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 同娥设的欣喜(1 / 2)

加入书签

游牧名族可没有世袭的说法,在汗位继承上有父死子继、兄终弟继、叔侄相继等多种方式。

看似突厥的继承制度和中原王朝没什么区别,实际上区别却很大。

中原王朝皇帝没有子嗣,可能会过继兄弟的孩子继承皇位,也可能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兄弟,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皇帝没有儿子。

宋太祖赵匡胤死后由其弟弟赵光义继位,留下了‘烛影斧声’的千古迷案。

兄终弟及的事并不鲜见,但在自己子嗣康健的情况下,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但是这种事情在游牧名族却很常见。

继承汗位的因素有很多,先汗的遗命,生母的贵贱,继任者的实力。

最重要的还是继任者的实力,在游牧民族的历史上,子杀父,弟杀兄非常常见。

当然了,这种事情在中原王朝也非常少见,但是都会找一些理由,事后也会尽量的去掩盖。

李世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发动玄武门之变,就是以李建成yin乱后宫为理由。

而事后关于玄武门的事情,无人敢再提起。

但是游牧民族却不会,相比于中原农耕地区的优渥生存环境,北方游牧民族则要面临着很多的不确定性。为了争夺有限的生存资源,不仅牧民、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就连父子兄弟之间也经常给拔刀相向,所以他们常说:“友谊的分量往往比不过一片牧草”。

蒙古历史中兄弟相残的悲剧数不胜数,乌恒人杀死自己的父亲并不算犯罪,冒顿单于即便“鸣镝弑父”也不影响继承匈奴的合法性。

成吉思汗当年就曾亲手杀害过与他争抢食物的同父异母兄弟。与蒙古人一样热衷于扩张的阿拉伯贝都因人有这样一句谚语:“我们的职业就是抢掠。我们抢掠敌人和邻居。如果没有办法抢掠他们。我们就抢掠自己的兄弟。”

这样的做法看似残忍无情,但都是为了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去。虽然绝大多数时间内讧只会削弱自身的实力,但只要纷争结束,活下来的无疑是能够带领家庭、部族走向强大的人。

所以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杀父杀兄并不会遭人诟病。

泥熟逃到高昌,隐忍多年后,夺的西突厥的可汗之位,没有人敢小看他。

同娥设即便对汗位有想法,只要泥熟活着,他都不敢做什么。

但是如果泥熟死了,那么他的机会就来了。

泥熟年纪并不算大,今年才刚刚四十余岁。

游牧民族因为生存环境的恶劣,对子嗣传承相比较汉人更加看重,因此成婚并不会比汉人晚。

正常来说,泥熟这个年纪,孩子都应该有二十多岁了。

但是泥熟在之前逃亡到高昌的时候,妻儿并没能带走,早就已经死了。

现在的儿子是他在高昌的时候生的,才刚刚十五岁。

同娥设根本没有把这个侄儿放在眼里,只要泥熟一死,凭借他的实力,坐上汗位轻而易举。

现在首要的目标是确认泥熟的身体是不是真的不行了,还是故意装样子,想引诱他动手。

同娥设根本没有心思在这等待其余的部落首领,带着自己部落的人,直接回到了营寨。

回到营寨,同娥设让收下的将领带兵回营,他直接往泥熟的王账而去。

“大汗交代了,现在不见任何人。”

此时的王账早已戒严,同娥设距离王账几十步就被拦了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