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太阳王崛起,苏丹的礼物!(求订阅,求月票)(2 / 2)
当然了,西班牙议会和教宗还会同时要求利奥波的一世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以及在神罗境内的所有领地(宣称领地),并且将之转交给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
而今后,路易十四将会承担起收复维也纳及巴尔干半岛土地的重任,成为反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联盟的领袖。
与此同时,路易十四还会和利奥波德一世、詹姆斯二世,以及葡萄牙国王佩德罗,还有罗马教宗一起组成大西洋同盟,共同反对那个神秘而且邪恶的商方国!
凭借着同时成为大西洋同盟和反土耳其同盟的领袖,路易十四也就成为了整个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太阳王了!
看到太阳王都起立鼓掌了,白厅当中的教宗、皇帝、国王、大公、主教、大臣们可就没人敢继续坐着不动弹了,全都纷纷起立,跟着太阳王一起拍巴掌了。
白厅当中,顿时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路易十四看见眼前这一幕那是相当的满意......他可是一直都以为自己的天命是成为全欧洲的太阳王,而不仅仅是法兰西的太阳王!
而现在,属于他的新时代,似乎已经到来了!
.......
奥斯曼帝国,维也纳城。
神圣罗马帝国曾经的首都,哈布斯堡家族苦心经营了几百年的老巢,屹立于欧洲中部的天主教堡垒,现在已经成了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之城”,绿色的圣旗在霍夫堡皇宫上空飘扬,富丽堂皇的天主教堂现在都成了真神的寺庙,居住于此的日耳曼人不是逃亡、战死,就是成为了征服者的奴隶。
对了,这座城市现在还成了欧洲中部最大的奴隶交易市场......奥斯曼帝国的战士们还占据着中欧战场的优势,他们以维也纳为大据点,向日耳曼人和西斯拉夫人的土地频繁出击,屡屡得手,人口被掠夺、被屠杀,市镇和乡村被毁灭,土地荒芜,连固守在城堡内的贵族都难逃苏丹的上帝之鞭。在短短的数年间,维也纳城周围的日耳曼人和西斯拉夫人所遭受的损失,已经超过了三十年战争带来的灾难。
现在,他们总算知道当年的东罗马人在君士坦丁堡沦陷的前后数十年中曾经经历过什么了?
经历过明亡清兴和明复清亡两茬变故的黄植生,对于维也纳城周围的人们所遭遇的苦难,当然是非常同情的......为了救助那些被凶残的土耳其武士欺侮的金发美少女,他时不时的就会来维也纳的“人才市场”看看。
就在伦敦会议召开的时候,黄大善人再一次来到了维也纳城。他在欧洲的这一趟“长差”终于出完了,该回大明本土去向大明皇帝报告新时代已经来临的消息了。
虽然黄植生并没有去参加伦敦会议,但是通过尼德兰东印度公司的消息网,他还是非常清楚的知道西欧将会团结在太阳王路易十四旗下......他将会当选为法兰克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神罗还是神罗,只是从德意志人的神罗变成了法兰克人的神罗。这意味着法兰西和德意志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合并成一体!
在黄植生看来,统治了法兰克神罗的路易十四即便不能很快收复维也纳,也会很快完成对德意志大部分地区的整合——有维也纳这个反面教材在,德意志邦国的诸侯哪儿还敢反对太阳王?
而太阳王一旦整合了法德,他就会成为真正的西欧的太阳......至少有三千五百万欧洲人,将会生活在路易的光芒之下!
当然了,欧洲的太阳肯定不止路易一个。那位乘坐着热气球征服维也纳的穆罕默德四世也是个太阳......只是有点外强中干,不过从光芒四射的外表是看不出来的。在征服了维也纳之后,本来日薄西山的奥斯曼帝国一下就雄起了,欧洲、西亚、北非,甚至中亚的许多天方教徒都投靠到了他的麾下,奥斯曼帝国一下就变得兵强马壮了。
除了欧洲的两个太阳之外,欧洲人所说的亚洲那边,现在也有两个太阳,当然就是跑去西域和印度的康熙汗和雄踞东亚的大公天子了。
如果未来没有新的太阳出现,那么未来的世界,大概就是大明、大蒙古、法兰克、奥斯曼这四大强权的世界了......
“啪啪啪......”
三声清脆的巴掌声打断了正在琢磨未来世界格局的黄大善人的思绪,他赶忙扭头一看,发现拍手的人正是圆滚滚的穆罕默德四世......这家伙本来就胖,在征服了维也纳之后心情大好,胃口大开,变得更胖了。
黄植生和这个胖子的关系是非常不错的,当年可是黄大善人给穆罕默德送来糖药、火箭炮、热气球的.......有了这些好东西,穆罕默德的军队还在维也纳城下打得非常辛苦,损失也不轻。如果没有这些,那肯定是要打败的。
穆罕默德四世知道,如果自己在维也纳城下惨败了,现在多半已经去见真神了,哪儿还有那么快乐的生活?
而这个胖苏丹没别的优点,就是知恩图报,所以今儿就在霍夫堡皇宫里面设宴款待路过的黄植生,而且还为黄植生的顶头上司朱大皇帝准备了一个厚礼。
看见黄植生回头在瞧自己的脸,穆罕默德笑了起来,抬手向前一指,用土耳其语说:“黄大使,您看那里。那是我为大明皇帝准备的礼物,她的名字叫娜塔莉,是克里米亚汗送到维也纳来的......”
https://www.xddxs.co/read/45319/30058351.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xddxs.co。新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ddxs.co
↑返回顶部↑