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早等着你呢(2 / 2)

加入书签

“不搞死咱们的画报,紫竹他们的画报就卖不上啊。”廖峰叹气:“那几个老板不仅家大业大,还都是议员、参议,发句话,咱们头顶就起大风了。”

早先他还为李根停刊的决定感到惋惜,现在则不得不佩服东家的先见之明。

虽说他不明白东家为何就是不答应让别人参股,但既然是东家的决定,他唯有支持。

“能挺到现在,已经是多方博弈的结果了。”李根很淡然。

不仅仅是他这个印画报的贿赂相关官员。

卖书的人里,能说上几分话的,也都在帮青春画报使劲。

毕竟李根的书物美价廉受欢迎好卖啊。

可惜终究还是其他大书局那边的背景关系更硬,强行要从源头卡断青春画报。

“李老板,别来无恙。”

有客人上门,不过对方面上笑容意味难明。

“青春画报停刊,让东海文化方面失去一抹亮色啊,实在可惜。”

紫竹印书局掌柜彭宣叹息:“我家东家也曾仗义执言,可惜没能改变最终决定。”

李根到似乎很看得开:“终究有些媚俗,被责令整饬,也是理所应当,说来惭愧,我前些日子忙于其他事情,也确实疏忽了对画报内容的监督,让这小子信马由缰撒野了。”

站在他身旁的廖峰低下头,满脸羞愧,虚心挨训。

彭宣端正神色:“关于我先前跟李老板商量的事情,不知李老板考虑地怎么样了?我家东家可一直在等候你的佳音啊。”

李根言道:“杨老板盛情,我受之有愧,经历这次的事情,我也深感自己需要反省,贵书局名扬东海,我这害群之马,实在不敢污了紫竹美名。”

彭宣没被他糊弄过去,神情略严肃几分:“李老板可是有了其他规划?”

他很快就知道,李根有什么规划。

“卖映像机……”

紫竹印书局东家杨锦生望着远方,久久不语。

严格说来,这不算特别出人预料。

毕竟先前李根大肆收购老相机,很难不让人联想他要就此做文章。

紫竹印书局甚至都跟着抢购了几台黑白老相机,交给技工研究。

但时间还是来不及,在他们有成果前,李根已经开始兜售用于彩照和彩印的新式相机。

卡住青春画报发行时,杨锦生等大书商其实也有试图从商业局方面着手,再多卡住李根其他商品的售卖资格。

只是可惜最近适逢省议会临近重新选举,他们动作也不好太大。

卡青春画报,名正言顺,毕竟对方本身有可供批判的瑕疵。

但要卡彩照相机、制版相机,就没那般口实。

赚不到读者钱,那我就赚你们的钱好了。

最终,李根这第二把火,再次爆了。

“快快快!现在最重要的就是速度!谁速度快,谁就能吃下青春画报空出来的市场!”

这是有心搞彩印取代青春画报的人。

虽说有文礼局的公文,但眼热青春画报又有一定背景的大商家也不是没有。

经过这几个月来的发酵,全彩画报风潮,已经渐渐扩散到东海周边其他省市。

未来商机,不止于眼前局面。

“研究一下,我们也改装机器出来卖。”

这是考虑从根本上跟风李老板的人,大家一起发财致富。

“画报多了,选择多了,我们也可以不用那么被动了,对了,要不要大家一起凑钱买一套映像机?到时候想有多少彩色映像纸都行。”

这是各大销金窟的花魁头牌们……

青春画报,为相机做了最直接的广告。

因为先前烟雾弹的缘故,李根有时候还可以将彩照相机与制版相机捆绑销售,一次卖两套。

要说在民间的影响力,肯定没有画报那么大。

能买得起相机的人也是极少数。

但只要卖出去二十套,李老板就进账一万多银元了。

当前大顺朝东海省市场上,最新式的黑白相机,连全套洗印设备一起,是三百银元左右。

而李老板的相机,一套价格则是……

六百元。

第一批一百二十套,全脱手,意味着七万二千元进账。

从纯粹的利润率角度考虑,其实没画报夸张。

但李老板工厂日志上的生产指标,关于彩照相机一项,正飞速攀升:

126/300……

133/300……

145/300……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