阁的能力上升,但是事后证明根本就不是这么一回事。

抓到这百余人反而证明了羽藤阁的无能,因为某一位在靖天司中隐藏多年的人,不惜用自身的身家性命换来了一份情报。

上面记载了百余人的信息,但是那人临死之前又透露出一个消息,这份名单多半是假的。而他真正的消息是靖天司派遣了近千人进入南唐。

经过核实,那份名单几乎是假的。就算有真的,也是被捕的那百余人里的一员。

他们确实知道了有很多人潜伏到了南唐,可是却没有什么用。因为那一千人的名单不可能放在一起。

(本章未完,请翻页)

而且相比他们知道这个消息的损失,靖天司的损失其实要小很多。

而且那位隐藏在靖天司里很多年了,而且没有任何一个靖天司里的人怀疑他的身份,他不仅潜藏的成功,还是羽藤阁在靖天司中潜伏地位的最高人员。

他几乎就快知道了靖天司司正沈均的身份,但是因为要调查这些事,他选择了先去做这些事。

就算做了这些事,他也可以跑。但是由于他为了能够让那张名单运出去,就放弃了自己的逃跑。

结果他被抓了,抓他的就是他一直心心念念的靖天司司正沈均。沈均看着他说道:“好久不见了。宁将军。”

那人就是京兆府府军主将宁海波,是沈均的故僚。

沈均当年是和宁海波一起在东北从军的,后来沈均的职位越来越高,但是和宁海波的关系却也算不错,而后来沈均封侯,也会和宁海波有所联系。

宁海波见到沈均时很诧异,但是随即想了一些事情,就明白了是什么原因。他苦笑着说道:“没想到,他就是你啊。”

沈均说道:“我也没想到你就是他。”

沈均通过南唐那边的密报知道了羽藤阁在靖天司里藏了谍子。所以他就将计就计,想钓一条鱼出来。

钓到了一条大鱼,而且是他的故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