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学策论(1 / 2)

加入书签

王少跃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躬身行礼,说道:“学生谢过辛师之大义。只是不到万不得已那一天,还请辛师不要那般。”

辛有物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说道:“一定会的。好了,不说这种事情了。

我想知道,你不怕被卢阳王知道有关你的事情吗?作为我的学生,你是有很大的可能被卢阳王盯上的。你要知道,卢阳王这个人从来就不是什么正经角色。”

王少跃说:“这件事情,学生早已经做好了准备,学生不在乎所谓的卢阳王的权势。

卢阳王还不能够一手遮住大临的天,他终究还是仗着陛下的顾虑行事罢了。”

辛有物说:“你这么说卢阳王,没有任何问题。可是你要知道卢阳王这个人的真实秉性很是复杂的。”

王少跃点头说道:“我从老师那里了解过卢阳王的实际情况,所以我才敢有把握说出这些话。而且您放心,他应该是不会对我下手的。就算是对我下手,他也会付出代价的。

而那个代价是他不能够接受的。所以您就请放下新来,等着我到时候完成这些事情就好。”

辛有物说道:“虽然不知道你说的有关事情是什么,但是愿你能够成功解决这些问题。

大临的未来是属于你们这样的人的。”

王少跃说道:“谢谢辛师的祝愿。”

然后二人就讨论了一些有过几日开始的作息调整,虽然乡试是在秋天的八月份,但是王少跃还是决定从现在就开始努力准备这些事情。

因为今年的乡试可能会比较困难,乡试多在八月举行,故又称为秋试、秋闱。

像这样的,一般都是科举考试中的常科。

科举考试中的常科是定期举行的,除非国家发生重大事件,一般考试时间不会变动。所以不需要预先发放通知,到时大临的考生自动做好应试的准备。

若遇朝廷寿诞、登基等庆典活动,还会临时加科称做恩科。而大临自从平帝登基以来就只开过一次恩科,所以这些年大临每一年的乡试的竞争都是比较激烈的。

尤其是今年王少跃所参加的乡试,汇集了很多多少年前的秀才中的佼佼者。

他们都是王少跃考取举人能否夺得解元的阻碍,也是王少跃的强有力竞争者。

王少跃虽然不适合很担心自己的乡试成绩,但是他还是会担心自己能不能得到解元的。

解元其实只是个名头,但是王少跃需要这个名头,因为孔静怡的那个主母在王少跃去孔家拜年时说的话,这话虽然不是当着王少跃表面说的,但是王少跃听得很清楚。

那孔家主母是这么对自己的那一双儿女说的,她说道:你们两个可要看好了你们那位所谓的姐夫,看到他你们两个就应该明白什么是一事无成的落魄。你们两个要知道,以后你们那个姐姐过得日子可是会非常辛苦的。所以你们一个要好好读书,一个要找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个好婆家。要是遇到这样的人怎么办?

王少跃当时的火气就上来,他知道这位孔家主母是因为他家境贫困,不能够给孔静怡好生活,才把孔静怡那么轻易地嫁给他的。

只是你自己这么说也就罢了,还在自己的孩子面前说。那个女孩还可以说得过去,年纪大了能够分辨一些是非,那个孩子还不到十岁,你就这么和那个孩子说。

而且你骂我就算了,还提上我的娘子,这就是你在惹我了。当时,如果不是有孔静怡在一旁劝阻他,他恐怕就和那位孔家主母撕破脸皮了。

所以他除了要考中解元证明自己的实力之外,还要通过考中解元来给这个孔家主母一个教训。

王少跃知道一定会有知道这个计划的人觉得王少跃太过儿戏,没有一点远谋和伎俩。但是王少跃觉得既然是少年,又有自己的能力,那么还想着隐藏实力做什么呢。不如拼尽自己的力气,去做自己能够做的事。

不要以最保险为借口,哪怕这件事会因为你失败,但是也要绽放出自己最美丽时的样子。

更何况王少跃对自己的计划已经有了一个自己的把握,在和辛有物交谈的过程中,王少跃知道自己喝还是有一些问题的。

尝尝会在一些问题上陷入牛角尖,就比如当辛有物问道如何治理西北事务的时候,王少跃所答的是远交近攻。

而辛有物则说道:“远交近攻确实不错,但是对待现在的西北,要进行双攻。你说的其实是一种比较不错的处理方法。但是现在西北的军事已经逐渐稳定下来,这也就证明了现在的西北不需要远交近攻了。或许远交近攻面对这些事务依然会有作用,但是他的作用远不如双攻来的快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